闭合复位外固定架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骨折效果观察

2016-06-22 03:40高春生刘伟平黄宇胡玉霞王晓红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年3期

高春生 刘伟平 黄宇 胡玉霞 王晓红

河南长葛卫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附属医院(长葛市第二人民医院) 骨科 长葛 461500

闭合复位外固定架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骨折效果观察

高春生刘伟平黄宇胡玉霞王晓红

河南长葛卫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附属医院(长葛市第二人民医院) 骨科长葛461500

【摘要】目的比较闭合复位外固定架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90例肱骨骨折患者分为2组,各45例。观察组采取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的优良率、Constant及Mayo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外固定架与切开复位内固定均为治疗肱骨骨折的有效方式,但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并发症发生率较切开复位内固定低。

【关键词】闭合复位外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肱骨骨折

治疗肱骨骨折方法有锁定钢板、普通钢板、髓内钉及外固定架等[1],不同治疗方式均有其优缺点。2010-08—2015-08,我们对90例肱骨骨折患者分别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08—2015-08间90例肱骨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男42例,女48例;年龄21~48岁。伤后至就诊时间:0.5~2 h。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至入院时间等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观察组:“C”型臂监视下在肱骨近端外侧三角肌部位切一小切口。用直血管钳沿切口向肱骨顿性分离,直至肱骨。用3.5 mm斯氏针在肱骨上钻孔,将4.5 mm自攻钉旋入肱骨。同法在骨折近端再旋入一枚,在骨折远端旋入两枚自攻钉。将外固定架与钉链接,将钉与外固定架螺丝固定牢固。术者在“C”型臂下复位后维持位置,助手将外固定架其他螺丝固定牢固。再次“C”型臂下透视,位置无移位,进行断端加压,然后固定加压装置。再次透视下活动肱骨,无异常,包扎。手术结束。外固定架自攻钉尽量靠肱骨近、远端旋入,术中操作要谨慎,特别是斯氏针钻孔时,要避免神经血管损伤。术后用前臂悬吊带将前臂中立位悬吊于胸前。用40 W白炽灯照射肱骨断端2个月。第2、4个月拍片复查,根据情况锻炼肩、肘关节功能。对照组:全麻下取前外侧入路。对桡神经进行探查,将骨折端充分暴露,直视下进行解剖复位。选择合适的钢板放置于肱骨前内侧,如有粉碎性骨折或不规则骨折,则以螺钉固定分离骨块,骨质缺损则进行植骨。对切口处进行常规清洗,放置引流管,逐层关闭切口,术后2 d拔除引流管。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随访3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3.1优良率优:骨折骨性愈合,无疼痛、肿胀等症状,肩肘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良: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骨折骨性愈合,肘关节受限范围≤15°。可:骨折愈合良好,疼痛明显,肘关节受限≤45°。差:骨折愈合差或畸形愈合,临床症状无缓解或加重,关节功能受限严重。优良率为(优+良)/总例数×100%。

1.3.2肘、肩关节功能肩关节功能以Constant量表评价,肘关节采取Mayo量表评价。

1.3.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包括钉道感染、神经损伤及切口感染。

2结果

2.12组治疗效果比较2组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2组术后Constant及Mayo量表评价比较观察组Constant及Mayo评分分别为(84.16±4.20)分、(81.16±4.16)分,对照组分别为(84.97±4.33)分、(82.09±4.28)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 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肱骨骨折为骨科常见疾病,采取钢板螺钉或髓内针治疗,均遗留有置入物,一定程度提高二次手术及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如钢板固定需广泛暴露,骨膜剥离范围大,不利于术后骨折愈合[2]。交锁髓内针价格较高,患者经济压力大[3-4]。因此寻求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的治疗方式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

外固定架技术开口小不需广泛暴露,骨折愈合后仅需拆除支架即可,可降低桡神经麻痹的发生几率,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5]。但需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如横断骨折、斜行骨折、粉碎性骨折及螺旋形骨折不适用。本方法切口小,对骨折断端血运影响小;术后用白炽灯照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骨折愈合[6]。骨折愈合后外固定架取出简单,不需住院,降低费用,恢复快。本组结果亦显示,对肱骨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加外固定架治疗,具有手术简单、骨折愈合快、损伤小、并发症较少及费用低等优点,与文献[7]报道的效果一致。

4参考文献

[1]赵晖,袁建华,马成才,等.外固定架配合下应用MIPPO技术治疗肱骨干粉碎性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0,13(4):418.

[2]杨田野,赵天昊,陈登山,等.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效果比较[J].山东医药,2014,54(3):77-79.

[3]周晓康,郝建宗,甄磊,等.不同治疗方法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功能重建的影响[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29):46-48.

[4]李凡,勘武生,徐剑,等.有限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3,15(4):298-302.

[5]孙庆增,史迎春.肘内侧小切口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比较[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4,23(3):191-194.

[6]曹进,胡珊珊,郑华江,等.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医正骨,2015,27(1):9-12.

[7]刘印文,卫晓恩,高宁阳,等.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骨伤,2014,27(4):311-315.

(收稿2016-01-11)

【中图分类号】R68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77-8991(2016)03-00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