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经腘窝坐骨神经单次阻滞用于踝关节术后镇痛的观察

2016-06-22 03:40毕路甲栾丰年陈辉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术后镇痛超声静脉

毕路甲 栾丰年 陈辉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 漯河 462000

超声引导下经腘窝坐骨神经单次阻滞用于踝关节术后镇痛的观察

毕路甲栾丰年*陈辉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漯河462000

【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经腘窝坐骨神经单次阻滞用于踝关节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80例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后随机分为A、B 2组:每组40例,A组术毕用0.2%盐酸罗哌卡因+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 mg混合液35 mL行经腘窝坐骨神经单次阻滞。B组术毕静脉连接自控镇痛泵,持续泵注枸橼酸舒芬太尼0.1 mg+酮咯酸氨丁三醇150 mg+盐酸异丙嗪5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 mL。观察记录术后2组患者患肢静息时和运动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A组静息时和运动时的评分VAS显著低于B组,患者恶心、呕吐、嗜睡不良反应A组亦低于B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腘窝坐骨神经单次阻滞用于踝关节术后镇痛效果完全,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坐骨神经阻滞;术后镇痛;静脉;超声

踝关节骨折术后常需提供完善且安全的镇痛。近年来本院行超声引导下经腘窝坐骨神经单次阻滞用于踝关节术后镇痛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观察选择2014-06—2015-08间80例在我院行踝关节手术治疗的患者,年龄20~60岁,ASA分级Ⅰ~Ⅲ级。本研究经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同意签字。排除长期饮酒、服止痛片、外周神经病变以及心肺功能衰竭等患者者,随机均分为A、B 2组 ,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身高和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麻醉方法患者入室后,常规建立静脉通路,监测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心电图,皆行腰-硬联合麻醉,取患肢在上的侧卧体位,选择L3-4间隙进行麻醉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入0.75%盐酸布比卡因1.2 mL,麻醉平面T10~T12。常规硬膜外置管,置管方向朝向头端,长度3 cm。手术结束后A组行超声引导腘窝上坐骨神经阻滞,患者取侧卧位,患肢伸直在上,常规消毒,使用线阵探头,涂导电胶后,用一次性无菌保护套包裹。在腘窝褶皱处找到腘动脉,向头端滑动,屏幕上显示腘动脉的外上方,坐骨神经为蜂窝状或筛底状,采用5 cm长22 G穿刺针,短轴平面内入路,在坐骨神经表面注入0.2%盐酸罗哌卡因+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 mg混合液35 mL进行浸润包裹。B组静脉连接自控镇痛泵,持续泵注静脉镇痛药(枸橼酸舒芬太尼0.1 mg+酮咯酸氨丁三醇150 mg+盐酸异丙嗪5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 mL),背景输入量为2 mL/h,单次自控增加量为0.5 mL,锁定时间为15 min。

1.3观察指标术后2、4、12、24、36、48 h时间点进入病房随访,(1)VAS评分法评估术后静息和运动时疼痛程度:0表示无痛,10表示最痛,患者根据自身疼痛程度在这11个数字中挑选一个数字代表疼痛程度。3分以下:有轻微疼痛,患者能忍受。4~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10分:患者有强烈疼痛,疼痛剧烈或难以忍受。(2)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组各时间观察点静息时和运动时VAS评分低于B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A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 1例(2.50%),B组出现恶心、呕吐6例(1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各时点VAS评分比较分)

3讨论

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成功率高,可提供可视化解剖结构、穿刺针轴等,缩短操作与起效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患者血流动力学更稳定[1]。腘窝部坐骨神经阻滞相对于臀部比较,其位置表浅,临近组织少,超声更易鉴别,操作简单。可提高阻滞神经定位准确性,消除主观探查定位无法判断解剖变异对阻滞效果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有助于动态观察药物进入体内后对目标神经束包绕情况[2]。罗哌卡因具有高度感觉-运动神经分离阻滞特性,高浓度下可产生深度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低浓度时几乎只产生感觉神经阻滞。2 mg /mL罗哌卡因显示最小程度、无进行性的运动阻滞,增加患者迅速恢复运动可能性。 地塞米松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亲脂性强,易与细胞外受体结合,改变细胞膜表面分子排列,产生膜阻滞,使代谢产物乃至水分进出受阻,血浆半衰期可达36~54 h[3-4];因其分子量大,血管通透性低,可延缓局麻药的释放与吸收,有效延长局麻药镇痛时效。踝关节骨折手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可导致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且镇痛效果有限。本次观察超声引导下经腘窝坐骨神经单次阻滞用于踝关节术后镇痛静息时和运动时VAS评分低于静脉镇痛,且作用时间长,副作用少,0.2%罗哌卡因复合地塞米松几乎只产生感觉神经阻滞,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和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4参考文献

[1]Barrington MJ,KlugerR.Ultrasound guidance reduces the risk of local anesthetic systemic toxicity following peripheral nerve block-ade[J].Reg Anesth Pain Med,2013,38(4):289-297.

[2]吴振威,孙建良,黄兵.股神经复合坐骨神经阻滞与蛛网膜下隙阻滞用于踝部手术比较[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6):45-47.

[3]耿立成.新型长效局部麻醉药-罗哌卡因的临床应用[J].天津药学2001,13(3):8.

[4]邹群飞,源汝觉,地塞米松延长颈丛阻滞时间和防止术后恶心呕吐[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0,16(2):92.

(收稿2016-01-27)

·综述·

*通讯作者:栾丰年,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77-8991(2016)03-0039-02

猜你喜欢
术后镇痛超声静脉
氯诺昔康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分析
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用于乳癌根治术后镇痛
不同方式的镇痛方法对于老年髋部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癌的临床评估和处理
超声评价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与胆囊改变的关系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活血化瘀法治疗颈内静脉置管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介入治疗髂静脉肿瘤性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