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机选择

2016-06-22 03:40张宇李海清李俊东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术后感染手术时机急性胆囊炎

张宇 李海清 李俊东

河南永城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永城 476600

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机选择

张宇李海清李俊东

河南永城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永城476600

【摘要】目的探讨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时机。方法选择2014-12—2015-12收治的高龄5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按照手术时机分为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在发病72 h内实施LC,对照组在发病72 h后给予LC。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手术可减少ln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感染几率,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手术时机;术后感染

急性胆囊炎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由胆囊管梗阻和细菌感染所致,因其可发展为坏疽性胆囊炎并发胆囊穿孔,故最终需手术治疗。急性期手术力求安全、简单、有效[1]。对高龄体弱、合并多个重要脏器疾病者,应慎重选择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随着腹腔镜手术水平不断提高,对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治疗效果亦得到不断提升,但对如何把握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LC最佳手术时机仍有争议[2]。2014-12—2015-12,我科对50例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分别选择不同手术时机实施LC治疗,现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手术时机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患者均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及彩超检查结果确诊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3]。排除合并多个重要脏器疾病、不能耐受全麻和LC手术的患者。均符合LC手术的适应证。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分为2组,每组25例。观察组中男9例,女16例;年龄61~79岁。对照组中男8例,女17例;年龄62~78岁。2组患者均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并报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手术方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术前处理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禁饮食、持续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维持酸碱平衡,积极抗感染、控制并存疾病、营养支持及解痉镇痛等综合处理。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及准备工作。

1.2.2手术时机观察组患者在发病72 h内实施LC,对照组在发病72 h后给予LC。

1.2.3手术方法2组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实施LC术。取头高足低仰卧位,采用三孔法施术。在脐下缘作一长约10 mm弧形切口,经气腹针穿刺建立CO2气腹,压力维持10~15 mm Hg(1 mm Hg=0.1333 kPa)。在腹腔镜监视下放置5 mm、10 mm Trocar,置入手术器械。用胆囊抓钳将胆囊抓起,采用锐性、钝性结合方法分离,显露胆囊动脉、胆总管及肝总管。若结石嵌顿在胆囊管内,应尽量将结石推入胆囊内。胆囊管近端上可吸收夹2枚,远端上1枚钛夹,剪断胆囊管。同法处理胆囊动脉。 顺行或顺逆结合将胆囊从胆囊床剥离下来, 用抓取钳取出胆囊。胆囊床创面彻底电凝止血,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术野,释放腹腔气体。酌情在小网膜孔处放置引流管。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继续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1.3观察指标(1)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2)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及泌尿系感染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本组数据应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t检验,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2.22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例(4%)经给予抗生素治疗后痊愈。对照组术后发生感染3例(12%),其中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1例,泌尿系感染1例,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2组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性胆囊炎是由于胆囊管阻塞和细菌侵袭而引起,胆囊管阻塞是急性胆囊炎的病理基础,最常见和主要原因是胆囊结石,占急性胆囊炎的80%~90%[4]。由于高龄患者多有数个并存疾病,重要脏器储备功能较差,如果胆囊管阻塞持续存在,则可进展为化脓性、坏疽性和穿孔性胆囊炎而危机患者生命[5]。因此,早期正确的诊断、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和采取合适手术方式,对有效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顺利康复至关重要。

由于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胆囊炎时,胆囊及其周围组织的解剖层次因水肿、粘连导致辨认及解剖分离困难,实施LC存在一定难度,早期曾被列入LC的禁忌证之一。随着微创技术的提升及手术经验的不断积累,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已在临床普及应用。影响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LC效果的因素众多,其中手术时机的选择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对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发病初期,经过短期治疗,胆囊三角的水肿粘连程度在尚未发展到较严重阶段时得到控制,72 h之内及时实施LC治疗,镜下操作相对容易。反之,因高龄患者并存疾病多,机体抵抗能力较差,若延误最佳手术时机,往往使病情恶化,给LC操作和患者的术后恢复造成严重影响。

文献报道[6],急性胆囊炎患者发作72 h后实施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于72 h内实施手术的患者。本组结果亦显示,发病72 h内实施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72 h后实施手术的患者。因此,对于高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发患者,只要没有全身麻醉和LC的禁忌证,应争取早期行LC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4参考文献

[1]陈孝平,汪建平. 外科学[W].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459.

[2]李小强. 老年急性胆囊炎手术100例诊疗分析[J]. 医药论坛杂志, 2015, 36(3):66-67.

[3]中华医学会. 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292-295.

[4]蔡立志.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感染与手术时机选择的相关性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5,21(5):89.

[5]李伯文,邹向明,李婧婷,等.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38例临床分析[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4):832-833.

[6]慕海峰,彭静,燕占甫,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70例临床分析[J]. 当代医学, 2012, 18(26):82-83.

(收稿2016-02-23)

【中图分类号】R657.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77-8991(2016)03-0047-02

猜你喜欢
术后感染手术时机急性胆囊炎
额叶脑挫裂伤手术时机及手术指征探讨
LC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早期急性胆囊炎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绞窄性肠梗阻判断手术时机的临床可靠指标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比较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剖宫产术后感染因素分析报告
PDCA护理管理模式对预防口腔拔牙术后感染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小儿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选择的临床研究
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