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

2016-06-22 03:40李树云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子宫肌瘤腹腔镜

李树云

河南驻马店市中医院妇产科 驻马店 463000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

李树云

河南驻马店市中医院妇产科驻马店463000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2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施行开腹子宫全切术,观察组施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或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肯定,手术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

【关键词】子宫肌瘤;腹腔镜;子宫全切术

子宫肌瘤是妇产科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进展较慢,好发于育龄期妇女,常分布于子宫平滑肌肌层、浆膜下甚至宫颈口[1]。 2013-07—2015-07间,我科对12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别实施开腹子宫全切术与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现将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将12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年龄33~65 岁,平均45.2 岁。病程2~13 a,平均5.3 a。其中肌壁间肌瘤26 例,浆膜下12 例,阔韧带6 例,多发性肌瘤16 例。肌瘤直径2.4~9.3 cm,平均4.5 cm。观察组年龄31~68 岁,平均45.5 岁。病程2~15 a,平均5.5 a。其中肌壁间肌瘤25例,浆膜下12例,阔韧带7例,多发性肌瘤16例。肌瘤直径2.6~9.5 cm,平均4.6 cm。2 组患者的年龄、病程、肌瘤部位及直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施行开腹子宫全切术[2]。取平卧位,麻醉成功取下腹正中切口依次入腹,探查盆、腹腔。常规处理子宫血管及韧带,切除子宫,缝闭阴道断端。术后给予抗感染、补液及支持治疗。

1.2.2观察组施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3]。取截石位,麻醉成功后于脐下约10 mm处作一长约1 cm横切口,建立气腹,压力维持在12~15 mmHg。腹腔镜置入后探查盆腔,于腹腔镜监视下,经右下腹麦氏点以及耻骨联合、右髂前上棘连线上无血管区分别穿刺5 mm Trocar,左髂前上棘与脐连线外上1/3处穿刺10 mm Trocar,经阴道置入杯状举宫器。依次电切、电凝双侧的子宫圆韧带、阔韧带以及部分输卵管。超声刀剪开膀胱腹膜返折,并充分下推到宫颈口下。继续电切双侧子宫主韧带,直到暴露出环绕子宫颈的阴道壁与其分离,经阴道取出子宫。可吸收线缝合后腹膜及阴道残端。温盐水彻底冲洗盆腔,切口未见渗血后留置引流管,缝合腹膜、切口。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

1.3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2 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发热、切口感染、尿潴留等并发症。

2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子宫肌瘤的发病因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体内雌激素浓度相关,且有癌变倾向[4]。传统开腹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存在创伤大、术后康复慢及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缺点。近年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宫颈、阔韧带、子宫下段等部位复杂肌瘤由于病变位置低、局部血液供应丰富,紧邻输尿管、肠管、膀胱以及子宫动脉等重要组织,使腹腔镜手术的风险及难度明显增加。处理的关键是子宫阔韧带前、后叶打开时应使用超声刀逐层、细致分离瘤周疏松组织以减少出血,从而保持视野清晰,便于解剖周边组织。此外,助手应将举宫器适当上推,使肠管、输尿管、膀胱等远离子宫。血管结扎时应尽可能靠近子宫,如果血管非常粗大、丰富,不应强求一次性电凝、夹闭。可分步、分次电凝、电切直到完全切断夹闭[5]。

总之,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具有创伤轻、对腹盆腔干扰轻、疼痛轻、康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以及疤痕小等优势,可作为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

4参考文献

[1]叶慧云,黄丽群.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与开腹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5):139-140.

[2]张笑笑,俞加正.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与开腹子宫全切术的对比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5):140-142.

[3]肖晓宇.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5,21(1):119-120.

[4]韦红玲,王薇.子宫全切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2):283-285.

[5]侯青霞,马丹丹,席守民.复杂子宫肌瘤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14(8):680-683.

(收稿2015-11-11)

【中图分类号】R713.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77-8991(2016)03-0086-02

猜你喜欢
子宫肌瘤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观察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对比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腹腔镜在普外急腹症治疗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