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皮下组织放置负压引流不予缝合效果观察

2016-06-22 03:40凡艳丽王华莉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肥胖

凡艳丽 王华莉

1) 河南舞钢市舞阳矿业公司医院 舞钢 462599 2) 中国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 平顶山 462599

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皮下组织放置负压引流不予缝合效果观察

凡艳丽1)王华莉2)

1) 河南舞钢市舞阳矿业公司医院舞钢4625992) 中国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平顶山462599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皮下组织放置负压引流不予缝合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60例接受妇产科手术的肥胖患者分为2组, 各80例。 观察组在腹壁切口皮下组织中放置负压引流不予缝合, 对照组采用常规缝合方法。观察2组切口缝合时间、住院时间、切口Ⅰ期愈合率和ⅠⅠ期缝合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腹壁切口缝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ⅠⅠ期缝合率均少于对照组,术后切口Ⅰ期愈合率高于对照组; 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手术的肥胖患者,腹部切口皮下组织放置负压引流不予缝合,可减少缝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有效促进切口愈合。

【关键词】肥胖;妇产科手术;切口缝合;引流

女性腹壁脂肪层厚,术后易发生切口脂肪液化和感染,影响患者的康复。2014-06—2015-12间,我们对160例接受妇产科手术的肥胖患者,分别采取常规腹部切口缝合法和切口皮下组织放置负压引流不予缝合的方法, 现将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60例患者,皮下脂肪厚4~7 cm,平均4.5 cm。随机分为2组,各80例。观察组:年龄28~55岁。子宫切除术32例,附件切除术18例,剖宫产30例。对照组:年龄27~54岁, 子宫切除术30例,附件切除术19例,剖宫产术31例。排除有糖尿病史、低蛋白血症、凝血功能障碍等患者。2组患者的年龄、切口长度、皮下脂肪厚度、营养状况、产次、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腹部切口缝合法缝闭腹壁切口。观察组不缝合皮下组织,而在皮下组织内放置与切口等长的间断剪成小孔的脑室引流管,从切口的一端引出,并接负压引流。用3-0爱惜康可吸收线连续褥式皮内缝合皮肤。术后每天观察切口敷料及引流物的性状及多少,保持引流通畅。若连续3 d引流量<5 mL/d,可拔除引流管。

1.3观察指标观察2组关腹时间、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及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标准:甲级愈合:切口愈合良好,无红肿硬节等炎性反应。乙级愈合:切口愈合处有红肿硬节,或积液渗出,或伴切口部分裂开。丙级愈合:切口化脓感染,裂开。

2结果

观察组切口缝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甲级愈合率、Ⅰ期缝合率均优于对照组,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缝合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情况比较

3讨论

传统腹部手术切口常规缝合皮下脂肪层可以消除死腔,减轻切口张力。但常因皮下脂肪层缝合不当导致血液供应受损、造成死腔或诱发炎症增加切口脂肪液化及感染的风险[1-2]。文献报道[3],腹壁切口愈合不良主要原因是脂肪液化,而肥胖是腹壁切口脂肪液化的主要原因。此外,电刀产生高温导致皮下脂肪组织被灼伤或脂肪细胞因热变性,可导致脂肪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因高温凝固成血栓,加重脂肪组织的血运障碍[4],导致组织缺血,发生无菌性坏死,产生渗液,影响切口愈合。器械刺激、手术部位暴露过长等也是导致术后脂肪液化不可忽视的因素[5]。

肥胖患者脂肪层厚,渗出物多,负压引流技术有利于切口愈合。通过放置引流管,在负压的作用下,及时引流皮下渗出物,减少炎性反应及脂肪液化几率,有利于肉芽组织生长使切口边缘向中心移动 ,使创面逐渐缩小并愈合[6]。 皮下脂肪层不缝合,可减少对皮肤和皮下组织的血液循环的影响,并减轻切口暴露的时间及缝线反应[7]。我们采用皮下负压持续引流与与常规缝合方法比较,明显减少脂肪液化率,提高切口愈合率,减少二次缝合率,且操作简单,效果显著。

4参考文献

[1]李爱玲.不缝合脂肪层的皮内缝合法在剖宫产中的应用[J].局部手术学杂志,2009,18(2):114.

[2]孙嘉阳,秦华东,石铁峰,等.不缝合皮下脂肪层的皮内缝合法在 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4):644-645.

[3]朱振宇,冯艳红.皮下留置负压引流管促进妇科手术切口愈合的临床观察[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1,9(3):46-47.

[4]信玉成.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病因探讨[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7,8(4):41.

[5]杨梅 .皮下留置负压引流管对预防妇产科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作用[J].吉林医学,2014,35(14):2 891-2 892.

[6]吴新荣.皮下放置引流管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障碍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4):51-52.

[7]吴迎红,张琼香.腹式横切口剖宫产改良皮肤缝合及术后免腹带150例临床分析[J].广州医药,2004,35(3):39.

(收稿2015-10-19)

【中图分类号】R7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77-8991(2016)03-0087-02

猜你喜欢
肥胖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肥胖青年女性减肥效果的研究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老年肥胖患者结肠癌的疗效及复发情况观察
大学生肥胖原因及正确减肥方式的探讨
针对肥胖人群的服装私人定制的发展
以学校为基础儿童超重肥胖干预研究进展
儿童青少年肥胖发生的原因及预防
收入对食品消费代际差异的影响研究
学龄前儿童肥胖的综合干预研究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治疗单纯性肥胖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