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早破抗生素的应用时机及疗效

2016-06-22 03:40吴俊鸽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胎膜早破抗生素

吴俊鸽

河南巩义市人民医院产科 巩义 451200

胎膜早破抗生素的应用时机及疗效

吴俊鸽

河南巩义市人民医院产科巩义451200

【摘要】目的对胎膜早破抗生素的应用时机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按照胎膜早破发生的时间,将胎膜早破12 h内的50例患者作为A组,将胎膜早破12~24 h内的患者作为B组。2组均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对比分析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B组(54.00%),并发症发生率(4.00%)明显低于B组(3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出现胎膜早破的12 h内,给予抗生素治疗的效果显著高于12 h后而且较少发生并发症。

【关键词】胎膜早破;抗生素;应用时机

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of membranes,PROM),即为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孕妇在怀孕过程中有3%~21.9%可出现胎膜早破。近年临床上胎膜早破的发病人数不断增加,严重威胁患者生命与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06—2015-06我院收治的100例胎膜早破患者为观察对象。将胎膜早破12 h内的50例患者作为A组,将胎膜早破12~24 h内的患者作为B组。A组年龄22~40岁,平均29.06岁。B组年龄22~39岁,平均28.72岁。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A组:在患者出现胎膜早破的12 h内,在给予常规保胎治疗的同时,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采用头孢类、青霉素类、阿奇霉素或甲硝唑等静脉滴注[1]。B组:在患者出现胎膜早破的12~24 h,给予常规保胎治疗,同时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采用头孢类、青霉素类、阿奇霉素或甲硝唑等静脉滴注[2]。

1.3观察指标显效:胎儿正常分娩,产妇身体全部恢复。有效:胎儿正常分娩,产妇身体部分恢复。无效:胎儿未能正常分娩,产妇身体未见恢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产后感染、脐带脱垂及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反应情况。

2结果

2.12组临床疗效对比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2组并发症情况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疗效对比[n(%)]

注:与B组相比,*P<0.05。

表2 2组并发症比较[n(%)]

注:与B组相比,*P<0.05。

3讨论

胎膜早破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为15%~60%。其病原体除细菌外,还包括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生殖支原体等,严重威胁母婴安全。使用抗生素不合理,可造成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增加治疗难度和病死率[3]。如何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抗生素方案、控制耐药菌的出现,是医生的共同目标。

按指征和药敏使用抗生素,早期足量足疗程,及时停用抗生素,均为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对于胎膜早破继发感染患者,如不能及时控制感染,可致流产、死胎或新生儿死亡。因此,除保胎治疗外,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亦同样重要。如抗感染治疗3 d后,患者体温及白细胞恢复正常,可改用口服抗感染药物维持治疗直至妊娠结束。本组结果显示,与12 h后给予抗生素治疗相比较,发病12 h内接受抗生素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且治疗效果可靠。

4参考文献

[1]胡西旦,艾比拜.早产并胎膜早破236例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0,8(12):164-165.

[2]肖玉会,杨学军,李淑娟,等. 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在足月胎膜早破感染监测中的作用[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3):236-238.

[3]毛敏泓,陈晨.初产妇足月胎膜早破后分娩时间对母儿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8):4 365-4 367.

(收稿2015-09-29)

【中图分类号】R714.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77-8991(2016)03-0088-02

猜你喜欢
胎膜早破抗生素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故事
病原体与抗生素的发现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测在胎膜早破宫内感染诊疗中的价值
盐酸利托君对112例早产胎膜早破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不同时间引产的效果观察
猫抓病一例及抗生素治疗
胎膜早破孕产妇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
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分娩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