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在输血科中的重要性分析

2016-06-22 00:40李福照
当代医学 2016年28期
关键词:血制品新县血站

李福照

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在输血科中的重要性分析

李福照

目的 探讨在输血科输血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在输血科中起怎样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8~2014年由信阳市中心血站发送河南省新县人民医院的血制品以及2008~2014年在新县医院申请备血、输血的患者。再通过对选择的每份标本实施三查七对制度,所有血制品的保存条件,物理外观观察,标签以及血袋包装都记录下来,选择玻片法对血液科发出的每袋ABO血型的血制品进行复核,选择凝聚胺法实施交叉配血,建立必要的临床联系制度,每袋血制品一经发出后,就对其进行跟踪调查,并仔细记录患者在输血前后的一些反应等处理,最后统计各年度输血科血制品使用情况以及输血出现的事件,并对2008~2014年出现输血事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在输血事件中2008~2014年中分别有35、25、18、25、18、12、10例是由于血液问题,总共133例;33、22、12、15、14、10、8例是由于患者问题,总共118例;32、39、27、38、28、18、15例是由于不良反应,总共197例。结论 全面质量管理体系(QMS)在输血科是十分必要的,对减少输血事件起很大的作用。

质量管理体系;输血科;玻片法;凝聚胺法

在临床救治生命垂危的患者时,输血是作为重要手段之一的,可以通过科学以及合理的输血使患者的生命进行及时的拯救,但是输血过程中也可以引发一些不良反应,严重的会引起血源性相关疾病的传播,这就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健康以及生命。因此,在临床上对患者进行输血治疗的时候,需要强化关于输血技术的一些质量管理规范[1]。同时随着临床输血量需求的不断增加,对于如何很好的利用已有的血液资料就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2]。然而在我国及大部分滚与输血相容性的实验室并没有进行室内质控工作,所以对于现阶段的输血科全面质量管理体系(QMS)是急需建立的。目前医疗服务体系处于不断完善中,同时输血科也由简单意义上的“血库”,演变为多个学科关联、多功能的科室。输血科建设,不应当是单纯地遵守原有旧的管理方式,更是要全面的地成立输血科质量管理体系,并把QMS融入到整个临床医疗质量中。现收集新县医院近七年输血科的输血信息资料,对其中输血发生的事件进行回顾,并对其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2014年由信阳市中心血站发送新县医院的血制品以2008~2014年在河南省新县人民医院申请备血、输血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对选择的每份标本实施三查七对制度,首先要求患者一定要在检验科进行血型检查。对于那些备血标本,输血科就采用正反定型这一方法对ABO血型以及Rh血型检查并复核,同时要对它们进行关于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工作。如果备血标本

ABO血型与输血科申请单血型不符合的,就要重新采取患者标本以进一步确定血型;对于ABO正反定型不合格的,就通过血型物质鉴定来进一步确定血型。

1.2.2 对于选择的所有血制品,它们的保存条件,物理外观观察,标签以及血袋包装都记录下来。如果血制品在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上清浑浊或者桃红色时,就疑似是细菌污染,如果肉眼观察血浆时发现颜色偏黄,就认为可能是黄疸的,就需要将这些血制品退给原血站,血站重新对其进行检测。

1.2.3 选择玻片法对血液科发出的每袋ABO血型的血制品进行复核,选择凝聚胺法实施交叉配血。如果玻片法出现血制品ABO型不符合标签血型或者进行的凝聚胺交叉配血不合格时,要再采用正反定型这一方法对血制品血型进行检查。

1.2.4 建立必要的临床联系制度,输血科要积极宣传关于输血的政策,指导输血科临床科学合理用血。

1.2.5 每袋血制品一经发出后,就对其进行跟踪调查,并仔细记录患者在输血前的一些反应。对于在输是发生的不良反应的,应该立即停止对患者的输注,并需要临床医生对出现的情况作出诊断及处理。再将患者在进行输血前后的血样本以及善未输完的血制品拿到输血科,由医院输血科根据患者出现的输血反应情况再重新进行检验及结果判断。

2 结果

新县医院在2008~2014年各年度关于血制品使用情况及血制品成分比见表1。2008~2014年输血时出现不良反应的输血事件其发生的原因见表2。际应用到临床输血中,就是对患者输注血制品全过程以及全方位的管理,不管在输注前还是输注中,输注后,进一步确保患者临床用血的安全[4-7]。然而现有的输血科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主要是针对血站的,从而涉及到医院输血科的却很少,有些医院有但也只是片面的并不够系统,有的还是各自为政的方式。目前根据输血科状况以及临床输血的一些情况,就要求建立健全输血科的QMS。因为全面管理体系的形成不仅能保证血液质量,也能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不仅对临床输血水平的提高起关键作用,输血科管理也是需要的,在实际的输血工作中以及输血科发展更是需要。在这里可以想到输血科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形成不论是对患者的救治效果还是医院的医疗质量、医疗水平的提高、医疗事故的减少等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输血科中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是眼下急需的,以便在输血中科学的使用血制品,保证临床血液科安全输血。

表1 各年度血液科血制品使用情况以及出现的输血事件

表2 2008~2014年输血事件原因分析

3 讨论

在以上的实验中发现在2008~2014年,133例是血液制品问题:血袋存在破损;血制品存在凝块或絮状物;血制品存在ABO血型错误;血制品存在黄疸。118例是患者问题:患者血型错误(存在标本抽错、存在ABO正反定型不相符、存在申请单上血型填写错误);存在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197例是输血不良反应:出现发热反应;出现过敏反应;出现溶血反应;出现循环超负荷。从而使我们认识到在输血的时候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给患者带来一些输血安全隐患,因此全面质量管理体系(QMS)在输血科是十分必要的,这对减少输血事件起很大的作用。QMS是在传统的输液科质量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着比较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3],如果实

[1] 李向饶,徐君辉.血站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一体化管理的建立与实施[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3,15(2):182-184.

[2] 陈会友,付涌水,汪传喜,等.广州地区临床用血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7,20(4):331-333.

[3] Robinson SP.管理学[M].孙建敏,译.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45-46.

[4] 郑怀竞.必须加强献血者筛查检验和质量保证[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1,24(3):133-134.

[5] 张俊凤,崔翠翠,肖琛.血液标本采集与处理的质量控制[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5,7(2):145-146.

[6] 宿兰.建立现代血液中心检验科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J].中国输血杂志,2003,16(6):444-446.

[7] 倪剑红.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与控制略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8(9):145-146.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8.010

河南 465550 河南省新县人民医院输血科(李福照)

猜你喜欢
血制品新县血站
奋楫扬帆启新程 勇立潮头绘华章——开拓进取的河南省新县高级中学
血制品:白蛋白有望进入提价阶段
新县
人大工作评议之“新县实践”
血制品:27倍PE的行业值得买吗?
血制品行业 27倍市盈率的血制品行业现在值得买吗?
新县
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当前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信息技术在血站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