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及预防对策

2016-06-22 00:40陆一平江宗蔚陈艳华舒宏李晖叶俭黄蕾
当代医学 2016年28期
关键词:抗菌药病原菌肿瘤

陆一平 江宗蔚 陈艳华 舒宏 李晖 叶俭 黄蕾

肿瘤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及预防对策

陆一平 江宗蔚 陈艳华 舒宏 李晖 叶俭 黄蕾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医院内感染情况及临床特点,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发生。方法 对103473例住院的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肿瘤患者医院内感染2045例,平均感染发生率为1.98%;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为48.56%;病原菌共检出2148株,以G-杆菌为主占65.92%,G+球菌占21.69%,真菌占12.39%。结论 肿瘤患者医院内感染发生与年龄、抗菌药的不合理应用、化疗、放疗、侵入性操作、环境质量等因素有关;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减少侵入性操作,规范抗菌药应用,重视早期病原菌检测。

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预防控制

为了解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菌种分布及感染因素,预防和控制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现对住院的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对2013年1月~2015年12月所有肿瘤患者出院病历共103473份,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

1.2 方法 由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对肿瘤患者出院病历相关数据进行系统记录统计分析。调查2013年1月~2015年12月共3年103473份住院病历,发生医院感染2045例,3年平均感染发生率为1.98%;系统分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感染部位分布、病原菌分布及构成比。

1.3 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确认是否为医院感染。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发生率 调查3年肿瘤患者病历共103473份,感染2045例,平均感染发生率为1.98%。其中2013年度感染率为2.22%(706/31827),2014年度感染率为2.05%(703/34223),2015年度感染率为1.70%(636/37423),共分离出2148株病原菌,各年度感染发生率呈下降趋势。

2.2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 本调查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045例,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48.56%、上呼吸道12.03%、泌尿道15.21%、血液6.26%、手术切口5.37%;其他部位见表1。

表1 肿瘤患者医院感染部位分布及构成比(n)

2.3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肿瘤患者年龄,抗菌药不合理使用,接受放疗、化疗、激素应用和侵入性操作等是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见表2。

表2 2045例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构成比(n)

2.4 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 本次调查发生医院感染2045例,共分离出2148株病原菌,其中G-杆菌为主占65.92%,G+球菌占21.69%,真菌占12.39%。见表3。

表3 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构成比(n)

3 讨论

3.1 本调查结果 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045例,平均感染率(2045/103473)1.98%,2013~2015年,各年度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率分别为2.22%、2.05%、1.70%,呈下降趋势,可能与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对医务人员定期进行院感知识培训,严抓医院感染相关指标检测等有关。

3.2 肿瘤患者医院感染部位分布 从表1显示,下呼吸道、上呼吸道、泌尿道是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其中,下呼吸道感染占48.56%,上呼吸道感染占12.03%,泌尿道15.21%,呼吸道是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首位,其次是泌尿道,与王顺等报道[1]一致,呼吸道与泌尿道是肿瘤患者最常见医院感染部位,原因可能医院致病菌相对较多,肿瘤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交叉感染;患者接受呼吸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置留导尿管等浸入性操作,使正常菌群移位而发生医院感染。因此,医护人员应当对此高度重视,对存在发生医院感染风险的患者要密切观察、及早进行病原菌检测和预防。

3.3 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表2资料显示,2045例感染患者中,>60岁医院感染患者占60.64%,因为老年肿瘤患者年龄较大,常存在多种基础性疾病、免疫力低下。因此,提高老年肿瘤患者免疫力,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侵入性操作:肿瘤感染患者中,其中有44.5%感染患者接受呼吸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尿道插管、置留引流管等各种不同的侵入性操作,由于侵入性诊疗技术操作破坏了机体的防御屏障,给病原菌进入机体提供了条件[2-3]。因此,在诊疗中,应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肿瘤患者接受放疗或化疗,导致机体全身或局部免疫力下降,使患者医院感染机会大大增加;抗菌药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体内正常菌群失调及移位而发生内源性感染,本调查发现医院感染患者抗菌药使用率为92.81%,主要为广谱抗菌药,并且多种联合使用,疗程长,导致耐药菌株产生给感染控制带来极大困难,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3.4 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 表3资料显示,近3年医院感染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占65.92%,高于杨志辉报道的49.24%[4],与付雪松等[5]报道的62.51%基本一致,可能与地区差异有关。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G-杆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占全部G-菌的50%以上,与国内有关报道[6]相符。医护人员对此应高度重视。本调查发现62.96%的大肠埃希菌和32.1%的肺炎克雷伯菌为产ESBLS株,高于国内相关报道[5]的检出率。这可能是肿瘤患者接受放疗、化疗、激素、浸入性操作等治疗机体抵抗力下降,临床为预防感染常预防性使用广谱抗菌药,尤其三代头孢菌素长期、大量和间断应用,导致革兰阴性杆菌产ESBLs率逐年上升,因此,控制大规模三代头孢的使用,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合理使用抗菌药。G+球菌感染占21.69%,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MRSA的检出率为40.15%,与付雪松等[5]报道40.28%一致,低于相关报道[6-7]。可能与地方用药习惯差异有关。真菌感染占11.44%,以白假丝酵母菌最为常见。真菌是条件致病菌,真菌繁殖致病,可能与滥用抗菌药引起正常菌群失调有关,肿瘤患者下呼吸道合并真菌感染,治疗是难题,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3.5 肿瘤患者医院感染控制与对策 为了减少肿瘤患者医院感染,本院感染科已积极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加强重点科室ICU、化疗科、综合内科、泌尿科、妇瘤科等的监控力度,对特殊感染患者实行单间隔离,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加强病房管理,减少探视、陪护人员,加强对病房空气、物体表面消毒工作,医疗器械严格消毒,减少侵入性操作,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素质。成立抗菌药应用小组,建立三线抗菌药使用审批制度,严格遵守抗菌药应用原则,及时病原菌检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减少多重耐药株的产生与传播,降低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

[1] 王顺,王永涛,贾征夫.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类及耐药性[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2):5559-5561.

[2] 卢月梅,张阮章,何林,等.泌尿系感染产ESBLs株耐药基因分型及药敏试验[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8):950-952.

[3] 史文昕,史文晶,李静峰,等.2409例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7):753-754.

[4] 杨志辉,牟静,阮菊琴,等.2000~2004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7):755-757.

[5] 付雪松,曾惠敏,张霁,等.2006-2012年某肿瘤医院医院感染回顾性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5,14(10):704-707.

[6] 陈潇,徐修礼,杨佩红,等.2002-2012年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3):557-559.

[7] 宁立芬,马红玲,洪玉珍.2011-2012年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6):1344-1346.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8.111

项目资助:广西卫计委科研立项项目 (Z2015574),(Z2015598)广西教育厅立项课题资助项目(KY2015LX055)

广西 530021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陆一平 江宗蔚陈艳华 舒宏 李晖 叶俭 黄蕾)

李晖 E-mail:nncwxx@163.com

猜你喜欢
抗菌药病原菌肿瘤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与肿瘤“和平相处”——带瘤生存
抗菌药的常见使用误区
MALDI-TOF MS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
ceRNA与肿瘤
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
兽用创新环保抗菌药的开发及其重要性
床旁无导航穿刺确诊巨大上纵隔肿瘤1例
《肿瘤预防与治疗》2015年征订启事
壳聚糖对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