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分析

2016-06-22 00:40王明华
当代医学 2016年28期
关键词:支原体支气管哮喘

王明华

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分析

王明华

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非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2组患者在发热、咳嗽、喘息、肺部病变等临床特征之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热、喘息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哮鸣音、间质性肺炎以及支气管肺炎的发生率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喘息控制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相对于非肺炎感染引起的小儿哮喘具有更大的伤害性,有特殊的临床特征,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皮质激素联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药物有明显疗效。

肺炎支原体;小儿哮喘;临床分析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儿科呼吸系统中常见的一种病原体,对患儿的危害极大,会引起一系列气道慢性炎症疾病[1]。肺炎支原体致病过程中对患者的气道有一定程度的过敏反应,引起气道的发生感染,从而诱发小儿哮喘[2]。在临床上,由于MP引起的小儿哮喘与非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小儿哮喘的临床症状十分相似,而两种类型的哮喘的治疗方法有明显的区别,诊断有误就会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3]。针对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与非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的临床特征的区别,做出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患者

60例作为观察组,除符合哮喘诊断标准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MP-IgM阳性,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7个月~15岁,平均(4.5±3.7)岁;另选取同期非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5个月~14岁,平均(4.1±2.9)岁。所有患儿均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中制定的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2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对所有患儿进行肺部的CT检查、胸部的X线片、血常规检查、肝肾功能检查以及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等检查。在进行支原体抗体检测时,应用被动凝集法,滴度超过

1∶40则显示为阳性,证明存在MP。

1.2.2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红霉素(江苏华信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3964)治疗,每次给药10mg溶于250mL生理盐水中后静脉滴柱,每天25~30mg/次;或使用阿奇霉素(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国药准字H19990065)进行静脉滴柱,每次给药10mg溶于250mL生理盐水中后静脉滴柱,每天10mg/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儿的发热、咳嗽特点、喘息持续时间、哮鸣音、呼吸系统受累情况以及对支气管扩张剂的反应、对喘息的控制率等。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软件对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发热、喘息持续时间、肺部炎症等临床数据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哮鸣音、间质性肺炎以及支气管肺炎的发生率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对比表(n)

2.2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喘息控制率明显低于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的喘息控制率以及住院时间的对比

3 讨论

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在儿科疾病中占很大一部分,对患儿的生命健康有危害作用,MP可以直接感染患者的呼吸道上皮细胞[4]。肺炎支原体抗原与皮肤、淋巴组织、脑、肾、肝、心等组织细胞的抗原相同或相似,导致宿主细胞膜抗原性变化,从而导致炎症久不消退,从而引发哮喘[5]。支原体诱发的小儿哮喘在临床上的表现与非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小儿哮喘的临床表现及其相似,但二者的发病原理不同,治疗方法也不相同,如何正确诊断小儿哮喘的诱发类型,本院做出以上研究[6]。

研究表明: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的发热喘息等症状较非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小儿哮喘更为严重,患儿早期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肺部炎症、肺部有哮鸣音,伴有间质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7]。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的喘息事假较长,发热的热度更高。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喘息控制率低于对照组,对支气管扩张剂不敏感,需要辅助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相关文献由MP引起的小儿哮喘更易引起肺外脏器受累[8]。

综上所述,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小儿肺炎与非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小儿哮喘的临床症状有明显区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医生要细心观察,准确诊断,对症下药。肺炎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的治疗要辅助大环内酯类药物,患者的喘息控制率较低,临床上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到防患于未然。

[1] 黄世宣.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60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2):50-51.

[2] 张玮.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分析及沙丁胺醇的临床疗效[J].当代医学,2012,18(1):118-119.

[3] 郭燕军.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50例报告[A]//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C].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13,67(39):112-134.

[4] 杨琪炜.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3,35(8):1147-1148.

[5] 程相铎,雍磊,梅海豫,等.集群免疫治疗对轻中度哮喘患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0):51-52.

[6] 魏莉,和小华,王丽,等.哮喘急性发作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关系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4,19(3):490-492.

[7] 伍亚辉,杨晓鸥,刘翠梅,等.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1):54-56.

[8] 吴宗跃.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哮喘[J].中国实用医药,2014(3):70-71.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8.038

江西 333000 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王明华)

猜你喜欢
支原体支气管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藏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鸡败血支原体的流行特点、鉴别诊断及防治
反复发烧、咳嗽,都是肺炎支原体惹的祸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
支气管扩张CT与中药治疗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