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例老年胆囊结石患者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2016-06-22 00:40刘飞
当代医学 2016年28期
关键词:开腹胆囊有效率

刘飞

120例老年胆囊结石患者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刘飞

目的 探讨老年胆囊结石患者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老年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具有总有效率高、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胆囊结石;腹腔镜;疗效

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胆道系统疾病,在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1],其发病主要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发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的最终结果。当前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对疾病的抵抗力不断下降,相对于年轻人更易引发各种感染性疾病,其中胆囊结石在老年人的发病率高达20%[2]。针对胆囊结石的治疗方法较多,大多以手术为主,由于大多数老年患者免疫力低,并且多合并其它慢性疾病,因此对老年胆囊结石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风险较大,同时易导致术后感染及其它并发症[3]。所以在对老年胆囊结石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选择创伤小、低风险的手术方式很重要,应根据患者身体和病情的实际状况来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法,而且要严密监测术中和术后患者身体状况,以此提高临床疗效。本文选取了120例福建省漳州市正兴医院收治的老年胆囊结石患者,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进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3年7月~2014年7月福建省漳州市正兴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60),观察组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62~87岁,平均(77.82±4.10)岁,其中22例合并胆囊炎,15例合并胆管结石,13例合并糖尿病,2例合并高血压,3例合并冠心病;对照组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65~81岁,平均(75.42±7.10)岁,其中18例合并胆囊炎,10例合并糖尿病,18例合并胆管结石,4例合并冠心病,4例合并高血压。2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纳入标准:(1)2组患者均符合《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制定的胆囊结石诊断标准[4],所有患者均有手术适应证,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或有手术指征;(2)2组患者均无严重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3)入选者知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愿意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者;(2)排除在本次治疗期间加用其他治疗方案者;(3)排除临床资料收集不完整或中途失访者;(4)排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检查,并使用抗菌素行抗感染治疗。对2组患者术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给予使用降糖药、降压药,并待血压、血糖控制理想后择期行手术治疗,手术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实施。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首先嘱患者取仰卧位,通过气管插管方式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麻醉成功后用气腹针对患者进行穿刺,充入二氧化碳气体形成气腹,在患者腹壁脐旁、剑突下及右肋缘下做3处戳孔,每孔长约0.5~1cm,置入腹腔镜及手术设备,通过电视影像准确观察腹内情况,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判断,然后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状况逐次结扎、切断胆囊管及胆囊血管,各项操作完成后,最后进行止血、冲洗、观察以及缝合。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在患者右肋缘下方做一斜切口,进腹后,常规行胆囊切除术。术后,2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抗感染、止血等对症治疗,密切观察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

1.4 疗效评价标准 (1)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全部消失,伤口愈合,结石完全清除,可正常工作和生活;(2)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恢复,伤口愈合,结石清除率较高,不影响生活;(3)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手术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死亡病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2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比较(x±s)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胆囊结石的发生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5]。对于老年人而言,胆囊结石发病率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胆囊结石是一种肝胆系统常见疾病,可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发热、呕吐、恶心等临床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胆囊化脓穿孔、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6]。胆囊结石在老年群体发病率高,常食用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等不健康饮食习惯是导致胆囊结石疾病的主要原因。大多数老年患者免疫力低,身体机能不断减退,且合并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胃炎等,这些因素都加重了胆囊结石病情,危及老年患者的生命[7]。因此,在患者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手术治疗对于胆囊结石的治疗尤为重要。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相比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具有安全、快捷、切口小、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手术损伤及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加快术后身体恢复,疗效确切,是手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的首选。

在术后的住院治疗中,由于老年人身体各项机能减退,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继发感染和并发症,所以手术之后应严密监控患者身体状况。为保证手术成功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术前亦需严格掌握其手术适应证、禁忌证[8]。随着腔镜技术的普及和开展,手术技巧日趋成熟,应根据不同患者的自身状况选择最佳的手术治疗方案。传统开腹手术对机体的损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也较长,而腹腔镜手术不仅不会增加手术难度及风险,还可提高治愈率,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安全可靠,相对传统开腹手术更具有微创和美容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1] 朱文英,陈秋琴,曾苑香.46例老年胆囊结石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362-363.

[2] 徐治国.35例老年胆囊结石的手术治疗体会[J].吉林医学,2014(32):7221.

[3] 王举纲.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疗效分析[J].大家健康旬刊,2014(8):367.

[4] 王润亚,崔小朝.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J].哈尔滨医药,2014,34(2):161.

[5] 汪威.120例老年胆囊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4(19):799.

[6] 刘润瑞,余新平.关于对胆囊结石患者临床诊治的研究[J].当代医学,2013(35):46-47.

[7] 彭光军.探讨老年胆囊结石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4(3):138-139.

[8] 汪建勇.外科手术联合药物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4(35):71.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8.053

福建 363000 福建省漳州市正兴医院(刘飞)

猜你喜欢
开腹胆囊有效率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很有效率
政治备考:如何背书最有效率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