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外伤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构建和研究

2016-06-22 00:40周朝亮
当代医学 2016年28期
关键词:骨伤外伤性脊髓

周朝亮

老年人外伤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构建和研究

周朝亮

目的 构建和研究老年人外伤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200例老年人外伤性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所选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原因和骨折阶段以及创伤严重评分等临床特点。结果 年龄阶段处于60~69岁有180例,占60.0%,患者骨折原因为外伤者89例,占总数的44.5%,男性患者的高处坠伤率和重物砸伤率显著高于女性,女性患者的摔伤率显著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外伤性脊柱骨折的致伤因素多种多样,临床治疗时需要根据老年患者的骨折节段,脊髓损伤分级以及多发性脊髓骨折原因等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根据结果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临床上研究分析老年人外伤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老年人;外伤性脊柱骨折;致伤因素;骨折节段;脊髓损伤分级;多发性脊髓骨折

随着我国老年人比重的逐渐增大,老年患者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原来越受到研究人员重视,由于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下降,出现骨质疏松等症状,造成老年患者较易出现脆性骨折[1],并且由于患者的免疫系统等脏器和系统的功能出现衰退,导致患者骨折后往往需要较长的恢复期,给患者和其家属造成较大的身心压力和经济负担[2],择2014~2015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200例老年人外伤性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构建和研究老年人外伤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2015年叶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200例老年人外伤性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60~89岁,其中60~69岁有180例,占总体的60.0%,其中男性外伤性脊柱骨折患者95例,女性外伤性脊柱骨折患者105例,男女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以及观察指标 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骨伤原因,观察分析患者的年龄和性别,诊断以及骨折节段,创伤严重程度评分等因素的临床特点。

1.3 评定指标 按照患者的脊髓损伤程度将所选患者的损伤程度依据SAIA分级分为A级,B级,C级,D级,以及E级;根据患者的创伤情况依据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老年外伤性脊柱骨折外伤患者的骨折原因 患者骨折原因为外伤者89例,占总数的44.5%,男性患者的高处坠伤率和重物砸伤率显著高于女性,女性患者的摔伤率显著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老年外伤性脊柱骨折外伤患者的骨折原因(n)

2.2 老年外伤性脊柱骨折外伤患者的骨折节段 根据患者的骨折节段为上颈椎者18例,占总体的9.0%,其中男性伤者12例,女性伤者6例;下颈椎骨伤者20例,占总体的10.0%,其中男性骨伤者18例,女性伤者2例;胸椎骨伤者30例,占总体的15.0%,其中男性骨伤患者8例,女性骨伤患者22例;胸腰段骨伤患者110例,占总体的55.0%,其中男性骨伤患者40例,女性骨伤患者70例,腰椎骨伤者16例,占总体的8.0%,其中男性骨伤患者2例,女性骨伤患者6例,骶尾椎损伤患者4例,所占比率为2.0%,其中女性患者2例,女性患者2例,骶尾椎损伤者,男性骨伤患者的颈椎骨折比率显著高于女性,女性胸椎和胸腰段椎体骨折比率显著高于男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老年外伤性脊柱骨折外伤患者的脊髓损伤分级、ISS评分情况 男性患者的脊髓损伤分级为A级者的比率显著高于女性,摔伤导致的脊柱骨折中,男性患者的ISS评分和脊髓损伤百分比以及合并伤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处坠伤导致的脊柱骨折中,女性ISS评分显著低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老年外伤性脊柱骨折外伤患者的脊髓损伤分级,ISS评分等情况见表2。

表2 老年外伤性脊柱骨折外伤患者的脊髓损伤分级、ISS评分等情况

2.4 老年外伤性脊柱骨折外伤患者的多发性骨折以及合并伤情况 老年外伤性脊柱骨折外伤患者的多发性骨折以及合并伤情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外伤性脊柱骨折外伤患者的多发性骨折以及合并伤情况见表3。

3 讨论

随着我国的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有效的进行老年疾病的防治工作对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组研究通过对200例老年人外伤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构建和研究,对合理的选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研究结果,男性患者的高处坠伤率和重物砸伤率显著高于女性,分析其原因,与男性患者所从事的工作类型有关,女性患者的摔伤率显著高于男性,原因主要为女性患者多发骨质疏松症状,同时,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大,遇事反应逐渐减慢[3],根据结果,笔者建议需要注释老年患者的室内安全,老年人的临床特点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多发于60~69岁,总体来看,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根据研究,本研究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重视来年人交通安全;(2)改善老年人的公共设施和家庭生活设施;(3)老年人需要做定期的体检,尤其是针对骨密度进行检查;(4)鼓励老年人进行适量的节奏缓慢的运动,重视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症状的防治和治疗[4-5]。

综上所述,老年人外伤性脊柱骨折的致伤因素多种多样,临床治疗时需要根据老年患者的骨折节段,脊髓损伤分级以及多发性脊髓骨折原因等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根据结果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临床上研究分析老年人外伤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表3 老年外伤性脊柱骨折外伤患者的多发性骨折以及合并伤情况(n)

[1] 靳冬生.X线、CT与MR在老年外伤性脊柱骨折诊断中应用分析[J].中外医疗,2014(32):182-183.

[2] 王洪伟,李长青,王建,等.老年人外伤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2(12):1072-1076.

[3] 邢志斌.外伤性脊柱骨折的诊疗体会[J].中国医学工程,2014(8):105.

[4] 陈国强,方秀统,俞猛.老年外伤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及预防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10):1493-1496.

[5] 张大为,薛明.老年人外伤性脊柱骨折的CT、MR影像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3):131-137.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8.064

河南 467200 叶县人民医院骨科(周朝亮)

猜你喜欢
骨伤外伤性脊髓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中医适宜技术在骨伤中后期患者社区功能康复中的应用及影响
整体护理模式在老年骨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姜黄素对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外伤性歪鼻的手术矫治
部分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25例
中医联合交锁髓内钉治疗骨伤临床疗效分析
间歇导尿配合温和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