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价值

2016-06-22 00:40顾晖晖浦利军
当代医学 2016年28期
关键词:眼镜视网膜造影

顾晖晖 浦利军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价值

顾晖晖 浦利军

目的 探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7例(122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检眼镜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检出率情况。结果 FFA检查共检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15眼,病变检出率为94.3%,明显高于检眼镜检查的检出率(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FA造影检出非增生性DR21眼(17.2%),增生前DR42眼(34.4%),增生性DR32眼(26.2%),糖尿病性黄斑病变13眼(10.7%),糖尿病性视神经乳头病变7眼(5.7%)。结论 FFA检查能够提高DR的检出率,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诊断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随着我国目前糖尿病发病率的升高,DR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发病率高达38%~90%,已成为致盲的主要原因[1]。因此临床早期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于临床治疗和预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已成为临床诊断DR的“金标准”[2],为进一步探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价值,本文将做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6月~2015年10月间收治的97例(122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DR的相关诊断标准。本组97例患者中男52例(63眼),女45例(59眼),年龄34~82岁,平均年龄(65.7±2.8)岁,糖尿病病程3~15年,平均(7.5±1.3)年。中华医学会标准和荧光血管造影分期:Ⅰ期42眼,Ⅱ期14眼,Ⅲ期

38眼,Ⅳ期18眼,V期10眼。

1.2 检查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检眼镜和FFA检查。FFA检查:在行FFA检查前先行血压、脉搏、心电图以及肝肾功能检查,然后用0.25%托品卡胺滴眼液对患者进行扩瞳,检查仪器为CanonCF-60U眼底照相机以及计算机影像处理系统,摄患者眼底普通照相、加用激发滤光片及栅滤光片的对比照。荧光造影剂为20%荧光素钠注射液,将荧光素注射液稀释至0.1%,然后将3mL注射液经肘静脉缓慢注入。观察无过敏反应和不良反应则取20%荧光素钠注射液3mL快速注入肘静脉,注射后计时,7~12s内选择一眼做为主照眼,根据需要

2 结果

FFA检查共检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15眼,病变检出率为94.3%,明显高于检眼镜检查的检出率(32.8%),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FFA造影可见病变多位于黄斑颞侧,其中非增生性DR21眼(17.2%),增生前DR42眼(34.4%),增生性DR32眼(26.2%),糖尿病性黄斑病变13眼(10.7%),糖尿病性视神经乳头病变7眼(5.7%)。

对不同部位进行连续交替双眼拍摄,静脉充盈完全后进行间断拍照。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以视网膜微血管损害为显著临床特征,具有进行性、不可逆性的特点。早期诊断对于防止病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检眼镜检查是目前筛查DR的常规方法,该检查方法操作简便易行,但对DR的早期改变及对病变严重程度的判断存在明显的不足[3]。FFA近年来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有指导意义[4],该检查方法能够显示检眼镜观察不到的早期病变,弥补检眼镜检查的不足,降低误诊和漏诊率。

本研究发现FFA对于DR的检出率为显著高于检眼镜检查的检出率(P<0.05),这与王小艺等人[5]的研究结果一致。FFA能发现检眼镜未发现的DR阳性体征的毛细血管改变以及视网膜硬性渗出发生前的毛细血管渗漏[6]。赵小芹[7]认为:对于病程小于5年的糖尿病患者,FFA检查可发现检眼镜检查不能发现的更早期病变,特别是毛细血管荧光渗漏,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尽管检眼镜未发现视网膜病变,有条件者应尽早行FFA检查。FFA检查能够了解眼底毛细血管非灌注形式及血-视网膜屏障是否破坏,显示眼底毛细血管无灌注区的范围,因此有助于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屏障损害及血循环状态的诊断[8]。FFA诊断DR的机制在与荧光素钠透过受损血-视网膜屏障进入视网膜组织,视网膜各种荧光形态能够清晰的在蓝光下呈现,因此能够直观表现DR的病理过程,有助于提高DR的检出率。

综上所述,FFA检查能够提高DR的检出率,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冯彦清,王若冰,吴星伟,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视网膜静脉阻塞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分析[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3,23(3):182-184.

[2] TLC Sun,DHR Zhou,SHH Kwok,et al.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an Early Diagnosis and Early Intervention Program for Pre- School Children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in Hong Kong[J].Ope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2013,1(6):26-31.

[3] 刘是,邢淑惠.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7):969-970.

[4] 王霞,裴承华,丁爱东.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早期诊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意义[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6):211-216.

[5] 王小艺,陈子林,钟凯人,等.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8):31-32.

[6] 罗向霞,陈浩,胡峥,等.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8,18(2):112-114.

[7] 赵小芹,许岚.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0,4(9):1632-1634.

[8] 张凯,汪迎,陈霞琳.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的意义[J].临床眼科杂志,2015,23(4):323-325.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8.019

江苏 215600 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顾晖晖 浦利军)

猜你喜欢
眼镜视网膜造影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眼镜布不是用来擦眼镜的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眼镜知识知多少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眼镜为什么打了折还那么贵
都是眼镜惹的祸
复明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凝术后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