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冬氨酸钾镁运用在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中的临床价值

2016-06-22 00:40刘晓春吴佳健范玉霞刘龙云
当代医学 2016年28期
关键词:钾镁氨酸离子

刘晓春 吴佳健 范玉霞 刘龙云

门冬氨酸钾镁运用在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中的临床价值

刘晓春 吴佳健 范玉霞 刘龙云

目的 探讨门冬氨酸钾镁运用在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68例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5%,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后,血镁浓度与血钾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接受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且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因而值得推广应用。

门冬氨酸钾镁;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中;临床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多种原因所致的心肌缺血缺氧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受到长时间心肌缺血缺氧症状的影响,常会出现低钾血症和低镁血症等现象,进而诱发心律失常,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直接的威胁。本研究就对门冬氨酸钾镁运用在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分析,现将本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赣南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住院部于2013年6月~2015年7月之间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女性别比例为42∶26,年龄44~73岁,平均(58.5±14.3)岁。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34例,男21例,女13例,平均年龄(56.2±12.1)岁,对照组34例,男21例,女13例,平均年龄(60.5±13.1)岁;2组观察对象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观察对象接受包括普通加镁极化液(10%葡萄糖注射液1000mL与胰岛素8U、10%氯化钾5mL、25%硫酸镁10mL制成的混合溶液)、镇静类药物、阿司匹林以及硝酸酯类药物等在内的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观察对象在上述治疗措施的基础上,静脉滴注1000mL浓度为10%葡萄糖注射液与胰岛素8U、门冬氨酸钾镁60mL制成的混合溶液,每天1次,连续治疗2周。

1.3 疗效评价标准和观察指标 显效,指患者临床治疗后,心率完全恢复正常,早搏症状减少或是消失90%以上;好转,指患者临床治疗后,心率显著改善,早搏症状减少或是消失50%~90%之间;无效,指患者临床治疗后,早搏症状和心率未见任何变化。总有效率=(显效+好转)/总例数×100%。同时,对比分析2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前后,血镁浓度和血钾浓度等观察指标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数据均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与对照组患者的73.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疗效分析[n(%)]

2.2 观察指标 2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前血镁浓度和血钾浓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治疗后,血镁浓度和血钾浓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结果对比分析(x±s)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长时间心肌缺氧缺血所致的一种心脏疾病,其多发作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基础上,因为某些因素而使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在破裂的斑块表面形成血块,导致塞冠状动脉管腔阻塞,出现心肌缺血坏死。其主要诱发因素包括心肌耗氧量剧烈增加、冠状动脉痉挛、过劳、暴饮暴食以及吸烟酗酒。心律失常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急性心肌梗死,一旦出现恶性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就容易猝死。而有医学报道称这种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与患者体内的血清镁以及血清钾的含量有关,当两者水平较低时患者体内会分泌大量的儿茶酚胺,激活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增加了血清内的脂肪酸,使脂肪酸与血清镁整合后形成不溶性的盐,患往往会表现出食欲不振和恶心呕吐的症状。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受到长时间体内有氧代谢衰弱的影响,细胞膜离子通道会逐步开放,进而诱发镁离子严重流失现象[1],随着患者镁离子缺乏现象的逐步加重,其细胞内钾离子浓度均衡状态也会遭到破坏,进而提高异位起搏点的自律性和心肌的兴奋性,降低心肌组织的传导性,最终诱发心律失常症状,严重者还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直接威胁[2]。门冬氨酸钾镁是门冬氨酸镁盐和钾盐混合而成的一种电解质补充剂,而钾离子和镁离子又是人体肌肉收缩和酶反应过程的关键因素[3],同时,人体细胞内的镁离子、钙离子和钾离子浓度也会对其肌肉收缩能力产生直接影响,在其进入人体组织后,能够促进人体镁离子和钾离子浓度的快速提升,进而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功能,加速细胞的除极化和细胞代谢[4-6]。另一方面,人体内门冬氨酸钾镁能够解离出具有较强膜稳定作用的门冬氨酸,进而提高人体细胞的亲和力,并在钾镁离子进入人体细胞内的过程中起到载体作用,从而改善患者的心律失常症状,提高细胞的电位稳定性,调节机体电解质紊乱现象[7]。同时,门冬氨酸还能够在心肌细胞供能过程中,起到增强缺血区域心肌细胞耐缺血能力的作用[8]。

本研究对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证实,与常规临床治疗方法相比,门冬氨酸钾镁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能够达到94.0%以上,而常规方法治疗的有效率仅为73.5%,同时,实验组观察对象实验组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治疗后,血镁浓度和血钾浓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危险性较高,需及时诊治,临床上要与心绞痛、急腹症、急性心包炎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以防耽误患者治疗时机。对于老年人,需要在生活中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发生,尤其是老年冠心病患者,若搬抬过重的物品或者洗澡时机与机体情况不适合的情况下均容易诱发心肌梗死。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接受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且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因而值得推广应用。

[1] 欧秀成.门冬氨酸钾镁在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5,36(7):1363-1364.

[2] 刘瑞浩.门冬氨酸钾镁在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应用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10):1220-1222.

[3] 潘娟.门冬氨酸钾镁在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32):6714-6715.

[4] 张焕峰.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疗效研究[J].当代医学,2010,16(2):102-103.

[5] 丁桂根,陈振祥,陈莹.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10):75-77.

[6] 陈光,陈霞.胺碘刚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阵发性室上速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3):379-380.

[7] 吴艳梅,薛智,张晓燕,等.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室性心律失常30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0):1387-1388.

[8] 王晓静.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评价[J].临床合理用药,2009,2(18):7-8.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8.096

江西 341000 赣南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刘晓春 吴佳健范玉霞 刘龙云)

猜你喜欢
钾镁氨酸离子
硅钙钾镁土壤调理剂对内蒙古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玉溪烟区土壤钾镁交互作用对烤烟化学及感官品质的影响①
一种优化的茶氨酸化学合成方法简报
磷酸钾镁水泥力学性能研究进展综述
蒜氨酸抗菌机制研究
硅钙钾镁硼肥的开发与制备技术研究
黄连-厚朴药对9个配伍比例对抑制神经氨酸酶活性的影响
在细节处生出智慧之花
高羊毛氨酸硒提高猪肌肉中硒沉积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