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

2016-06-22 00:40刘东兰
当代医学 2016年28期
关键词:红霉素阿奇霉素

刘东兰

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

刘东兰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支原体肺炎提供一定的借鉴。方法 选取支原体肺炎21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8例,对照组应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序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儿血清中TNF-α、IL-6、IL-8及IL-10的水平;观察并比较治疗后2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血清中TNF-α、IL-6、IL-8及IL-10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中TNF-α、IL-6、IL-8及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贯序治疗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阿奇霉素;红霉素;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儿科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肺炎支原体目前已成为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1]。不仅可引起肺部相关疾病,也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等重症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2]。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常选红霉素,但因其治疗周期长,易发生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及肝脏损害等不良反应,患儿的耐受性较差,限制了其使用[3]。现选取支原体肺炎10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研究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贯序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于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地医院进行治疗的支原体肺炎21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8例,其中观察组男童67例,女童41例;年龄0.9~12.8岁,平均年龄(5.6±2.3)岁;病程2~7d,平均病程(3.8±0.9)d;对照组男童

65例,女童43例;年龄0.8~13.1岁,平均年龄(5.7±2.4)岁;病程2~7d,平均病程(3.9±0.8)d;所有患儿临床体征、胸片检查、血清学检查及病原菌检查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4]支原体肺炎感染的诊断标准。2组患儿在年龄、性别构成比、病程等基本资料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均根据具体的临床体征给予平喘药、祛痰药及抗过敏药等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由江西汇仁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871)10mg/kg,静脉滴注,qd,连续应用5d,停用4d。观察组给予红霉素(由南阳普康集团衡淯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41021103)10mg/kg,静脉滴注,qd,连续应用2d,而后给予阿奇霉素10mg/kg,静脉滴注,qd,连续应用3d,停用4d。治疗前后取患儿早晨空腹采集血液约2mL,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置于4℃冰箱中待测。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8及IL-10的水平。

1.3 观察指标 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儿血清中TNF-α、IL-6、IL-8及IL-10的水平;治疗后观察2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并记录2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皮疹、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静脉炎、肝肾功能损伤等。

1.4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研究指导原则和细菌学检查进行疗效的评价,按照治愈、显效以及无效进行分析。治愈: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基本恢复正常,血常规、细胞因子检查恢复正常,胸部X线检查恢复正常;显效:患儿各项临床指标血常规及细胞因子趋于正常,病情好转,胸部X线片检查显示大部分吸收;无效:患儿各项临床指标未见改善,病情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中TNF-α、IL-6、IL-8及IL-10水平的比较 2组治疗后血清中TNF-α、IL-6、IL-8及IL-10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中TNF-α、IL-6、IL-8及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中TNF-α、IL-6、IL-8及IL-10水平的比较(x±s,pg/mL)

2.2 2组患儿临床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儿临床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比较(x±s,d)

2.3 2组患儿治疗后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2组患儿治疗后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论

支原体肺炎可引起肺内炎症不同程度的改变,可引起多种肺内外并发症,病程时间长,病情严重,可引起多种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严重者可引起死亡。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作用于核糖体50s亚基可干扰和抑制微生物蛋白合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抗肺炎支原体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药物生物利用度高、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目前是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首先抗生素[5]。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阿奇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及克拉霉素等。肺炎支原体血可侵入血循环从而引起临床症状。红霉素可在较短时间内抑制支原体,但不能保持对肺组织中支原体的有效治疗浓度,治疗效果有待提高,且其消化道的不良反应明显,肝肾功能易受到损害,患者的耐受性较差[6]。而阿奇霉素作为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独特的药动学特点,在炎症细胞内的浓度高于组织浓度,且胃肠道与肝肾损害等不良反应小,患儿易于接受[7]。现治疗支原体肺炎大多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序贯治疗,应用两种抗生素的优越性[8]。

本研究结果也同样显示,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临床有效率显著性高于单独应用阿奇霉素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单独应用阿奇霉素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支原体肺炎发生时,有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发生变化,并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血清中TNF-α、IL-6、IL-8及IL-10水平均显著性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中TNF-α、IL-6、IL-8及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应用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贯序治疗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1] 唐涛.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40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34-35.

[2] 张涛.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80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10):56-57.

[3] 钟福生.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34):106.

[4] 蒋载芳,申昆玲,沈颖,等.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976.

[5] 李云秋.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 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3(2):96-97.

[6] 唐敬丽.阿奇霉素、红霉素联合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评价[J].中国当代医药,2013,19(2):82-83.

[7] 周雄飞,郑君,毛开新.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70-71.

[8] 程丽辉.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80例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S3):56-57.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8.100

辽宁 117000 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地医院呼吸科(刘东兰)

猜你喜欢
红霉素阿奇霉素
红霉素眼膏 用途知多少
红霉素软膏不能长期使用
红霉素软膏不能长期使用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阿奇,出发
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的探讨
阿奇霉素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
柔红霉素致幼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建立与评价
核糖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