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延时功能的成形类模具结构设计

2016-06-23 12:27潘园东风武汉实业有限公司
锻造与冲压 2016年4期
关键词:压料顶杆制件

文/潘园·东风(武汉)实业有限公司

具有延时功能的成形类模具结构设计

文/潘园·东风(武汉)实业有限公司

潘园,工程师,主要从事冲压工艺、冲压模具及技术管理工作。

在成形类模具中,如果制件成形呈“Z”字形,一般模具设计采取上下模双活的结构。即下模一个翻边凹模,一个顶出器,上模一个翻边凸模,一个压料芯。下模的顶出器和上模的压料芯均有一个活动行程。行程的高度取决于制件的成形高度。采取这种成形结构可以让制件完全压料,充分成形。制件成形之后可以获得良好的成形效果。但是采取这种成形结构有一个弊端就是:当成形结束后,上模的翻边凸模离开制件而压料板还在压料的时候,下模的顶出器已经开始运动,成形过程如图1所示。

当成形结束后翻边凸模退回时,上模的压料板还在压紧制件,所以下模的顶出器会将制件顶变形,导致制件尺寸不良,影响生产。如何解决翻边制件变形的问题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介绍一套具有延时功能的成形类模具结构,该结构独特、简单,操作方便,在生产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图1 零件成形过程

制件介绍

该零件(图2)是汽车底盘上安装的下底板横梁支架,材料为DC04,厚度为1.0mm,同时该零件为多个车型共用件,生产规模为年产15万件。

图2 下底板横梁支架制件图

工艺分析

此零件是弯曲成形件,冲压工艺有两种方案:

⑴冲压工序按照拉延→修边冲孔→翻边整形→冲孔侧冲孔,工序图如图3所示。

图3 冲压工艺方案一

⑵冲压工序按照成形→修边冲孔→翻边整形→冲孔侧冲孔,工序图如图4所示。

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区别在于,方案一采用拉延成形,方案二采用的是翻边成形。拉延成形可以让板料充分成形,成形效果较好,但是拉伸完后废料较多,零件材料利用率不高。以下底板横梁支架为例,方案一的毛坯板料大小为965mm×500mm,材料利用率为69.3%。方案二的毛坯板料大小为854mm×463mm,材料利用率为89.5%。两者的材料利用率相差20.2%。按照方案二采取翻边成形可以有效控制零件拐角处的起皱问题,同时产生的废料较少,材料利用率高。综合考量我们选择方案二做为最终冲压工艺。

图4 冲压工艺方案二

模具结构

当零件成形采取翻边成形时,如图5所示,零件成形呈典型的“Z”字形。如何解决零件成形被顶变形的问题呢,下面我们介绍一种模内放置的延迟机构,可有效解决此类问题。

根据模具装配图(图6),模具上下模分别由上模座、翻边凸模、压料芯、翻边凹模、顶出器、延迟机构、下模座等组成。翻边凸模固定在上模座上面,翻边凸模的另一侧是压料芯,压料芯的行程由第一气缸控制。氮气缸1通过缸体安装板固定在上模座上面。上模滑块的行程由氮气缸来控制,它的运动行程跟压料芯的运动行程保持一致。下模由翻边凹模和顶出器组成。顶出器延迟机构就安装在顶出器本体上面,顶出器的活动行程由氮气缸2来控制,行程大小根据制件翻边成形高度来确定。延迟块、旋转轴、弹簧2和复位顶杆均安装在下模顶出器上面。顶杆跟弹簧1安装在下模座上面,同时顶杆通过顶出器上面的过孔与延迟块接触。

图5 零件成形图

图6 模具装配图

当模具处于开模状态时,如图7a所示:上模的压料芯跟上模滑块处于打开非受力状态。下模的顶出器也一样处于打开非受力状态。复位顶杆在弹簧2的作用下推动延迟块绕旋转轴旋转至图7a所示位置。

当上下模逐渐闭合时,顶出器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延迟块逐渐受到来自顶杆下面的弹簧压力,因弹簧1压缩产生的力大于弹簧2产生的力,延迟块在顶杆的作用下绕轴旋转至图7b所示位置。最终下模顶出器、上模压料芯及上模滑块走完全部行程,模具完全闭合。安装在上模滑块上面的接触块与延迟块完全接触,成形过程结束。

图7 模具工作状态

零件成形结束后,上下模逐渐打开。翻边凸模离开制件向上运动,这时候上模接触块在氮气缸1的作用下继续压住延迟块阻止顶出器向上运动,达到延迟的目的。当氮气缸1完全回程时,作用于压料芯上面的氮气缸也同时完成回程。压料芯离开翻边凹模,接触块也同时离开延迟块,顶出器解除压力开始向上运动。制件在顶出器的作用下完成脱料,取出制件,整个过程结束。

结束语

通过在模具中使用这种延迟机构,防止翻边凸模开模后,顶出器先于压料芯向上运动将零件顶变形,保证了零件成形效果,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而且解决了压料芯受力不均衡导致模具局部受压偏载的问题。该模具已经连续使用了两年,实际生产了30多万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压料顶杆制件
卷板自动压料设备降低安全风险的重要性
基于CAE 技术的拉深模具压料筋结构参数设计
浅析SUV顶盖后部上翻边压料芯结构改进
持续改进的轮毂锻造模具顶杆新型结构设计
组合式压料侧整形模具设计
钢质活塞闭式锻造模具中顶料装置设计与应用
基于CAE 的顶杆件强度有限元分析
冷冲模中常见的制件定位方式
FDM参数设定对制件力学性能的影响及优化研究
FDM出丝过程对制件表面质量的影响及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