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探索题教学的策略

2016-06-24 04:39黄海娟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高年级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黄海娟

[摘 要]课程标准提出,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加强探索性题目的讲解,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来对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以及验证,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高年级 探索题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7-046

小学数学高年级的探究题目主要是指那些问题条件已经给出,需要学生经过观察、归纳、猜想、尝试以及探索才能得到解决方案的一类数学题目。探索性的题目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教师要合理运用探索性题目来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一、提供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教师在给出探究性的题目的同时也要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这样学生才能够对题目有全面的理解。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为例。

师:我们之前学习了分数加减法运算规则和乘除法的运算规则,今天就来学习有关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提到四则混合运算,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想到了整数的四则运算。

师:谁能给我们总结一下整数的四则运算规则?

生1:先进行乘除运算,再进行加减运算;如果有括号先计算括号里面的运算,然后计算括号外面的。

师:在进行分数的混合四则运算的时候也是按照这样的规则。请思考“6/13÷[7/11×(1-3/7)]”这道题如何解。

生2: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要进行通分计算,然后计算中括号里面的乘法,最后计算除法。答案是33/26。

师:说得很好,以后再进行分数四则运算的时候也要按照这样的规则。

在计算一些复杂的计算式时,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在回忆四则运算的基本法则的基础上探究和解决问题,学生的运算能力就会得到提升。

二、渗透数学思想的教学过程

探究性的题目与学生平时解决的数学题目不完全相同,需要学生熟练运用数学思想方法。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圆”的教学为例。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对圆的基本知识进行了学习,了解了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和面积计算公式,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道问题:在相同周长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中,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这道题目涉及哪些知识点?

生1:涉及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圆的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这些知识点。

师:现在想想这道题目该如何解决呢?

生:设周长为2,长方形的宽和长分别为x、y,圆半径为r,则长方形:2(x+y)=2,x+y=1,面积=xy≤1/4(当且仅当x=y=1/2时取等号,正方形面积最大为1/4);圆:2×3.14×r=2,得r=1/3.14,面积=r×r×3.14=0.318471>0.25=1/4。所以圆的面积最大,正方形次之,长方形最小。

师:能够利用类比的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非常棒!

学生在解决这道探究性的题目时需要用到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需要对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圆的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进行回忆,然后再进行相应的计算,这个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

三、注重探究题目的课后反思

在解决探究性题目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总结的过程,帮助学生对知识点和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归纳。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的教学为例。

师:你们已经对统计知识有了全面的了解,今天要解决的就是综合性的统计问题。我们分成两组来进行统计实践活动:一组统计班上男女同学的身高,并将结果用恰当的统计图表来表示,还要计算出男女同学的平均身高,并将男女同学的身高和六年级学生的标准身高进行对比,计算班级的身高达标率。另一组对近一周来本地区早晚的平均气温进行统计,也需要用恰当的形式表示出来。

生1:我们组是对我们班男女同学的身高进行统计,统计结果是用柱状图来表示的,达标率则是用饼状图来表示的。

生2:我们组是对本地区的早晚气温的平均值进行统计的,统计结果是用折线图来表示的。

师:在对不同的数据进行统计的时候,只有选择合适的统计形式,才能将统计结果清晰地展现在大家的面前,这样才能够起到统计的作用。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生对整个小学阶段的统计知识进行回忆,而学生在复习总结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在将来解决统计题目的时候就能够游刃有余。

综上所述,随着小学生数学知识体系逐渐完善,教师需要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引导,进而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最终提升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责编 童 夏)

猜你喜欢
高年级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分层教学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