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更加兴趣盎然

2016-06-24 05:12庄召伟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故事数学思维学习兴趣

庄召伟

[摘 要]在数学课堂中适时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教师应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学内容,准确选取合适的故事引入课堂,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精彩纷呈。

[关键词]故事 数学思维 学习兴趣 循环小数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7-03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课堂中适时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数学课堂精彩纷呈。

例如,教学“循环小数”这一内容时,我用一个故事导入新课,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学效果特别好。

教学片断:

师:今天的数学课,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学生感到很意外、奇怪)老师讲故事的一部分内容,如果大家听出故事的门道来,可以帮助老师续讲故事后面的内容。(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了)

师: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什么故事呢?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什么故事呢?从前有座山……(此时课堂已经沸腾了,学生议论纷纷)那下一句是什么,谁来讲?

生1(迫不及待地):山上有座庙。

师:下一句谁来接?

生2:庙里有个老和尚。

师:下一句呢?

生3: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

生4:讲什么故事呢?

……

(师把故事内容通过投影出示在大屏幕上,并将重复的语句用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字体呈现出来)

生5:老师,这个故事永远也讲不完。

师:你讲得真好!我们数学中也有一些小数,像这个故事一样永远写不完,大家请看。(投影出示一组数:0.333…… 7.66…… 0.378378…… 1.13636……)同学们,我们给这样的小数取什么样的名字比较合适呢?

生(异口同声):循环小数。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循环小数的一些知识。

……

思考:

为什么这节课能够产生如此好的教学效果呢?不是教学内容的浅显使得学生容易接受,也不是多媒体的运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我认为核心问题应该是选择的故事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无缝对接,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可见,课前教师研读教材、挖掘教材、认真备课,做好充分准备再走进课堂是多么的重要。而故事是学生都喜欢的,课堂中巧妙地引入故事,能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1.教学延伸时引入故事

数学课堂中,教学哪些内容时可以引入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呢?我回忆一下,并在这些教学内容中也做过尝试,发现教学效果很好。如在学生学习简便计算时,我引入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幼年巧算“1+2+3+4+……+99+100=?”的故事,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发了学生巧算的欲望。又如,教学“圆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能深刻记忆圆周率,我引入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祖冲之35岁时开始计算圆周率,比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的结果早一千多年。为了纪念祖冲之的杰出贡献,有些外国数学家建议把圆周率叫做‘祖率。”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记住了圆周率,还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练习设计中引入故事

在数学练习课中,也可以把一些习题编成童话故事或者生活小故事进行教学,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乐于参与练习,而且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如在学习“圆的面积”后,我把“周长一定,圆的面积最大,正方形面积次之,长方形面积最小”这个知识点进行整合,编成一个童话故事进行教学:“村长带着喜羊羊、美羊羊和懒羊羊来到一块肥沃的农田,说:‘我给你们每人一条62.8米长的竹篱笆去围地种菜,看谁收菜多。懒羊羊不假思索地围了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0米;喜羊羊围了一块正方形菜地;美羊羊想了想,围了一块圆形菜地。他们种了相同品种的菜,菜长得同样好,平均每平方米收获的菜一样多。村长对他们的收获进行评判:‘美羊羊收菜最多,懒羊羊收菜最少。这是为什么呢?”学生通过读故事、画图、计算,最后得出结论:在周长相等的所有平面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这样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浓郁,效果非常好。

当然,课堂教学中,我们也不能滥用故事,一定要把握好内容,把握住时机,否则可能适得其反、喧宾夺主,影响教学效果。数学教学中,引入故事,语言不宜过于冗长、繁琐,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更富实效。

(责编 杜 华)

猜你喜欢
故事数学思维学习兴趣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