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错误归因及优化策略分析

2016-06-24 05:12夏花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归因优化小学数学

夏花

[摘 要]在数学解题过程中,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教师要正视学生的解题错误,引导学生认真审视、深入探究、总结反思,找出错误根源,从而明确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技巧,有效避免和减少错误干扰,提高解题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 解题错误 归因 优化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7-082

一、解题错误归因分析

1.审题不当,忽略了已知条件

正确审题是解题的关键。有些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认真审题,往往忽略了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抓不住关键信息,从而造成解题错误率的增加。

例:修一条长1100千米的公路,5天修了180千米,再修30天能完成吗?

很多学生这样解题:180÷5=36(千米),36×30=1080(千米),因为1080<1100,所以不能完成。而正确的解法还应加上已经修的180千米,所以是能够完成的。出现这一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审题不够仔细,忽略了题目中某个关键的已知条件。

2.概念理解不透彻,混淆不清

小学生由于年纪小,生活阅历不足,知识面狭窄等局限,因此在理解概念和掌握规则时容易出现认知偏差,产生解题错误。

例:几个真分数的积小于1,几个假分数的积大于1( )。

很多学生认为这句话是对的。该题出错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相关概念理解不清、掌握不牢,没有抓住概念的本质,忽略了假分数定义中包含的“1也是假分数”这一知识点。

3.受思维定式影响

思维定式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在解题过程中,由于消极思维定式的影响,学生常常会陷入解题的“死胡同”,难以打开思路,从而造成解题错误。

例:计算8×6÷8×6=( ),135-135÷5=( )。

很多学生这样解题:8×6÷8×6=1,135-135÷5=0。正确答案是8×6÷8×6=36,135-135÷5=108。这类题目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受简便计算的思维定式影响,而忽视了运算定律。

二、解题错误的优化策略

1.加强读题训练,形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审题是解题的前提,许多学生常常因为不细心审题,导致答题失误。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读题训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读题,准确理解题意,训练学生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形成反复、仔细、边读边想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仔细推敲题目中的数学语言,抓住关键字、词、句,感悟其中隐含的数量关系,理顺题目中各种数值的特征及联系,从而明确解题方向和思路。比如,在解“48除以12的商,去除36与28的和,商是多少?”时,应抓住“除以”“除”两个关键词,则题中的数量关系是“商除和”,列式为(36+28)÷(48÷12)。

2.深入剖析概念,深化学生概念理解

概念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对于一些复杂的数学概念,简单地讲解难以让学生理解透彻,教师必须由表及里,逐层分析,突出关键词,才能加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把握数学概念的本质。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的概念”时,教师应突出“三条线段”和“围成”两个关键词,让学生明确构成三角形的基本条件,深化对三角形概念的理解。又如,在讲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一概念时,教师先让学生动手操作:①用卡片摆出0.03,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变成了什么数?②将3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点左边什么都没有,怎么办?学生通过探索得出如下规律:①小数点向右移动,原来的数就扩大,小数点向左移动,原来的数就缩小。②移动小数点时,如果位数不够,要用“0”来补足,缺几位就补几个0。③所移位数与扩大(或缩小)位数必须相互对应。

3.强化变式训练,突破学生思维定式

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变式训练,借助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等思维训练方式,引导学生打破常规,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思路来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式,培养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以及广阔性,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增强学生的变通能力。例如,解“两辆汽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5小时后相遇。一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55千米,另一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4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这道题时,教师引导学生找出了三种解法。解法1:设甲乙两地相距x千米,x÷5=55+45 ,x=500(千米)。解法2:(55+45)×5=500(千米)。解法3:55×5+45×5=500(千米)。

总之,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解题错误,引导学生通过反思,找出错误根源,有效改进,将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责编 李琪琦)

猜你喜欢
归因优化小学数学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学校自评自主性缺失归因及强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