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荡气回肠的好社论

2016-06-24 11:09赵振宇
新闻前哨 2016年6期
关键词:应景篇幅社论

赵振宇

评论,是媒体的旗帜与灵魂;对于党报党刊党媒而言,社论更是代表党的声音和立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湖北日报2015年7月1日建党节社论《从严治党要敢于得罪“少数人” 》,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读来荡气回肠,给人一种畅快淋漓的阅读快感和读后引发人们深深的思考。

从严治党的话题,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讲,是一种比较硬的话题。如果写不好,写不深,写不到位,写不生动,就会味同嚼蜡,让人不忍卒读,自然也就谈不上好的传播效果。但是《从严》一文显然避免了“硬题材硬写”的窠臼,凭借深刻的问题意识,对党和人民的浓厚感情,运用气势如虹的文字,为广大读者呈现了一篇令人赏心悦目的佳作。

本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点,即是全文始终充满一种“气魄感”和“忧患意识”。真正好的文字,都是充满风骨的;真正好的社论,都是有一种大局观坚守其中。本文将立论的视野牢牢锁定在“为了凝聚起13亿中国人民的磅礴之力,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了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永葆党的纯洁性先进性战斗性,锻造坚强领导核心”的宏观和长远层面,为此而呕心沥血地铺陈文字和观点,让读者随着其论证的起承转合而心绪起伏,有强烈的时代感。这也是一篇好文章深入人心的魅力所在。

面对我们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以及少数人违纪违法、贪污腐败、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的问题,社论显示出一种强烈的“问题导向”,进而对问题进行了充分的抽丝剥茧,将问题和危险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消极后果,清晰而尖锐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种“问题意识”,丝丝入扣呼应了民众对党和社会现实的高度关切,无论对民众,对党员,对社会,都是一种醍醐灌顶的洗礼,会带来治病救人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本篇社论还善于讲历史,说故事。本文以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给俄共(布)中央政治局写了一封措辞严厉的信,以及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人心向背说开去,文情并茂地阐述了“历史的教益”——消极腐败、蜕化变质,则人心丧失,再大的政党、再强大的政权,也会土崩瓦解。由史说今,道理一以贯之,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从严治党要敢于得罪“少数人” 》是发表于7月1日建党节的社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应景文章”。所谓应景文章有两种,一是适应当时情况、形势而写,一是迎合当时节令而作。在中国,每年的元旦、春节、清明、中秋、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十一、植树节、母亲节、父亲节、护士节、记者节、爱牙日、爱眼日、禁烟日、禁毒日、防艾滋病日,等等,还有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工会等多种内政外交的工作会、形势会、经贸会、研讨会等多种会议。现实生活中,这类应景文章大都是少不了的。人民日报是发表评论最多的主流媒体,每年大概有200多篇的应景评论,约占全年评论的10%。所以,媒体不要轻视应景评论,更不可能杜绝应景评论。我们需要杜绝的是脱离实际、内容空洞的文章,需要研究的是哪些应景评论不写或少写,需要写的该如何写好?《从严》社论为我们写作此类评论作了有益的探索,值得肯定。

需要说一下的是,本文超过了一般评论或社论的篇幅长度(按中国新闻奖的评选要求,评论不超过2000字)。文无定法,文章篇幅当然没有一定之规。只要论证合理,论述精到,篇幅多少都不是问题的重点。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的传播语境下,尤其是移动阅读成为主流阅读的情势下,一篇文章的篇幅实在不宜过长,党报社论就更是如此。在与报社领导和同仁的交流中,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只要我们有心并用心,再压缩个别段落,再精练一些文字,本篇社论是可做到更短一点的。改文风,特别是提倡写短文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党报要带个好头,社论是旗帜中的旗帜,更应做出好榜样。<\\Y8\本地磁盘 (F)\2011-新闻前哨\2016-2\BBBB-.TIF>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应景篇幅社论
Britain's“Shark House”
关于社论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综述
应时应景,深挖内涵——2015年福建省高考历史试题特点分析与教学启示
应景元素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in proximal and distal nerve segments of rats with sciatic nerve injury during Wallerian degeneration
延期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