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豆联合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40例临床观察

2016-06-27 19:17潘霭青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耳穴压豆眩晕

潘霭青

【摘要】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的效果。方法:选取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耳穴压豆联合灯盏花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结果:经过15d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凝聚率及椎-基底动脉流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小板凝聚率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体征评分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耳穴压豆;灯盏花注射液;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

【中图分类号】R6815+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0-0077-02

眩晕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中医认为眩晕的发生机制主要为痰湿中阻、肝阳上亢、肾精不足以及气血亏虚[1],治疗时可采用健运脾胃、平肝潜阳、滋养肝肾、补养气血的方法进行治疗。耳穴压豆法根据中医的脏腑经络学,结合现代解剖学理论,通过辨证选取耳部的相关穴位,采用专用手法进行按摩刺激经络,推动气血的运行,最终达到调节人体气血运行、调和阴阳、补血养气的目的。灯盏花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改善血流动力学的情况[2]。笔者选取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患者80例,通过耳穴压豆法联合灯盏花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接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年龄40~85岁,平均年龄(651±74)岁,住院时间10~15d,平均住院时间(1012±243)d。所有患者经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确诊。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45~85岁,平均年龄574岁,病程10d至10年,眼球水平性震颤16例,视物旋转24例,合并冠心病17例,高血压21例,糖尿病7例,脂血症6例;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44~84岁,平均年龄564岁,病程10d至11年,眼球水平性震颤15例,视物旋转25例,合并冠心病16例,高血压22例,糖尿病8例,脂血症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3]以眩晕为主诉;有轻度的脑干受损表现,如角膜反射、咽反射、自发性椎动脉后诱发眼震、调节障碍、阳性病例等;伴有其它脑干一过性缺血症状,如黑朦、复视、闪光、视物变形、内耳疼痛、昏厥、猝倒;排除其它原因所致眩晕。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西药进行常规治疗,给予患者丁咯地尔注射液(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10980161)02g,溶于250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治疗,1次/d。同时行支持治疗,给予患者吸氧,同时给予患者平衡补液以防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紊乱。15d为一个疗程。

132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加入20mg灯盏花注射液(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Z13020778)进行静脉滴注,1次/d,同时对患者实施耳穴压豆法。主穴:皮质下、神门、颈椎、心、肝、肾、肾上腺。辅穴:高血压常加支沟穴。按摩方法:先对耳廓进行常规消毒,在胶布中央放置王不留行籽,将其贴在患者一侧耳穴上,用手指轻轻按压,使患者耳部感到有明显的发热、肿胀。每天按摩2~3次,每次3~5min,双耳交替进行。眩晕严重者同时对双侧耳穴进行压豆,增强效果。15d为1个疗程。

14[JP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TXB2(血栓素B2)、血小板凝集率、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JP]

15疗效评估[4]按照功能评估量表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评价,眩晕(15分)、头痛(2分)、颈肩痛(4分)、日常工作(5分)、心理适应能力(4分),满分30分,分数越高提示病情越轻。

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TX-*3]±s)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TXB2及血小板聚集率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XB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主要以脑血管疾病为主,其中椎-基底动脉缺血最为常见。现代医学认为,椎-基底动脉缺血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硬化和颈椎病[5]。当椎动脉受到压迫后,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量不足,使血液运行受到阻碍。灯盏花注射液是一种含有黄酮类药物的中药制剂,具有扩张血管、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能。根据相关文献表明[6],灯盏花内的灯盏花素可以增加人体内的血流速度,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

中医认为,颈性眩晕属于“眩晕”的范畴,主要的病理机制是痰湿中阻、肝阳上亢、肾精不足以及气血亏虚,耳与全身脏腑、经络有直接的关系,当脏腑功能出现障碍,相应的临床症状会通过经络表现在耳穴上。耳穴不仅是疾病的反应点,同样也是疾病治疗的作用点,当人体的脏腑功能出现异常时,除了疾病带来的明显体征外,耳穴处也有相应的反应,严重者会使耳廓发生变形。通过辨证及现代医学的经验,以补益肝肾、通经活络为原则,对耳穴进行按摩,给予适当的刺激,调节人体的脏腑经脉、疏通经脉、行经活血,解除颈神经炎性反应,促进患者耳部的血液循环,为治疗疾病提供基础,使机体恢复至相对稳定的状态,促进患者疾病恢复。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采用耳穴压豆联合灯盏花注射液进行治疗后,椎-基地动脉流速、血小板聚集率以及患者的体征表现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证明了耳穴压豆联合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耳穴压豆联合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比传统的使用止晕药物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助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蒋珂.灯盏花注射液联合耳穴压豆治疗颈性眩晕的效果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5,7(11):5-7.

[2]王立芳.耳穴压豆法在促进腹部术后病人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25(2):139-140.

[3]朱建秋,高建生,戚亦平,等.耳穴压豆用于腹外疝术后患者减轻切口疼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2):61-62.

[4]谢芸,辜孔进.盆腔八针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卵巢早衰34例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31):108.

[5]卞淑慧.耳穴压豆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22):117,119.

[6]刘长庚,罗启贤,凌天牖,等.灯盏花对成骨细胞及破骨前体细胞OPG/RANKL/RANK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12):1658-1664.

[7]陈健伟,国晓瞳,赵园,等.灯盏花乙素(Scu)对猪肾小管上皮细胞(LLC-PK1)细胞热休克蛋白72(HSP72)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4,22(10):1261-1268.

(收稿日期:20160329)

猜你喜欢
椎动脉型颈椎病耳穴压豆眩晕
萎胃颗粒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小针刀配合温胆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磁共振成像分析
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的临床特征探讨
观察中医多途径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中医泽泻汤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分析
耳穴压豆治疗产后宫缩痛169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