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2016-06-29 18:11窦文敏
考试周刊 2016年48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课改教学模式

窦文敏

摘 要: 地理是高级中学的一门必修课,以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容,在素质教育中承担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努力探索高中地理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地理 教学模式

地理以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容,在素质教育阶段担负着重要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这就要求地理教师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高度出发,从提高民族素质高度出发,认识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切实搞好新课改工作。

那么,新课改背景下,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创设情境”式教学模式

地理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既包括老师的“教”,又包括学生的“学”,二者缺一不可。因此,教师要营造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氛围,引导他们质疑、调查、探究、辩论,在良好心境下完成学习过程。

(一)运用试验和演示

通过演示一些小实验创设新颖生动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思考。如讲到海陆热力差异知识时,可以在夏日中午准备一盆水和一盆土,在相同时间内体验温度的不同,然后讨论海陆热力差异。

(二)利用直观的多媒体演示

媒体展示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直观刺激能力,再加上展示手段的多样性与高效性,很容易为学生营造积极的思考氛围,如演示火山爆发、泥石流、地形地貌等,可直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结合时事

在地理课堂上引入时事性内容,不是地理学科特有的,许多学科的老师也都有这方面的实践。可以就热门的时事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并掌握地理知识。

二、地理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高中各科目的设置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思维能力,每个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培养学科思维,地理教学也不例外,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思维方式是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

(一)“地图式”阅读法——培养区域思维

地图是地理科学的重要工具,善于运用地图是学习地理的最有效办法。地理课本上有很多插图,还有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地图册。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自学地理知识的时候,还应充分重视地图的作用,认真读图,分析地图,理解、记忆地图,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地理信息,并能做到图文转换,应用地图说明地理问题,寻求各种地理规律、地理特征和地理成因的答案,把图转换成文,用语言文字准确叙述图揭示的地理事物的分布、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等,以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长期坚持,在学生脑海里就会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区域地理框架,形成区域性思维方式。如讲《地理必修1》中的“地球的圈层结构”内容时,先让学生阅读课本上有关地球各圈层的插图,把图上的信息逐一找出,再让学生阅读课本对各圈层的文字介绍与图相对比,这样学生对各圈层的特点、所处位置就认识得比较深刻了。然后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和分析问题——培养社会实践思维。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地理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基于此点的重要性,新课程注重将高中地理课程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过程与目标上要求学生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有关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展开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求学生通过在生活中学习帮助他们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高尚的人文素养。

三、建立地理课堂教学新模式

(一)“老师—学生”、“学生—学生”的合作学习模式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地理新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之一。地理课堂上无论是探究还是讨论,都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真实而有效地交流,交流方式应具有多样性。新课改背景下,学生本身可以看做是一个个潜在的学习资源,所以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尤其重要。比如,不同学生对同一地理现象的解释可能是不同的,这时教师就要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交流,以比较各自观点,直至形成正确认识。这种有教师引导、学生相互交流为主的研讨和探究式课堂教学方式,不仅能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可以引发新的问题,形成更高层次的学习动机和研讨动力,这种课堂将是充满生命活力的。

(二)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

新课程改革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就要求课程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包括国家层次、地方层次、学校层次、课堂层次和学生层次,以及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教师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在课堂实施中不断增值、不断丰富、不断完善;教师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能力,新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课程的能力;教师要培养课程评价能力,学会评鉴各种教材,对课程实施状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定。校本课程开发中,地理教师要注意充分挖掘学校现有课程资源和社会资源,服务于地理新课程改革。

以上是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感悟和体会。高中地理新课改是一项复杂工程,这就要求每个工作在一线的地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改革、创新,不断优化地理课堂教学模式,为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参考文献:

[1]付颖.新课改中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问题研究[A].2007:20.

[2]李鑫高.中地理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策略[J].林区教学,2007,10:51.

[3]李爱媛.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果的思考与实践[J].科技资讯,2007,16:191.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新课改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