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生物检验技术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6-06-30 09:24许铠钟莉马立宗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云南红河661199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4期
关键词:检验技术微生物医院感染

许铠,钟莉,马立宗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云南红河 661199



浅析微生物检验技术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许铠,钟莉,马立宗
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云南红河661199

[摘要]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技术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该院收治的4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每组各200例。对照组根据临床用药经验给药,试验组采用微生物检验技术根据检验结果用药。观察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比较控制管理效果。结果试验组发生医院感染11例(5.5%);对照组发生24例(12.0%);试验组患者治愈率(94.0%)高于对照组(87.0%),医患纠纷、投诉事件发生率(0.5%、1.5%)低于对照组(3.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应用微生物检验技术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降低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医院感染;微生物;检验技术;病原菌监测;应用效果

医院感染指的是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具体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在住院期间接受医疗服务时发生感染,其二是治疗期间获得并在出院后发生感染。而且,医院感染的对象不仅是患者,还包括患者家属、医护人员等[1]。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医院感染发生率不断提高,影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不利于医院的长久发展,做好感染管理工作,成为医护人员的重要职责[2]。该文对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0例住院患者进行研究,探讨了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应用效果,总结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该院收治的住院病例,共计患者40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对这些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0例。在对照组中,男性112例(56.0%),女性88例(44.0%);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为(41.5±2.3)岁;病程3 d~12年,平均(2.6±0.4)年。科室类别:普外科93例、骨科41例、妇产科32例、其它34例。在试验组中,男性103例(51.5%),女性97例(48.5%);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43.0±2.8)岁;病程3 d~11年,平均(2.1±0.7)年。科室类别:普外科96例、骨科40例、妇产科38例、其它26例。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依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3],患者年龄在18~80岁之间,住院时间在7 d以上;自愿参与该研究,能够积极配合医师操作。排除标准: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危急重症或ICU患者等。

1.3方法

1.3.1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进行微生物检验,医师观察患者的症状表现,分析体征指标,结合临床经验选用药物。

1.3.2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微生物检验技术,以尿路感染患者为例,首先采集中段尿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从中分离出大肠埃希菌,提纯后采用生化法明确细菌种类。然后开展药敏试验,辅助应用微生物分析仪,初步筛选出ESBLs,再通过K-B纸片法确诊,应用头孢他啶,加入克拉维酸,如果抑菌环直径增加达到5 mm以上,证实产生ESBLs。

1.3.3质控措施严格执行临床检验标准,菌株鉴定率达到99%以上,依据NCCLS范围完成药敏试验。在检验操作中,按照说明书或规范流程进行,做好室间质控工作。

1.4观察项目和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按照感染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个层次,并比较感染控制管理效果[4]。

1.5统计方法

分析软件采用SPSS 18.0版本,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或精确概率法检验。

2 结果

2.1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由数据可知,试验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1例,发生率为5.5%;对照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4例,发生率为12.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医院感染发生率上的比较[n(%)]

2.2感染控制管理效果比较

由数据可知,试验组患者治愈率(94.0%)高于对照组(87.0%),医患纠纷、投诉事件发生率(0.5%、1.5%)均低于对照组(3.5%、5.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在感染控制管理效果上的比较[n(%)]

3 讨论

3.1医院感染与微生物检验

医院感染的发生,是病原菌和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促发因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5-6]:一是主观因素,例如院内无菌操作、消毒隔离制度执行不佳,灭菌效果监测不到位,医护人员和患者对医院感染认知不足等。二是客观因素,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侵入性操作越来越多,常见如气管切开、动静脉插管等,为病原菌入侵机体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激素、抗生素药物的广泛应用,提高了菌群耐药性,增加了感染风险。

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应用,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具有关键性作用。具体来说,通过微生物检验,一是能够明确感染源的位置,进而控制传染范围;二是可以确定传播途径,为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减少盲目性;三是有利于确定易感人群,将感染危害降至最低[7]。文中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感染发生率为5.5%,低于对照组的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证实以上结论。

3.2医院感染管控措施

3.2.1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抗生素对抗细菌的作用机制不同,因此耐药性特征也各有差异,且新型抗菌药物的出现,促使耐药性更加复杂[8]。对此,微生物检验科室要定期监测标本的耐药性并汇总,将结果上报给感染控制部门,从而指导临床用药。对于发现的多重耐药菌株,要加强关注,做到早发现、早预防,以避免在院内爆发、流行。

3.2.2加强感染传播监测一是要控制感染源,包括已经感染的人群和病原菌携带人群,定期对病房、换药室、手术室等环境进行微生物学监测,确保卫生、消毒结果达标。二是要阻断传播途径,包括空气、水源、食物、身体接触、医疗设备等。对此,在病房内采用空气细菌监测法,医疗器械的灭菌均实施微生物监测,同时开展细菌耐药分析、DNA染色体分析等,为治疗、感染防控提供依据[9]。三是要保护易感人群,主要包括免疫力差患者、婴幼儿和老年患者、存在营养不良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或免疫抑制剂患者、手术或住院时间较长患者,以及实施介入性治疗的患者。这些患者在病原菌监测的同时,还要采用环境细菌监测、呼吸道、胃肠道细菌监测等[10]。

3.2.3完善感染管理体系医院要建立健全感染管理制度,落实三级管控体系,组建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染管理科室、感染管理小组。其中,管理小组要服从管理科室的监督,将工作职责落实到每位医护人员身上,尤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消毒隔离措施;管理科室不定期检查管理效果,每月开展质控会议,制定新的管理目标,提出工作不足和问题,并积极寻找改进措施[11]。

3.2.4提高检验人员综合素质针对检验人员,要求掌握多门学科知识,包括微生物学、药学、感染学等,并在工作中不断提升个人技能。在杨娜的研究中提出[12],微生物检验科室的管理好坏,工作人员的知识技术水平高低,会对医院感染控制结果造成间接影响。对此,检验人员应该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了解相关信息动态,真正发挥出检验技术在感染管控中的作用。

3.2.5增强检验科室和临床医师的沟通检验工作环节众多,标本的采集、运送、保存都会影响诊断准确性。因此,检验人员和临床医师之间要增强沟通和交流,一方面确保各个环节规范执行,降低误诊和漏诊发生率;另一方面能够帮助检验人员发现工作不足,不断提高工作水平[13]。

该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治愈率达到94.0%,医患纠纷、投诉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5%、1.5%,均优于对照组的指标,和曾明磊的研究结果相一致[14]。综上所述,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应用微生物检验技术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降低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Shi Hongmei.Analysis of microbiological test in the status and role in the control of hospital infection[J].China Practical Medicine,2015,10(36):285-286.

[2]Wang Yan,Wang Ping,Yan Ping,et al.Microbiology laboratories in the monitoring of hospital infection[J].China health nutrition(the magazine),2012,22(9):361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J].中华医学杂志,2001,81(5):314-320.

[4]梁玉金,何凤君.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0):4-6.

[5]黄军垣,郑利平.加强住院患者临床微生物检验对控制医院感染的影响观察[J].四川医学,2013,34(4):563-564.

[6]Que Xiaodong. To strengthen the clinical microbiological control the hospital infection effectively[J].Guide of China Medicine,2012,10(12):750-751.

[7]李淑慧,韩起,陈莎.医学检验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实践[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9):1187-1188.

[8]孟良.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与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9):1317.

[9]邢亚威,杨兴肖,刘志广.医院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9):1882-1884.

[10]Xiao Yonghui.The microbial test is applied to the study of the value of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J].Contemporary medicine,2015,21(2):13.

[11]Liu Jie.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for hospital infection monitoring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observation[J].Chinese Journal of Primary Medicine and Pharmacy,2013,20(8):1176-1177.

[12]杨娜.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4,35(29):6521.

[13]曹慧.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监测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8):2560-2561.

[14]曾明磊.微生物检验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6):72.

Shallow of Microbial Inspection Technology in the Application of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Effect

XU Kai1,ZHONG Li2,MA Li-zong3
Clinical Laboratory,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Honghe Prefecture,Honghe,Yunnan Province,661199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Analysis of microbial inspection technology in the application of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value.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400 cases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Each group(n = 200).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 of clinical medicine,Experimental group using microbiological technology medicin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inspection. Observ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hospital infection occurrence,Comparative control effect. Results Patients in the hospital infection in 11 cases(5.5%);The control group 24 cases(12.0%);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cure rate(94.0%)than the control group(87.0%),Incidence of medical disputes and complaints(0.5%,1.5%)i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3.5%,5.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In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work,Application of microbial inspection technolog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To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effect,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Hospital infection;Microbes;Inspection technology;Pathogen monitoring;Application effect

[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6)02(a)-0097-03

DOI:10.16659/j.cnki.1672-5654.2016.04.097

[作者简介]许铠(1982.1-),云南石屏人,本科,主管检验师,主要从事微生物检验工作。

收稿日期:(2015-01-03)

猜你喜欢
检验技术微生物医院感染
RBI技术在压力容器检验中的应用
临床模拟在微生物检验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研究指纹痕迹检验的刑侦技术应用
港口门座起重机制造过程中的检验要点及应用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危险程度分析与护理措施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红树林微生物来源生物碱的开发利用
微生物对垃圾渗滤液中胡敏酸降解和形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