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工作推动高职院校青年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建设

2016-07-01 05:31瞿欢欢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队伍建设党建高职院校

瞿欢欢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福州 350001)

以党建工作推动高职院校青年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建设

瞿欢欢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福州350001)

摘要:加强高职院校青年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是提升职教管理水平,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以党建为着眼点,对福建省某高职院校青年行政管理干部的思想政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机关党建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进行思想引领,加强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助推专业成长,践行群众路线、做好帮扶解困等方面推动青年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党建;高职院校;青年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建设

PDF获取: 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doi: 10.11995/j.issn.2095-770X.2016.06.030

职业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部分,正进入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的发展新阶段。2014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要求职业院校切实发挥行政管理职能,提升职教管理水平,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实现管理科学化,关键在提升学校管理团队的专业水平和素养。青年行政管理干部队伍是学校管理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职院校机关党建应在思想引导、全面育人、服务大局方面积极作为,引导青年行政管理干部的思想建设和业务发展,推动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

一、青年行政管理干部群体的现状调查

高职院校青年行政管理干部主要是指“高职院校中从事教学、科研以外的行政管理工作的年轻干部,他们既是学校工作的计划者、组织者,又是实施者、监督者和协调者,对于确保学校正常运转,促进学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

本研究以福建省一所高职院校的青年行政管理干部现状调查为例,主要从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工作生活压力状态等三个方面,对高职院校青年行政管理干部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分析产生思想困境的原因,从机关党建角度为提升高职院校管理水平提出对策建议。此次调查对该校35周岁以下的55名青年行政管理人员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0份。调查结果显示,当前高职院校青年行政管理干部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思想政治素质总体较好,个人价值取向呈多元化态势

多数人对主流的政治观念持肯定态度,理想信念端正,但务实性不够,存在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倾向。调查显示,在关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认识评价方面,82.4%人充满信心、完全赞同,67.6%人认为人生目标应是为国家、社会做贡献与实现自我价值的统一。在个人政治理论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方面较为被动,94.1%人表示每天学习时间不足2小时,被动接收政治学习比例达29.4%。

(二)职业道德素质基本具备,但角色认同感和职业忠诚度不高,乐业敬业能力有待提升

调查显示,将学校行政管理工作视为“平淡、吃力不讨好、待遇不高”职业的受访者占61.8%,79.4%人认为行政工作受尊重程度较低, 26.5%人不满意现在的行政岗位,希望离开行政管理工作队伍。

(三)个人压力与倦怠情绪普遍存在,职务晋升、职称评聘、福利待遇等为主要压力源

调查显示,41.2%受访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而且倦怠情绪随着工作年限增长呈正增长趋势,缺乏激励机制、工作得不到承认是影响积极性发挥的主要原因。培训考核方面,61.8%的人认为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的教育培养计划不清晰,认为单位给予的权利及待遇与工作责任不对等的比例达38.2%;职称评聘方面,47.1%的人认为职称评定比同期参加工作的专业教师慢;有94.1%人在住房、收入、子女教育和老人赡养方面感到较大压力。

二、青年行政管理干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思想观念冲击和价值取向多样性

从全球范围看,全民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拉近了世界各国的距离,“不同国家社会形态、发展阶段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必然带来文化传承和价值观的多样性”[2]。高职院校青年行政管理干部作为新媒体时代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在社会思潮日益复杂化、多样化的背景下,如果对海量的信息不加甄别与选择,一味地崇尚西方自由民主,将其理想化,就容易滋生消极懈怠情绪,引起政治信仰模糊和理想信念缺失。从国内环境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诸如医患矛盾、食品安全、住房、养老、腐败问题等各类深层次社会矛盾逐渐显露。社会家庭与生存环境的压力,使青年的理想与现实产生强烈冲击,引起思想困惑不安,价值取向逐渐由单纯追求思想进步、集体利益为先转化为追求思想上进与经济利益并举、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兼得;由以服务教育事业为荣转化为强调个人自我价值实现为重。

(二)组织体制不完善

一是组织认识不到位,对行政管理队伍尤其是青年行政干部的培养发展重视不足。高职院校多数由中职院校升格而来,在管理理念、管理能力和信息化水平等方面与现代职教体系要求存在差距。学校将教学、实训、科研等物的工作视为办学质量的硬指标,非抓不可;将行政管理、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等人的工作视为软指标,可抓可不抓。这种重教学科研轻行政管理的组织氛围,使青年行政管理干部对个人职业生涯前景感到茫然困惑,产生职业挫伤感和组织不信任感,影响到学校管理效率和水平提升。二是党组织活动缺乏活力与新意,吸引力不足。目前高职院校机关党组织一般由行政部门构成,党支部书记由部门负责人兼任。有些机关党支部书记存在思想误区,认为党建工作是务虚的,常以业务学习替代支部活动,与支部内青年干部的思想交流较少;有些机关党支部书记疏于对党建思想工作的研究,将支部活动简单定义为读读报纸、听听报告。党组织对青年干部吸引力与引领力不足,制约了机关党建在思想引导、行动指导方面的作用发挥,不能将党的理论知识、师德师风教育、爱岗敬业精神有效地传输给青年行政管理干部,造成青年干部思想贫瘠,出现职业理想动摇、职业心理倦怠等消极情绪。

(三)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的保障机制不健全

一是缺少行政管理干部专业化建设培养规划,对青年行政管理干部的发展关注度和扶持力不足。青年行政管理干部在学校多从事日常事务性工作,工作繁琐且不易见成效。由于缺乏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使得机关青年干部与专业教师相比,发展空间较小,挫伤了青年干部的事业心和成就感,造成这支队伍人心不稳。二是机关行政干部的培训教育制度不健全。有些高职院校对青年行政管理干部只注重使用,而忽视培训教育,外出考察、学习进修、业务锻炼的机会较之教研人员,显得少之又少,制约了青年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升。三是考核激励制度不健全。高职院校对教研人员的年度考核制定了操作性强的量化指标,能较为科学合理的评价专任教师,而对行政管理人员实行定性考核,对工作强度、工作质量、业务水平、服务意识等无法进行有效评价,易出现干多干少一个样、吃集体大锅饭现象。在职称评聘、津贴定级升档等方面,机关行政干部与教研人员的待遇差别较大,造成青年行政管理人员内心深处的不平衡感。

(四)自身角色定位与现实存在偏差

高职院校机关青年干部一般都是经过严格的考核并录用的,综合素质较高,希望能在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但入职后,学校“重教学科研轻管理”的组织倾向,行政工作强度大、任务繁琐费时、工作成效不明显等职业特点使得青年行政管理干部的个体自由性、创造性受到压抑,职业认同度降低,容易产生失落、迷茫、无助的负面情绪。从事学校机关行政工作的青年干部薪酬待遇普遍不高,又大多面临着买房、结婚、养老、育儿等多方面的心理与物质压力,现实压力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不平衡感,职业忠诚度也随之降低。

四、机关党建对推进青年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与思考

高职院校机关作为学校党政工作的中枢,机关党建要紧紧把握青年行政管理干部这一群体的思想特点,积极发挥党组织的引领、助推、帮扶作用,做到“政治上主动引导,专业上着力培养,生活上热情关心,用教育引领、用制度规范、用政策激励,积极营造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服务为本、岗位争先的良好氛围”[3],切实推进青年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建设。

(一)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加强思想引导,坚持积极向上的思想政治舆论导向

明确工作定位,加强思想引导。一要当好思想引路人,深入持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青年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增强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素质。二要当好政策宣讲员,机关党组织要通过集中学习、宣讲报告、参观展览、个别谈心等形式,宣传展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发展的新进展、新成果,展示本单位教育事业发展新成绩,引导青年干部正确认识国情、校情,培养爱国、爱校情怀,增强组织认同感和自豪感。三要当好思想解惑员。机关党支部书记要认真践行党建工作“一岗双责”要求,结合工作谈心,了解青年干部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的答疑解惑,将支部党员群众思想工作做实、做细,引导机关青年对自身工作和工作生活压力形成正确认知,帮助他们走出思想误区,扭正一些消极懈怠的不良情绪,推动管理干部队伍建设。

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抓手,更新理念、务实内容、创新形式,提高实效。一是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落实党员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根据党务、行政、业务部门的不同工作性质和业务能力要求,采取党校集中培训、行政部门业务学习、党支部政治理论学习等形式,将组织培养和个人自学紧密结合,引导青年行政干部懂得学习、自觉学习,努力成为学习型管理者。二是务实学习内容,党支部要从单纯的政治理论教育思维中解放出来,充分了解支部内青年行政人员的思想困惑与工作需求,设计个性化的学习内容,真正为青年行政管理干部答疑解惑。三是创新学习形式,建设网络学习平台,突破集中开会、报告讲座等传统形式,积极倡导在线学习,学好用好共产党员网站、微信、易信等红色网络阵地,改善学习效果;拓展信息交流渠道,依托数字化办公平台,通过机关各类工作QQ群、微信群与青年行政人员互动交流,将思想教育融入工作实践。四是建设业务信息窗口,及时发布职称评聘、评先评优、职工福利等青年行政干部关心的信息资源,加大信息公开,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帮助,提升青年行政人员的组织认可度和归属感。

(二)加强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拓展实践平台,助推青年行政管理干部成才

更新培养观念,建设目标清晰、多层次的培养教育机制。一是加强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根据《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转变机关工作专业性不强、能力要求低等错误观念,“遵循管理人员成长规律,以提升岗位胜任力为重点,制订并实施学校管理队伍能力提升计划,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4]。二是要推进机关青年干部的师德师风建设。深入践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展青年行政管理干部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较之专任教师,机关青年干部的师德建设应更多地体现为行政素养、服务意识、作风效能、业务水平等方面。要将师德和职业道德建设纳入机关青年培养计划,作为新入职行政人员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的重要内容。引导机关青年干部对行政岗位有清晰正确的认识,树立服务教育、服务师生的崇高职业愿景。三是要设计个性化的培养计划。高职院校机关党建要根据学校总体工作部署和部门岗位的不同需求,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为总目标,结合他们在专业背景、业务能力、工作经历、管理层次等方面的个性化差异,从爱岗敬业、乐业精业、守纪廉洁等多个维度进行人才培养。机关党组织要发挥思想引导和组织协调的作用,建设符合机关岗位特点和工作实效的多层次、专业化的培养教育机制。

拓展锻炼实践渠道,搭建有利于青年行政管理干部成长进步的发展平台。一是以项目建设为驱动,引导青年行政干部在学习实践中磨练成长。机关党支部可以根据职能部门的业务类别,采取党支部立项活动、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等方式,推行“党员政治生日”制度、首问首办责任制,开展“党员先锋岗”、“学理论、学业务、学先进”、“比服务、比效率、比奉献”三学三比活动,组织机关青年党员干部有针对性的参加实践锻炼,建设爱岗敬业、乐业精业干部队伍。二是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建立健全培训进修长效机制。制定基层青年行政管理干部轮训计划,采取业务练兵、理论研讨、进修学习、技能展示等多种形式,对青年干部压担子、练胆子。定期送优秀青年行政干部到外校进修深造,吸收新的管理理念,开拓眼界增长见识,提升工作层次水平。

选树先进典型,引导创先争优,营造团结合作健康进取的团队氛围。机关党组织要注意在机关青年党员干部中选树典型,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身边人身边事激励青年一代。同时,认真做好在机关青年行政干部中发展党员工作,积极吸收青年干部群体中的优秀分子,给予党的培养教育和党性锻炼,培育为师生服务的行政意识和思想素质,帮助其更好地成长成熟。

(三)践行群众路线,贯彻三严三实,帮扶青年行政管理干部解决实际困难

畅通组织沟通渠道,落实党员联系群众制度。机关党组织要深刻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三严三实”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党员联系群众制度,使党建工作扎根基层,入脑入心。指导基层党支部和党员干部,深入机关一线,落实党员干部定期联系青年干部制度,由机关处室领导对口联系本单位青年干部,落实谈心制度,了解他们的所想所需,有针对性的开展帮扶工作。同时,跟踪了解青年干部成长情况,及时将本部门青年培养情况反馈给党组织,为学校修订完善机关青年干部人才培养规划提出意见建议。

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在关爱中增强教育效果。机关党组织要紧密联系校工会、团委等工青妇组织,开展工会建家、青年联谊会、教职工趣味运动会等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群团活动,关心机关青年干部住房、收入、子女入托入学等实际问题,给予人文关怀,帮助他们正确应对工作压力,舒缓职业倦怠感,增强组织归属感和凝聚力。

完善激励保障机制,优化机关青年人才发展环境。高职院校机关党建要以推动管理人员提升专业化水平,提高管理效能为目标,在学校机关行政激励考核制度和机关青年行政管理干部培养规划建设中充分发挥思想引导、组织保障作用。要打破大锅饭式的机关考核模式,针对高职院校机关管理干部成长规律和特点,建立有别于专任教师的机关干部人才培养机制,着力从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理论素质、业务素质四个维度,综合考核机关青年行政管理干部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组织沟通能力,提升他们的服务意识、参谋意识、效率意识和责任意识”[5]。

[参考文献]

[1]吴莹辉.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经济师,2012 (6):99+101-101.

[2]李芮,黄建军. 影响高校基层党组织对青年教师凝聚力的因素探析[J]. 萍乡学院学报,2015(2):16-19.

[3]伍处文. 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 (12):1-1.

[4]徐桂庭. 《行动计划》让“悬浮”的政策落地生根——专家解读《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8):19-25.

[5]万红慧,左征军,田贵华. 试论高校机关工作人员的全面发展[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61-63.

[责任编辑朱毅然]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Youth Administrative Cadr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y the Party Construction Work

QUHuan-huan

(FujianPreschoolEducationCollege,Fuzhou350001,China)

Abstract: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youth administrative cadr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an important mission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management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building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Taking party building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e paper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ituation of youth administrative cadres of a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n Fujian province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the promo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youth administrative cadr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building a learning party organization, carrying on the thought lead, strengthening talent training top design, boosting professional growth, practicing mass line and helping others get rid of the difficults and so on.

Key words:party construc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youth administrative cadres; construction of cadres

收稿日期:2015-11-30;修回日期:2015-12-18

基金项目: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研究项目(2014CD01)

作者简介:瞿欢欢,女,福建霞浦人,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工作部副部长,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党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D2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70X(2016)06-0136-04

■哲学·政治·法学研究

猜你喜欢
队伍建设党建高职院校
做好四个结合强化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新形势下切实解决国企党建工作弱化虚化问题的思考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