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学策略

2016-07-02 15:40邓红山
学周刊·下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朗读创新教学评价

邓红山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还要培养他们学习的能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促进他们语文思维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在趣味性的课堂上发挥创新思维,多角度、多层面地对知识进行理解,构建新课改过程中的高效教学课堂。

关键词:创新教学;趣味导入;朗读;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0-003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0.020

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场所是在课堂上,在教学中,要让他们有效掌握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主动意识下参与学习和探究。在设计语文教学环节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创新,用新颖的学习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产生探究的欲望,体验课文内容。在创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运用新的教学方式,还要用创新的思想来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一、设计趣味性的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放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创设以人为本的课堂,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能快速地融入课文的情境中,真切地感受课文的内容和情感,提高学习效率。运用趣味性的导入环节,能使小学生的精力快速集中,激发他们的兴趣。在设计导入环节时,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小学生的特点来进行,使他们在新颖有趣的课堂上发挥探究的积极性,深入分析课文内容,掌握教学的重难点,高效地掌握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在设计导入环节时,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学的实效性,还要注重导入形式的创新,让学生被新颖的形式所吸引,激发起探究的欲望,积极地投入学习中。

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实现教学的创新,不仅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融入创新理念,更重要的是构建积极的师生互动,让教学活动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高效进行。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深入到学生的内部,通过和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语文水平,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让课堂教学环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人翁精神,促进他们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在构建创新的课堂教学环节时,教师要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让教学内容集深度和宽度于一体,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在新颖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进行知识探究,拓宽他们的思维面,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创设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还可以创设任务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地探究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还可以创设多媒体情境,使学生在丰富、生动的直观情境中感受课文中的内容,让他们获得更深刻的体验。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摆脱只重形式的教学方法,合理选择教学情境,使课堂教学能真正起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作用。

三、摆脱思维定式,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固定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形成了定式思维,他们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经常是模仿教师的思路进行。在遇到新型题目时,定式思维会影响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使他们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在进行小学语文创新教学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能从多个方面和角度来分析问题,从深度和广度上对问题进行分析,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态,在他们遇到思维障碍时进行及时的引导,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主动探究过程中,他们能快速地构建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深入思考和分析,加深对新知识的掌握,使知识体系不断完善。在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活跃性时,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枯燥的教学方式,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进行教学创新,使课堂教学环节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他们参与和学习的意识。通过积极的学习,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收获能成为他们产生学习内动力的重要促进元素,在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之后,学生能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谈及时,教师要让他们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进行分析,使学生摆脱思维定式,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实现创新、高效的语文教学。

四、师生共同参与教学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

在小学语文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要对教学进行评价。以往的单一的线形评价方式正是“对最有价值的教育意义的忽视”,不仅不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强化教学效果,而且让学生失去一个认识自我和互相学习的机会。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可坚持让学生平等地参与到教学过程和效果的评价中,实行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达到师生共同发展的效果。自评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有针对性地改进不足之处,使学习效率不断提高。集体互评可以弥补自评时的不足,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学会客观地评价别人,欣赏别人的优点,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也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能力。师评则可以作为自评、互补的有效补充,更明确地指出学生应发扬的优点和需努力改进的不足之处。这种三结合的评价方式更客观、更全面,学生乐于参与也乐于接受。此外可组织学生评价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让学生积极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作出评价。通过对教师的评价,让教师及时了解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这些评价有针对性地对教学进行改进,增强教学效果。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需要深刻理解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创设丰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摆脱被动的学习状态,积极地进行知识探究。只有在学生的主动探究中,才能促进他们的思维积极思考,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使课堂教学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进行,构建真正的素质教育课堂。

猜你喜欢
朗读创新教学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课堂细心雕琢,提高教学效能
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与学”的最佳方式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