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高中物理教学

2016-07-02 15:55刘春霞
学周刊·下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学习兴趣高中物理

刘春霞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教师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认清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构建物理高效课堂。本文以高中物理教学的转变为视角,探讨如何适应当前新课改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学习兴趣;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0-005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0.034

改革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基础教育教学关系到素质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决定着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如何推行物理教学改革成为了新课改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探索物理改革的有效手段,是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问题,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信心和兴趣

信心和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保障。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而树立学习的信心是有效学习的动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一味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轻视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的培养,对物理概念和物理定理的讲解推导不够详细,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不清楚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理解模棱两可,慢慢地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情绪低落,物理学习成绩自然不会理想。

因此,教师一定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克服教学和学习困难,加强师生互动交流,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有效的学习方式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高中物理教师要重视学生方法的探索和指导,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进而构建研究型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探索,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把科学的思维方式引入到物理教学中,得到更多的情感体验,在和教师共同探究的过程中学到物理知识,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养成科学发现和探索的应有素养,使原本单调的物理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促进学生积极发现和探究,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在不断探索和发现中让学生认识物理,探究物理,揭开物理科学神秘的面纱,进而掌握科学发现的精髓。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进行实验是科学发现和探索的重要环节,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精神,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增加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物理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首先,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实验的机会,并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有目的地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案,以及需要注意的实验事项,以提高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

其次,教师在设计实验的时候,要合理选择实验方法,构建开放式的实验模式,加强学生之间的物理实验的合作交流,围绕实验要求共同探讨,主动寻求答案和真理。

最后,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谈论实验的可操作性,让学生自主去完成实验设计和得出结论。

四、培养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在以往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只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忽视学生自我接受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怎样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摒弃应试教育思想,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学生的认知需要和情境有很大关系,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形成独立进取的精神。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非常重要,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想法设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和实践,发现事物规律,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主动探究,自主探究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构建开放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学生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教师,一定要充分了解物理学科的特点,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途径。在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情境中,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最佳的情绪状况下获取物理知识。在研究中感悟尝试发现和失败,在评价中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在学习中感受物理学科的迷人魅力。

六、在因材施教的方式上要有断的突破。

新课程改革所遵循的现代教育理念,学生是富有朝气和生命活力的完整的人。他们不是一模一样的标准件,而是一群具有多元智能的人。他们也不是容器式的被动接受体,而是积极的学习主体。因此教师应当立足于每一位学生实际情况,全面把握学生成长的各个要素,因材施教帮助他们扬长避短,要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良好氛围,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另外,应根据学生能力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启动他们每个人的内在动力,引导他们发挥潜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协调发展。

七、评价制度求突破

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是考试,这种评价手段的导向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应建立完善的、易于操作的评价体系,认真研究考试的内容,以及考试的方法,争取做到公平公正,科学合理。传统的考试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压力,把师生都逼上了应试教育的绝路。有效的评价应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既要有书面评价,又要有口头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还可以开展自我评价和学生互动等等。因此,我们要在评价目的、评价方式、评价内容等各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只有这样,物理课堂评价才会发挥应有的功效。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下,教育教学要大胆创新,作为一线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广泛学习,并把新的教学理念贯彻到教学中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努力培养并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使学生形成个性,培养独立自主的良好品质,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人格,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评价机制,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海.导学案课堂模式背景下高中物理概念教学尝试[J].新课程学习:下,2015(3).

[2] 杜荣生.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几点尝试[J].现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2(1).

[责任编辑 金 东]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学习兴趣高中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