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2016-07-02 00:29王占河
学周刊·下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情感培养数学学习

王占河

摘 要: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服务于学生学习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科学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数学学习;情感培养;情感发展;情感倾向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0-015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0.102

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服务于学生学习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教学情境可以贯穿于全课,也可以是课的开始、中间或结束。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需要,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促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进行如下探究。

一、创设导入新课情境

创设使学生在认识上产生矛盾和冲突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求知的心理状态,产生学习的迫切需要,上课伊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解“有理数的乘方”时,教师可以故事导入:古时候,在某个王国里有一位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这个大臣的一个要求。大臣说:“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1格放1粒米,第2格放2粒米,第3格放4粒米,然后是8粒、16粒、32粒,一直到第64格。”“你真傻!就要这么一点米粒!?”国王哈哈大笑。大臣说:“就怕您的国库里没有这么多米!”

教师以此设置问题情境来引入新课,从而发现规律,尝试“以此类推第五个、第六个格子中应放多少米粒”,再列出计算第64个格子中麦粒数的算式。

以此来引入新课,增加了趣味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效果立竿见影,学生立刻就集中注意力。从而使学生在观察思考、尝试、列式中,感受到有学习新知的必要,继而形成稳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依据问题与故事中麦粒放置规律,引发联想,使学生思维迅速活跃了起来,使学生的全部心理活动参与到了这节课的学习中来。

二、创设探究新知情境

教师要善于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探究情境,努力给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和亲身感受、体验的机会,使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提升,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和谐统一。

例如,为了使学生巩固掌握相切两圆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在复习课上我安排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

已知⊙A、⊙B外切,它们的半径分别为1cm、3cm,半径为5cm的⊙C与⊙A、⊙B都相切,请问这样的⊙C一共可以画出几个?

在此以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两圆的位置关系,在认识上已经具备了相切两圆——内切与外切的两种位置关系(图形表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主动探求⊙C的个数(图形想象),显然已经具备了条件。

问题一提出,我发现原先基础较差的学生也在积极地参与,很努力地画着,当他们画出了两个、三个⊙C时,脸上洋溢着成功后的喜悦。而那些尖子生同样有着他们体验的快乐,当他们把画出的第五个、第六个⊙C的方法介绍给大家时,脸上写满了自豪和自信。

三、创设生活问题情境

用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能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把数学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使他们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中,教师可创设情境:“为了迎国庆,百货大楼和人民商场都进行促销活动,其中百货大楼是全场物品打六折销售,而人民商场是实行买两百送一百的活动,请问在标价一样的情况下,到哪家购物更合算?”

问题一出,许多学生觉得这与自己密切相关,于是都主动地思考,然后解决问题。

一个好的情境,能使学生在不经意间学到有用的数学,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求知,不断地尝试探究解决新问题。

四、创设课堂小结情境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新课讲解、课堂练习固然重要,但课堂小结同样不可忽视。如果课堂小结恰到好处,可以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完美。

例如,在讲“垂直于弦的直径”第一课时,课堂小结只有两句话。即:“本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定理(垂径定理),发现了一种方法(作垂直于弦的直径为辅助线来解有关弦的问题)。”这样的小结耐人寻味,只需寥寥数语,就归纳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便于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创设教学情境。比如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直观教学情境;利用类比联想创设知识迁移情境;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自主学习情境;通过游戏或竞赛的方式创设合作交流情境等等,让学生独立观察、比较,主动联想、归纳、类比,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断地去感受、去发现、去交流、去评价,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五、创设教学情境应注意的问题

1.创设的情境要面向全体学生,考虑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2.创设的情境要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世界观。

3.情境创设要体现学科特色,紧扣教学目标和内容,凸现学习重点,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4.情境创设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善于发现、挖掘、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5.创设情境的内容要科学,难易要适度,时机要恰当;要有针对性、目的性,使学生思维清晰;要考虑多样性,追求情境的高效益。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关键,它有利于学生学会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施福涛. 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J]. 教学与管理,2003(8).

[2] 林志成. 初中数学教学问题的设计[J]. 中学教研数学,2005(5).

[责任编辑 金 东]

猜你喜欢
情感培养数学学习
汉语授课对维吾尔族学生数学学习影响的案例分析
数学文化价值观对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浅论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因素的培养
对幼师学生数学学习情感培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