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半农半牧区犏牛冷季暖棚全舍饲育肥试验初报

2016-07-02 05:51张海滨李保明杨润喜文志平杨树猛赵广平尕旦吉
畜牧兽医杂志 2016年1期

张海滨 ,李保明*,赵 君,杨润喜,文志平,杨树猛,赵广平,尕旦吉

(1.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科学研究所,甘肃 合作747000;2.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甘南综合试验站)

畜牧生产

甘南半农半牧区犏牛冷季暖棚全舍饲育肥试验初报

张海滨1,2,李保明1,2*,赵君1,2,杨润喜2,文志平2,杨树猛2,赵广平2,尕旦吉2

(1.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科学研究所,甘肃 合作747000;2.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甘南综合试验站)

摘要:甘南约有犏牛35万头,其中90%以上分布于半农半牧区,我州半农半牧区约有犏牛15万头,主要用于牛肉生产。当地农牧民生产方式以秋后活体出售或放牧加补饲育肥出售。犏牛育肥是当地的主要产业,市场发展潜力较大。为进一步提高当地农牧民经济收入,构建犏牛育肥特色产业,提高犏牛育肥产业的升级换代,探索暖棚全舍饲育肥生产模式,故进行本试验。结果表明:饲喂浓缩饲料的试验一组和以当地饲料为主的试验二组,育肥效果均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从产出投入比来看,该试验比较适合于在当地推广使用,具有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关键词:甘南半农半牧区;犏牛;暖棚全舍饲;育肥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全国主要的八大牧区之一,畜牧业是当地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全州农牧民收入的70%以上来源于畜牧业。自2008年全州实施“一特四化”(把牦牛藏羊为主的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培育成我州战略主导产业,大力推行专业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智能化培训)战略以来,到2013年底全州存栏犏牛约33万头,90%以上分布于18个半农半牧区,其中每年约有15万头犏牛(犏公牛和淘汰母犏牛)育肥出栏上市。当地农牧民一般采用放牧加补饲,耗时费力。由于肥育户少,肥育头数少,不能形成常年短期育肥和规模发展,使该区域犏牛育肥速度放缓,究其原因一是短期常年肥育,一次性投入太大,易受市场肉价影响,风险较大,现一头犏牛购价约6 000~8 000元。二是当地农牧民思想意识不强,虽然有着增加家庭经济收入的强烈意识,但不能积极主动地客观看待当地资源优势,不能及时有效地把资源优势同政府政策与资金扶持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是犏牛育肥那是老传统习惯,没有发展出路,不如外出打工方便快捷。四是短期育肥技术未能在半农半牧区全面推广应用,缺乏典型的育肥致富示范带动作用。为了加快和提升犏牛产业带的发展和科技服务水平,特列本项目。

此项目其目的首先是以犏牛短期肥育技术为支撑,积极引导和扶持肥育犏牛,着力构建犏牛育肥特色优势产业,为犏牛育肥生产向着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方向发展奠定基础。其次是利用肉牛淡旺季销售差价提高农牧民经济收入。其三是为了探索半农半牧区全年暖棚全舍饲肥育生产经营模式。

1材料与方法

1.1项目实施地的选择

经多方多次实地考察调研和筛选,确定项目实施地点为卓尼县阿子滩乡信合养殖合作社。

1.2项目试验点基本状况

卓尼县是我州五个纯牧业县(市)之一,属国列牧业贫困县。阿子滩乡位于卓尼县西北部,是典型的农牧结合区即半农半牧区,距临潭县城2 km。当地平均海拔2 700 m,年均气温2.1~3.9 ℃,≥ 10 ℃积温1 100 ℃,无霜期70 d。年均降水量为540 mm,气候寒冷阴湿。阿子滩乡信合养殖合作社位于乡政府西边约1 km,于2010年10月注册挂牌成立,注册资金68万元,场地占地面积约0.2~0.3 hm2,建有暖棚9座(每座面积大约200 m2),拥有饲草料加工设备3套,饲料贮存间2间约60 m2,饲草贮存3间约90 m2,年种植约饲草1.34 hm2。现饲养犏牛176头,雇用劳工3人,年育肥出栏犏牛100头左右,年收入约15~20万元。

1.3试验材料

试验犏牛的选择和分组

在合作社的犏牛中随机挑选生长发育良好健康、体重相近的犏牛30头,年龄大约在5~6岁左右,组成试验组和对照组,然后进行修蹄、编号、登记、体内外驱虫和常规防疫,单独分圈饲养。试验前一周对犏牛进行适应性饲喂观察。牛进暖棚前对暖棚用3%~5%的碱水,对地面墙壁等的彻底消毒,饲喂中所用的工具用消毒王进行消毒,试验的每座暖棚门前修建石灰池并投放生石灰。

育肥犏牛饲草料配方,配方一:粗饲料(碾扎青稞草60%+麦草20%+脱籽燕麦草10%+豌豆草10%)3 kg +混合精饲料3 kg(育肥牛浓缩饲料30%+玉米70%)。配方二:粗饲料(碾扎青稞草60%+麦草20%+脱籽燕麦草10%+豌豆草10%)3 kg +混合精饲料3 kg(大榨菜籽饼16.1%,玉米53.03%,麸皮29.77%,复合维生素预混料0.1%,食盐1%)。

1.4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4年元月23号开始,进行90 d的暖棚全舍饲育肥试验。试验的两组犏牛饲喂不同的饲料配方,试验一组饲喂饲料配方一,试验二组饲喂饲料配方二。饲喂时间是每天早上9点和下午5点,每头牛每天的饲喂量是混合精料3 kg、粗饲料3 kg,固定饲喂人员定时定量进行饲喂。对照组犏牛要固定专人负责白天放牧和晚上补饲,每晚每头补饲犏牛补饲混合料1.25 kg,其补饲的混合料价格与试验组每天饲喂的粗饲料价格相同。试验犏牛每天下午两点左右饮水一次,饮水要保持干净卫生,水温在0~5 ℃以上。试验牛在试验期每30 d称重一次,共4次(包括开始时的首次称重),称重用每次称重前消毒和校正的电子秤。 暖棚每天在下午两点进行约半至一小时的通风一次 ,通风时应由小到大防止牛的感冒。在整个试验期间定期或不定期的蹲点抽查和检查,进行技术指导和管理检查,确保试验的顺利完成。

2结果与分析

2.1试验结果

经试验数据统计,试验结果见表1。

经检验用了正大浓缩饲料的试验一组犏牛日增重达到517.33 g,明显高于使用了当地饲料配方二组的日增重,差异显著;试验两组犏牛日增重均比对照组犏牛有着极大的提高,差异极显著。

2.2犏牛暖棚全舍饲育肥生产与经济效益(见表2)

表1 犏牛育肥试验结果

表2 犏牛暖棚全舍饲育肥生产与经济效益

说明:表2根据甘南《甘南牦牛育肥技术规程》附录B的格式要求所列的。饲料价格和牛肉价格均以市场价格为准。

3讨论

本项目不论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但试验每头牛日增重较低,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其原因是育肥前20 d,育肥的饲料量每天3 kg比较合适,但在主要的增重期日饲喂量未能增加至5 kg,这是造成此试验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其次,本试验采用预算制,预算经批准后资金再无法追加,这是项目管理经验不足所造成。

3.1此试验可影响一部分年轻人回乡从事犏牛育肥业。3.2此试验犏牛较小,主要是由于黄杂公牛或黑杂公牛与母牦牛杂交产生。故建议政府及农牧部门为适应犏牛肥育,应从外地购进一部分中型肉用种牛。3.3建议政府加大对犏牛育肥的一次性贷款力度。

3.4编写犏牛育肥生产技术规程,协助政府加大对犏牛肥育的宣传。

3.5农村合作社是带动农牧民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是发展农牧村经济收入的新兴实体,是创新农牧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应大力宣传和推广,使农牧民尽快积极地组建农村合作社。

[收稿日期]2015-09-14

[作者简介]张海滨(1979-),男,甘肃临潭人,本科,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科研及技术推广与应用。E-mail:154961214@qq.com。 *[通信作者]李保明(1964-),男,甘肃天水人,高级畜牧师,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和科研工作。E-mail:398537906@qq.com。

[中图分类号]S 815.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6704(2016)01-008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