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身工》和《短歌行》的导学案示例

2016-07-06 21:23于蓓
新课程·上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包身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于蓓

摘 要:《包身工》和《短歌行》分别是新人教版必修一和必修二的课文,这里略述导学案。

关键词:导学案;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上,核心是学生的讨论、展示和点评。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是不需要讲太多内容的,但是学生讨论不等于信马由缰,语文不等于漫无边际地闲聊。学生的认知毕竟有限,老师适当的点拨是必要的。

一、好的导入,给课堂描上色彩

1.情境导入,引学生身临其境

《包身工》所讲述的内容跟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去甚远,如何让学生尽快走进文本进行合作探究,导入显得格外重要。“同学们,当我们坐在教室里,学习文化时;当我们漫步在小路上,听着优美的音乐时;当我们坐在电影院里,欣赏新上映的大片时;当我们在窗明几净的客厅,和家人幸福地交流时,我们不会想到:有一群女孩,她们的生活里没有阳光,没有自由,没有欢乐,只有超负荷的劳动和随时降临的毒打,她们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呢?就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夏衍的《包身工》。”

2.壮美山水,导学生追溯历史

《短歌行》是曹操挥师南下,征讨东吴时所作的一首乐府诗。它通过宴会演唱来表达对贤士的渴慕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针对在这次比赛中很多老师采用唱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或者放曹操“横槊赋诗”的影像资料,并从网络上下载了《滚滚长江东逝水》笛声独奏的Flash。让学生在悠扬的笛声中欣赏东去的大江、碧绿的青山、远去的帆船,并诗意地诵读:“大江东去,英雄早已被流水淘尽;是非成败,闲言早已被文人说尽;只有那山依旧青,水依旧绿和夕阳依旧红。”泛舟江上,焚香品茗,让我们回到那个群雄逐鹿的年代,感受曹孟德率军南下,横槊所赋《短歌行》。

二、好的补充,给课堂点上眼睛

1.画龙点睛,丰富课堂内容

在探究《包身工》导学案中,有这样一道题:粥菜?这是不可能的,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探究作者的情感是如何表达的,有什么效果?)经过展示和点评,学生基本上把反问的手法以及含蓄的表达感情展示出来了。但是受学习资料的影响,学生都说用了“褒词贬用”的手法。笔者及时提问道:“褒词贬用叫什么修辞手法?”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反语。”这样就得到了较为准确的答案。在学生合作探究点评的基础上,利用课件这样显示:

“画龙点睛:

1.反问、反语的手法,含蓄地表达感情。2.“慈祥”的老板提供的粥菜,看起来是为了改善生活,实质上是为了榨取更多的利润。

3.“佳肴”是市场上收集来的菜叶,反衬粥菜难得及质量之差,暗含讽刺意味。

这样既有发散思维又有了逻辑思维。

2.宝刀小试,提升课堂含量

在探究《短歌行》时有这样一个题目:“诗中‘忧字多次出现,你认为作者‘忧的是什么?”经过合作探究,学生基本上说到了生命之忧、人才之忧、天下之忧。到这里似乎达到了教学目的,教师还必须进行补充:“作者开头写生命之忧,忧的是自己韶光易逝,功业未成;也忧时间易逝,贤才易老。他更忧贤才没有及时出现,天下难以统一。本文三忧环环相扣,以生命之忧起兴,重点是贤才之忧,落脚点在天下之忧。”

这样一补充,就能加深学生的理解,使思维更加贯通。

三、好的结尾,给课堂插上翅膀

1.视觉和听觉并用,让学生受到感染

在《包身工》一课结束的时候,可引用一些现代黑砖窑里工人的悲惨生活的图片,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老师进行总结:“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希望我们班出现更多的‘达者,让每一个人都活得有尊严,让每一个人的生存权、劳动权得到尊重,让每一个人的价值都得到实现,让每一个人都活得健康、快乐、幸福!”

课堂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2.历史和现实结合,让学生感受厚重

在《短歌行》的导学案中有这样一个题目:“请以‘曹公,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真情告白,字数200字左右,要写得比较有激情。”学生对这个题目很感兴趣,有的学生喜欢曹操,有的讨厌曹操,有的写出了他在历史上的伟业,有的写出了他在文学史上的贡献。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学生甲写道:“追溯历史,回顾三国,让我想起了您——曹操。年少二十,你镇压黄巾起义,显出你的神武;起兵灭董卓,迎汉献帝于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可见你志在四方;三国多乱,你却能削平群雄,歼灭袁绍袁术,统一北方,彰显你卓越之领袖。‘宁教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流露出你的豪情壮志。你卓越的才能受万人敬仰,处事之凌风让万人臣服。你不愧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学生乙不甘示弱:“‘宁教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何等孤傲,何等霸气;‘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何等气度,何等胸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何等雄心,何等桀骜。有人说你‘乱世之奸雄,而我想对你说:‘曹公,您是一代枭雄,计谋可比孔明,胸怀更胜周郎。在历史的长河中,你永远是一道璀璨的星光。”

学生丙说出了不同的见解:“你虽然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无畏,有统一北方的雄心与胆量,但你缺少胸襟,缺少对生命最起码的尊重。‘宁教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以及你借刀杀杨修等你把生命视如草芥,是一种不人道的行为。人人生而平等,在你那没有丝毫的体现,你的残忍阴险只会让人们都害怕你、远离你,最后背叛你。曹公,我想对您说,和平年代,不需要您。”

教师归纳:“同学们说得很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显示了同学们的文采和独到的见解。”

科研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培训有效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编号:FHB110125)。

编辑 王亚青

猜你喜欢
包身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注重创作技艺 彰显内涵本质
——从写作特色的角度解读夏衍《包身工》
当代语境看“包身工”
自由与权利
阅读教学不能轻视教师的讲
文言文阅读教学应注重探究阅读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一群沉默的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