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学中应注重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培养

2016-07-06 05:29刘一洋
艺术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钢琴教学培养音乐

刘一洋

摘 要:在钢琴教学中,学生通过手脑结合运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钢琴教学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实现对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科学培养。

关键词:钢琴教学;音乐;培养

0 前言

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学生能够在钢琴演奏中平心静气,用心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带来的享受。目前钢琴教学中存在一些不良因素严重影响钢琴教学的效率,因此本文对此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钢琴教学中应注重学生音乐综合能力培养的观点,为提高钢琴教学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1 钢琴教学的现状分析

受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对钢琴教学技能的教授,而忽略了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导致学生缺乏音乐素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主要包括:音乐素养、心理素质、审美能力、合作意识等。而教师却忽略了钢琴教学中学生这些能力的提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教学效率,在钢琴教学中没有开设一些基础音乐文化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仅局限于对钢琴知识的理解与技能的学习,缺乏对音乐文化知识的全面了解,进而影响了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

第二,由于教师只注重学生演奏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学生掌握了专业技能,并在课堂可以将钢琴曲目很好的演奏出来,可一到舞台上就会变得紧张,影响到学生的长远发展。

第三,由于目前部分学生学习钢琴仅仅是为了掌握一项技能更好地就业,其本身对于钢琴的学习缺乏兴趣。针对这部分学生,教师没有正确的引导学生对钢琴进行正确的认识,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导致学生钢琴演奏审美能力欠佳,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质量。

第四,在钢琴教学中由于缺乏合作教学条件,因此合作教学得不到重视,教师忽视了合作教学对学生钢琴学习的积极促进作用,使学生缺乏合作意识。

2 钢琴教学中应注重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培养

2.1 培养学生音乐素养

在钢琴教学中教师除了加强钢琴演奏专业技能的教学指导之外,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培养。[1]因此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通过音乐魅力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使学生意识到钢琴学习的重要意义。

首先,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除了了解钢琴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同时还要使学生了解更多钢琴以外的乐器,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对钢琴的学习。此外教师要使学生掌握钢琴弹奏中的音阶、旋律、和声等专业技能,同时使学生对钢琴音乐的基础知识,对钢琴的特点及钢琴的表演形式等具有深刻的了解,另外,还要对中国其他传统音乐文化进行一定的了解,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综合性音乐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

其次,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要建立在提高学生文化知识素养基础之上,只有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素养,才能够使学生在钢琴学习中,对钢琴演奏各个环节进行深刻的理解,使学生充分掌握钢琴演奏技能。同时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素养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鉴赏能力,使學生对钢琴的认识达到较高的境界,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的钢琴教学活动中来。如,教师应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时间,使学生对更多的音乐艺术文化作品进行学习和了解,实现学生钢琴学习上的进步。

2.2 锻炼学生心理素质

首先,由于钢琴知识较为复杂,在钢琴教学中,学生对繁杂的钢琴演奏及难度较高的钢琴演奏技巧的学习需要大量的实践并且要经过反复的练习,因此,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对钢琴训练及钢琴基础知识的学习要有耐心,同时还要有持之以恒的信心,当在钢琴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能够以正确的心态面对。

其次,教师应培养学生过硬的舞台表演心理素质,使学生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面对各种舞台表演,在表演中发挥正常的钢琴表演能力。例如,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如下的途径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师给学生创设表演机会,将学生带到人群较大的公共场所进行钢琴演奏,激发了学生的表演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时钢琴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创造心理素质的锻炼机会,在学校的运动会和其他活动中为学生争取上台演奏的机会。此外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在钢琴演奏时如何使自己的情绪不受台下观众影响,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临危不乱的演奏状态。

2.3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对钢琴的审美主要来自于心灵与演奏曲目的共鸣,同时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还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对曲目听的同时带着鉴赏的眼光评价,听的过程要对其中的音符和旋律所表达的意义进行理解,对钢琴演奏中的节奏感、音乐感、和声感等进行渗透。[2]学生通过听力和心灵共同感受钢琴演奏的魅力,使学生在钢琴审美中开阔思维、丰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进行《肖邦黑键练习曲》的弹奏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欣赏曲目:首先,体会钢琴演奏时的节奏感和与黑键练习曲的独特性,体会作者的心灵感受。其次体会钢琴曲目的旋律与和声,掌握钢琴曲的表达方式。最后,在听觉中试着感受脚踏的力度。学生在钢琴曲目的鉴赏中对钢琴曲目的弹奏技巧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还指引了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要用心灵去感受钢琴演奏带来的感染力。

2.4 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音乐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其美感要通过合作来展现。钢琴演奏也不例外,在钢琴演奏中同样需要音乐群体使音乐更加完美。钢琴通常下作为舞台音乐的背景,用来为歌唱、舞蹈还有其他一些舞台剧的伴奏,因此钢琴在作为舞台的附属作用时要对舞台的主体起到更好的辅助作用,来辅助舞台的主体进行演奏,不能为了满足自己的表现欲望抢占了舞台主体的位置。[3]

其次,在钢琴演奏自身作为舞台主体时,应注重突出自己的主体性,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将钢琴知识与技能有效地运用到舞台表演中,在演奏过程中使观众通过对钢琴的欣赏达到与钢琴曲目的共鸣,以此提高钢琴的艺术价值。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学生意识到舞台合作的重要意义,只有在舞台表演中把握自己的角色,充分发挥角色任务,使音乐群体进行有效的合作配合才能够使舞台音乐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例如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时,教师可创设音乐合作环境,创设一个音乐合作场景,在音乐合作中有小提琴演奏、钢琴演奏,还有萨克斯演奏等。在演奏过程中,教师安排学生不要顾及其他音乐小组的感受,随意发挥演奏。学生按照教师安排进行演奏,使整个音乐演奏效果差到极点。之后教师再使学生进行合作演奏,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有效的合作,结果令舞台演出效果达到最佳状态。教师将这两种合作效果用视频重播的方式展现给学生,通过两种合作效果的比较,学生充分认识到只有正确的认识合作的重要意义,才能使舞台表演达到最佳效果,实现共赢的局面。[4]

3 结论

在钢琴教学中,注重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培养,能够显著的提高学生钢琴演奏的水平,同时,学生的心理素质、审美能力、合作意识等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为钢琴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助于实现学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付强中.浅谈内心听觉在钢琴演奏中作用和培养方法[J].艺术品鉴.2015(05).

[2] 王东双.浅论钢琴演奏中内心听觉的培养[J].时代教育.2015(14).

[3] 程蕴.内心听觉在钢琴教学中的意义和培养分析[J].艺术教育.2014(04).

[4] 吴旭东.浅谈钢琴弹奏中力的运用与情绪的控制[J].中国教育学刊.2014(S3).

猜你喜欢
钢琴教学培养音乐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