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军开发新装甲车族

2016-07-08 16:35
兵器 2016年6期
关键词:雷达系统

2016年4月,通用动力英国公司为英国陆军研制的Ajax炮塔型装甲车完成了首次实弹射击试验。90年代英美联合的TRACER计划下马后,2010年通用动力以ASCOD2通用底盘战胜BAE系统公司的CV90方案,获得未来快速效应系统(FRES)合同,取代英军从1971年服役的CVR履带式侦察战车族。项目原称“侦察兵”特种车(SV)计划,2015年更名为Ajax。2014年展出首辆预生产原型时,一共计划了6种车型共1010辆,第1批包括骑兵侦察车、PMRS装甲人员输送车、抢修车,第2批有侦察车、指挥控制车和救护车,第3批则包括装120毫米主炮的直接火力车、机动支援和联合火力车,不过只落实了第1批宣布订购589辆,预计2017年开始交付。

美开发多弹一体防空能力

美国陆军间接火力防护能力增量2-拦截(IFPC Inc 2-I)验证计划主要用于抵御无人机、巡航导弹、火箭弹、炮弹和迫击炮弹。配套的多任务发射器(M M L)有15个发射管,可与一体化防空反导作战指挥系统(IBCS)和“哨兵”雷达配合,根据不同威胁发射“毒刺”、“长弓海尔法”和“响尾蛇”等多型导弹。继2016年3月29日和4月1日在白沙靶场的无人机和巡航导弹拦截试验后,MML又于4月4日试射一枚洛-马公司的微型直接碰撞杀伤(M H T K)导弹。MHTK在保持原有撞击杀伤拦截弹的射程、杀伤力和可靠性的同时,长度仅61厘米、发射重量2.2千克,可一管多发。4月7日MML用AIM-9X“响尾蛇”空空导弹击中了一枚巡航导弹靶弹和一架无人机。

以推出无人机防御系统

以色列拉斐尔公司近期将推出“无人机穹顶”系统,用于探测、识别、跟踪和压制无人机。该系统首先用雷达和光电/红外传感器对3000米范围内的无人机威胁进行360度探测和识别,然后对数据进行整合和关联,发送警报,特别是针对恐怖分子用于空袭、侦察和恐吓等活动的小型和微型无人机。对其中判断为具有威胁的无人机,系统可根据C4I程序预设的规则启动自动干预,也可由人员手动控制,在威胁无人机到达拦截区域时,启动射频干扰系统,对其GPS导航信号进行干扰。该系统还具有系统响应时间快,对周边城市环境附带损害最小,能保证友机飞行安全和全天候运行等优势。目前,拉斐尔公司正与巴西当地制造商合作推广,希望该产品能用于2016年里约奥运会。

TACMS将被替代

2016年3月29日,洛-马公司重启了战术导弹系统(TACMS)生产线,使其服役时间再延长10年,并改为单一战斗部,但这种美国陆军唯一的战术地地导弹仍将被代替。陆军的远程精确火力(LRPF)计划将开发一种速度、射程和火力都更好的导弹,仍配备M270多管火箭炮和M142高机动火箭炮,但造价小于20年前服役时的TACMS。除洛-马参与竞标外,雷声公司也提出了新方案。后者利用先进推进技术,射程将从TACMS的300千米增至约500千米,并能在一个发射箱内安装两枚导弹,使发射车的火力翻倍,这比增加单发威力的改进更加有效且经济。雷声还将为它装备更先进的制导系统,包括可能吸收已用于SM-3和SM-6等舰载防空导弹上的一些关键技术。

可行走发电的背包

为了给越来越多的单兵电子装备供电,士兵们的电池负荷已不堪重负,为此美陆军正在研制能量采集突击包(EHAP),试图利用士兵的自然运动发电,减轻单兵负荷和后勤压力,同时腾出更多空间携带食品、水和弹药。EHAP在标准背包上安装了双弹簧框架悬挂系统,利用背包随士兵运动的上下滑动使齿轮传动发电机发电,士兵每行走4827米能发电3瓦,减少电池携行量约0.907千克。如果顺利完成验证,还将开发更轻、更符合人体工学的改进型。美国陆军的“奈特勇士”计划也配备了可穿戴的平面柔性太阳能电池和士兵电力数据系统(ISPDS)电源管理器,与EHAP整合后,可以监视各系统耗电,合理分配能量。

美军改装AH-64E直升机

2016年4月,美国陆军耗资9.226亿美元,由波音为其改装117架AH-64E“卫士阿帕奇”攻击直升机,要求2018年5月前交付。AH-64E以第III批次AH-64D为基础,改进包括通过传动箱升级提升动力,采用新型复合材料桨叶,改进着陆装置和降低作战和维护成本。最大的亮点则是包括AN/APG-78毫米波火控雷达、雷达频率干涉仪、“箭头”目标获取指示瞄具、PNVS飞行员夜视仪、JTRS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在内的航电和座舱管理系统,增加了决策辅助、通过联网指挥无人机、仪表飞行、自我诊断、海上攻击和发射射后不管的雷达制导型“海尔法”空地导弹等能力。自2014年3月交付首批全面投产型以来,该机型将在2025财年前向美国陆军和几个国际客户交付639架,2015年全新机单价2477万美元。

日本在与那国岛部署雷达

2016年3月28日,日本陆上自卫队在钓鱼岛以南约150千米、台湾以东约145千米的与那国岛部署了一座雷达观测站,以提高这片区域的情报收集能力,以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作为一个永久设置,该观测站由150名陆上自卫队员驻守,其雷达和光学传感器将使日本侦察范围扩大约370千米,能覆盖从九州岛最南端的岛屿到冲绳,再延伸至宫古岛的广大海域。近期日本还组建一支600人的部队,加强附近奄美群岛的兵力。根据2013年批准的紧张局势升级应对计划,日本将在第一阶段部署一个快速反应步兵团,下辖一个步兵连、一个迫击炮连和一个机械化战车连,如果敌军夺岛,则进入第二阶段,由海自运送一个两栖旅夺回岛屿。

印度开发定向能武器

目前,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的高能系统与科学中心已成功测试了用于对付无人机的定向能武器,功率10千瓦,作用距离超过792米。该组织的终端弹道研究实验室已为军方完成了该系统的演示验证试验。根据印度官方为期15年的定向能武器“技术展望与能力路线图”,DRDO已开发了多个小型定向能武器系统,包括用于清除地雷和自制爆炸装置的干扰系统、控制密集人群的车载微波系统和压制武装人员的手持激光器等,长期计划还将开发化学氧碘激光器、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并希望用功率25千瓦的激光器从6437米外击毁末段飞行的弹道导弹,以及将定向能武器用于飞机和舰艇。当然,最后一个目标现在还有一定的挑战。

美希望日澳加强两栖力量

2016年4月7日,日本防卫省耗资1.49亿美元采购30辆AAV7A1改进型两栖突击车,预计2017年内完成交付。该车型采用更强的柴油机、传动和悬挂系统。加上此前已采购用于试验的4辆,日本将一共拥有52辆AAV7A1。配合正在采购的17架V-22“鱼鹰”倾转旋翼机和已有的两艘24000吨出云级航母和3艘大隅级两栖运输舰,日本可望将现有的两栖团扩编为一个旅,缺点是部署范围较小,大隅级每艘只能运兵330人。澳军两艘27000吨的堪培拉级两栖运输舰每艘可载1000名士兵和8架直升机,但登陆和夺岛等作战能力不强。这使美国有意通过联合训练演习,促使这两个太平洋最强盟国取长补短,帮助美国稳定地区局势并支持军事上较弱的菲律宾等盟友。

美开发侦察机动导弹的技术

发现、跟踪并摧毁公路机动的核导弹是美军当前最棘手的挑战之一,继先期投入3500万美元后,美国国防部2017财年又为此安排了3990万美元,用于与硅谷的科技风投公司In-Q-Tel合作,开发天基情监侦能力、基于人工智能的地理空间情报能力和发现-锁定-终结-搜集-评估(F3EA)能力并将其融为一体,以便发现机动核导弹,改变战场游戏规则,预计2016年12月验证初步成果。In-Q-Tel将把资金投入可用于地理空间情报的机器学习技术,能加速F3EA瞄准与决策过程的人机协作架构,以及具有先进图像加工能力的深度数据挖掘算法。最终,将不再需要将大量雷达或视频数据下载到地面站,而是由无人机实时探测与识别目标,使打击机动导弹所需的从传感器到武器时间从几小时缩短到几分钟。

俄通过新航天计划

根据2016年3月17日通过的《2016~2025年联邦航天计划》草案。由于经济困难,俄政府十年内的航天经费已从513亿美元降至211亿,前三年每年只有15.8亿,2022年后或再增拨17.4亿。因此草案以保留基础研究,满足本国航天发展最低需要为目标,发展目标包括:优先发展通信和遥感卫星及配套运载火箭,到2025年使这些类型的在轨卫星从49颗增至73颗,新型“联盟”和“安加拉”火箭投入使用,并研制超重型运载火箭;完善科研设施,继续ExoMars联合探火及机器人探月活动;以载人航天支持国际空间站运行至2024年,完成俄罗斯舱段建造,研制新型载人飞船,建设东方港发射场,希望2023年后可用于载人发射。不过,可重复使用火箭的研制推迟至2025年以后,载人登月计划推迟至2030年以后。

日本卫星突然解体

2016年3月26日上午3:40,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与最新发射的“瞳”天文卫星突然失去通信联系。次日,美国战略司令部联合空间作战中心(JSpOC)探测到该卫星附近有5块失联后不久产生的碎片。天文爱好者发现它发出闪光,表明正在异常旋转。2016年2月17日才由H-2A火箭发射的“瞳”最初称Astro-H,重2.7吨,携带有NASA、欧洲航天局和加拿大航天局的仪器,主要用于X射线天文观测,故障发生时仍处在3个月的检查与仪器校准阶段。据JSpOC分析大量数据后认为,该卫星在失联前约6小时解体,但它应该没有与空间碎片碰撞,因而可能是自身问题。3月28日,日本和智利的跟踪站都接收到了该卫星很短暂的信号,但卫星状态仍不明,此后一直在用雷达和望远镜观测它。

DDG1000显示出色隐身性

尽管出于成本考虑上层建筑未能完全实现雷达天线集成目标,2016年3月的海试仍发现:用雷达探测到DDG1000“朱姆沃尔特”号的难度比现役驱逐舰增加了50倍,这还是在该舰升起增加雷达反射截面的角反射器的情况下,如果收起该设备,全舰隐身性能还能进一步提升。由于装有精密的雷达,“朱”号并不担心撞上别的船只,但由于民用船只用雷达探测它时信号太弱,恶劣气象条件或夜间环境甚至无法探测到,比如缅因州渔民劳伦斯就发现长约186米的“朱”号在渔船雷达上只相当于一艘12~15米的渔船,等到接近后会突然吓一跳。其实,角反射器更大的功用还是保密,避免与它国舰只相遇时暴露自身真实隐身性能。

萨博推出新海军雷达

2016年3月21日,拥有“埃里眼”机载预警雷达、“亚瑟王”和“长颈鹿”地面监视雷达等优秀雷达产品的萨博公司在美国首次展示了“海长颈鹿”1X型3坐标有源相控阵雷达。该产品专门针对在美国国土安全体系中日益重要的小型巡逻舰,过去这些舰艇只需对海监视雷达,随着无人机的普及,它们需要空中监视能力。该雷达工作在X波段,俯仰覆盖范围>70度,天线每分钟旋转60圈,探测距离100千米,可360度覆盖也可重点探测某一扇区。它特别突出了增强型低速、缓慢和小型(ELSS)空中目标监视功能,可增强海上巡逻、水面战和反无人机作战的态势感知能力。同时它系统全重不到295千克,无需强制冷却,电力和维修保养要求低,平均故障间隔时间长。

俄试射高超声速反舰导弹

2016年3月15日,俄罗斯从地面发射装置首次试射了速度可达马赫数5~6、射程约402千米的“锆石”高超声速反舰导弹。它将于2022年替代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彼得大帝”号上射程628千米的“花岗岩”超音速反舰导弹,还将装备正在研制的第5代哈斯基级核潜艇。另外,“彼得大帝”号上改装了全新的3S-14多用途垂直发射系统,可发射“锆石”、P-800“缟玛瑙”和“口径”-NK三种反舰导弹。“缟玛瑙”和“口径”-NK也有超声速能力,但都很可能将被“锆石”取代。不过“锆石”主要靠速度增强突防能力,射程还不如“花岗岩”,更不如“口径”-NK的4000千米。目前世界速度最快的现役反舰巡航导弹是基于P-800“缟玛瑙”开发的“布拉

莫斯”(马赫数2.8~3)。

美军开发潜射无人机

美海军2017财年预算案中,出现一种可从核潜艇上发射的“黑翼”微型无人机。这种低成本机型平时储存在潜艇声学诱饵发射管内,每艘可携带150套,并能与潜艇的作战控制系统集成,极为适于在“反介入/区域拒止”环境中使用。在超过一小时的续航时间内,可通过OE-538潜艇天线与潜艇通信,如果沿同一航线陆续发射多架,还能形成通信中继接力,使潜艇既保持隐蔽又增强态势感知能力。该机也是始于2013年的潜艇支援下的反移动目标无人机先进武器(AWESUM)计划的一部分,可通过16号数据链为特种部队和作战飞机提供目标信息,实现超视距第三方打击。如果武器化,它还能使潜艇形成近距空中支援和自卫能力。

美海军研制水下潜伏无人机

针对DARPA的深海沉浮有效载荷项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正在开发耐腐蚀空中隐蔽无人航海系统无人机。它结合了无人潜航器和无人机的优点,可装在容器或和水下无人艇中休眠于水下数月,包括高风险的近海和沿岸环境,在收到指令时上浮发射,借助灵活的有效载荷执行布雷或登陆前侦察等任务,因其低成本可一次性消耗。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原型开发和测试,其同时适应腐蚀/高压的水下环境和空中环境的耐腐蚀轻型复合材料机体采用3D打印技术完成,减少了部件数量、重量和接缝,以助于防水。敏感组件密封于一个干式压力容器中,暴露在海水中的发动机则采用了商用防护涂料,经两个月海水浸泡而无腐蚀。

以试射新型反舰导弹

2016年3月,有报道称以色列海军从一艘“萨尔”-5轻型护卫舰上成功试射了一型反舰导弹。由于从试验视频中可以看出它与同时试射的RGM-84D“鱼叉”导弹相比更长,速度更快,还可能装有冲压发动机,外界认为这是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IAI)为本国海军研制的一种反舰导弹,显然追求超声速巡航能力和更远的射程。以军长期装备的“迦伯列”导弹以“迦伯列”-3为最新型号,但有消息称IAI正在秘密研发更先进型号,并可能配备“剪嘴鸥”海上战斗直升机。一个证据是以军至今未引进“鱼叉”的最新型号第II批次RGM-84L。这种新型号或称为“迦伯列”-5,据说这种导弹采用先进的主动雷达导引头,抗电子干扰和反拦截能力很强,擅长近海作战。

A-10替代者并非F-35

虽然F-35战斗机可能取代A-10攻击机,但在已掌握制空权的空域用这种隐身战机执行常规近距空中支援任务太过奢侈,采购一种介于A-10和F-35之间的机型更合理。为此美空军将于2016年春正式评审近距空中支援需求草案,可望秋季纳入五年预算。目前考虑的选项包括采购现成的机型、维持A-10攻击机继续服役,以及用其他飞机取代A-10。第一个选项的候选机型包括巴西“超级巨嘴鸟”、美国比奇AT-6和德事隆“蝎子”、意大利M-346和韩国T-50,前两种是涡轮螺桨攻击机,后三种是喷气式轻型教练/攻击机。美国空军也为AT-X下一代教练机项目预留了部分发展轻型攻击型的资金。虽然肯定成本更高,但美国空军2015年8月也表示了开发全新A-X攻击机的意愿。

美军合并无人机平台

美国空军的RQ-4A“全球鹰”和美国海军的MQ-4C“特里同”无人机都是诺-格公司开发的情监侦平台,采用相同的机体,外形完全相同,最大起飞重量同为14628千克,最大飞行高度1.8万米,都采用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发动机,只是由于有效载荷和任务不同,“全球鹰”的航程为22779千米,高于“特里同”的15186千米。“全球鹰”需要3名地勤人员,“特里同”则配备了4名地勤。另外,“特里同”专为海上任务设计,“全球鹰”则为高空飞行采取了防冰、防鸟撞和防雷击措施,并配备了与其它飞机保持安全距离的避撞雷达。在控制和数据处理方面,两种机型也基本相同。因此,在预算日益紧张的今天,美国军方高层再次有人提出将两个型号合二为一的设想。

美开发空射无人机

根据2016年3月美国国防部公布的视频,2015年6月一架F-16战机在阿拉斯加州某空军基地上空以692千米/小时的速度,试验了从干扰弹撒布器中成群投放Perdix微型无人机。后者大小不及iPhone 6 Plus手机,重量仅0.45千克,发射后利用减速伞帮助打开折叠翼自主飞行。Perdix无人机由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设计,采用凯芙拉、碳纤维等材料3D打印而成,并应用了锂电池等常见电子部件。2014年,国防部战略能力办公室开始对其进行试验,借助蜂群活动和通信能力,它可用于低成本监视和应对空空/地空导弹的诱饵。目前的微型空射诱饵弹每枚单价30万美元,但采用干扰弹撒布器发射的Perdix两年的试验成本仅2000万美元。经过2016年继续试验后,该微型无人机可望普遍装备F-16战机。

FVL首先攻关发动机

美国陆军准备用未来垂直起降(FVL)计划替代UH-60、AH-64、CH-47和OH-58等四种直升机,包括共享通用部件的四种不同尺寸机型。2016年晚些时候,美国陆军投资100亿美元的改进发动机计划(ITEP)将进入技术成熟阶段,2027年全面投产后最终可能采购6215台。该项目将开发功率2206.5千瓦级的涡轴发动机,既用于AH-64E和UH-60M换发,也用于FVL的轻型攻击/侦察型,竞争者包括通用电气的GE3000、普·惠和霍尼韦尔合资的HPW3000。瞄准FVL中型机的贝尔V-280“英勇”倾转旋翼原型机和和西科斯基/波音SB-1“挑衅”验证机分别采用CH-53的T64-419和CH-47的T55发动机,均近3677千瓦,定于2017年首飞。

俄军机增加导弹对抗能力

自卫系统一直是俄罗斯直升机的弱项,目前俄罗斯技术集团下属的无线电电子技术集团(KRET)已开发出“总统S”直升机自卫防御系统,正集成到俄部分军用直升机上,使其能抵御空空导弹和单兵防空导弹的攻击。该系统包括一台激光告警器、紫外告警器、光电对抗系统、干扰弹撒布器及其控制系统,能在导弹来袭时发出警告并采取相应对抗措施。2016年俄将先在一家国外客户的米-171Sh上完成试验,年内将交付12架装有该系统的米-171Sh、米-17V5和米-26T2,2017年还将陆续安装到米-28NE和卡-52攻击直升机上。同时,KRET也已经为包括苏-34在内的战斗机上普遍安装“希比内”电子对抗吊舱,这种翼尖安装的吊舱也用于提供敌方预警机探测和空空/地空导弹来袭的告警和干扰能力。

美军研究主动旋翼抗弹力

连续后缘襟翼(CTEF)是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为未来垂直起降(FVL)计划准备的部件级技术,它能单独控制每一片旋翼桨叶,从而降低噪音、减少振动、提升旋翼叶片性能和飞行控制能力,但其生存力也受到关注。因为它控制襟翼动作的不是常见的作动器,而是能通过不同电流改变形状的电致作动器,受损时容易短路,导致作动器得不到电能。为此ARL的生存性/杀伤力分析小组为每个作动器单独配备了与电源串联的小型保险熔断器。2016年1月,该小组对一个展长2.1米、弦长25.4厘米、后缘装有1.22米长的CTEF的旋翼叶片发射了3发代表典型地面火力的弹药,以了解战场火力对CTEF叶片结构完整性及FVL飞行性能的影响。

猜你喜欢
雷达系统
一种无人机缓冲系统
品“助读系统”之妙
隐形飞机哪里躲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卡尔曼滤波在雷达目标跟踪中的应用
卡尔曼滤波在雷达目标跟踪中的应用
班上的“小雷达”
见“多”不怪的多星系统
APG—83开始在F—16V上进行飞行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