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笔人物重彩画中色彩

2016-07-11 10:39刘爰西安文理学院艺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00
人间 2016年16期
关键词:人物画

刘爰(西安文理学院艺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浅析工笔人物重彩画中色彩

刘爰
(西安文理学院艺术学院,陕西 西安710000)

摘要:在我国古代工笔人物重彩画是极其常见的一种绘画形式,同时伴随着长期的发展改进,重彩画逐渐产生了符合自身艺术气质的特色及风格,可以说时至今日,我国古代工笔人物重彩画对我国文化领域的影响力依据不减,人们在惊叹这些画作艺术魅力的同时,也不断加强了对其色彩运用的研究。而本文旨在论述重彩画中色彩的运用,以期为促进重彩画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笔重彩;人物画;色彩特点

现阶段,工笔人物重彩画在我国各大院校美术专业国画课程中最重要的一门课程,而要熟练掌握这种绘画技术,必须学习传统线描、设色技法、审美法则等各方面的学习领悟以及灵活运用,同时学习和掌握重彩画创作技巧的优劣,更会对学生专业发展产生影响,可见研究重彩画色彩运用至关重要。

一、工笔人物重彩画的特点

(一)稚拙的自然性。

由于在长期的社会生活过程中人们经常接触自然色彩,于是受到自然色彩影响的作用下,人们更倾向于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及习惯对不同色彩进行自发地使用,而随着人类视觉机能和心理的进一步沉淀,更让人们越来越热爱纯色,可以说这也完全符合当地人的审美观念,其实观察我国现存的古人重彩画作品不难发现其中有着强烈的自然色气息。例如:《虢国夫人游春图·唐·张萱》这副工笔人物重彩画中色彩非常鲜明的一部分,其同时展现了强烈对比和画作整体性,张萱在对人物面部发髻等细节性部分均采用本色呈现,或以事物原本色调为基础进行润色,比如画面中作为同类事物的“马”,因“马”的颜色本就存在差异性,因此润色时也非常明显地体现出了该差异,仔细观察就能够发现微妙的颜色变化,即“马”是选用了不同的颜色,同时还能发现为了让“马”呈现不同的纹路,张萱还在该基础上大量使用了墨色和技巧,最终才是的画作展现出勃勃生机和自然气息来。

(二)强烈的装饰性。

重彩画的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大量的使用纯正色相,在颜色之间的划分上多采用的是墨线或者是金线作为重要的分界,这样就使得各个颜色之间都会形成十分强烈的反差,金线的使用本身就会体现出非常好的视觉效果,同时每个局部都是画作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部分虽然颜色不同,但是它们对于整个画面的控制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重彩画以大量使用纯正色相为主要特征,对颜色的划分多以墨线或金线为重要分界,这就造成各种颜色间的强烈反差,使用金线原本就能体现良好视觉效果,而每个局部作为组成画作的重要部分,虽然由不同颜色构成,但却能起到控制整体画面的关键作用。例如:《敦煌壁画》正是因为对整体画面色彩的把握作品色彩才能非常鲜明,观察整个壁画不难发现,色彩间通过补色、色相和冷暖等各方面的对比,不但局部色彩对比强烈,色彩装饰性效果也得到了增强,如红与绿、蓝与橙的补色对比,金黄与蓝紫的局部对比,黑与白的变色后对比等,既形成强烈的对比风格,使得观赏者一眼就能在最大程度上感受到画面整体的律动感,同时也更好地装饰了画面,使得画面表现的主体更加突出直观,人们往往只需一眼就能进行深刻的记忆。

二、工笔人物重彩画整体色调

(一)色调的统一性。

要保证整体画面的色调保持一致,就必须精准地把握色彩整体走势,在创作重彩画的过程中,每个部分的色彩运用都是富有个性的,因此色彩倾向方面非常明显,在实际限定过程中每部分色彩都有其自身特色,能够让人们产生鲜明的视觉感受,使其体会到画作活泼或庄重的形象,所以创作期间各种色彩的运用、色彩面积的界定和不同色彩位置关系的安排将直接影响画作整体呈现效果,这就要求创作者必须具备较强的创作力和掌控力,才能避免整个画面发生乌七八糟的情况,让观赏者产生良好视觉感受,为此创作者在创作重彩画的时候,要保证敏锐的色彩捕捉能力,合理搭配各种色彩使之形成和谐的统一体,方可充分展现出画作的神韵。

(二)色彩的广泛性。

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极大的丰富了现代重彩画使用颜料种类,也彻底打破了传统重彩画色调单一的狼狈局面,尽管既往重彩画使用颜色数量较少,但随着对国外先进技术的不断引进和国内研发力度的加大,已逐渐实现重彩画使用颜色数量与种类的增加,而创作者也可以通过把握自身感受及画面需要,合理选择颜料的粗细、深浅、冷暖,再加上现代化原料如丙烯、水彩等的应用,纷纷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创作便利和自由,更促进了画面色彩效果得到了增强,虽然如此,但创作者仍要以中国工笔人物重彩画色彩使用特点为创作重心,加强对传统绘画技法的传承。

三、结束语

设置应用色彩是创作工笔人物重彩画最关键的环节因素,创作者应充分结合古人积累的宝贵经验,并重视色调的广泛性、统一性,以及强烈笨拙的装饰性和自然性原则,才能真正确保作品的质量与效果,通过协调组合促进不同色彩融合为整体。

参考文献:

[1]栾剑.我国现代工笔重彩画中的色彩运用[J].艺术评论,2014,(12):122-125.

[2]郎琦.关于工笔人物重彩画中色彩的研究[J].赤子,2015,(3):48-48.

[3]权益,杜少康.浅谈中国工笔重彩人物画中的色彩因素[J].青春岁月,2013,(17):81-80.

中图分类号:J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200-01

作者简介:刘爰(1978-),女,汉族,陕西府谷人,讲师,硕士,现任西安文理学院艺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中国画。

猜你喜欢
人物画
国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何家英人物画的愁绪之美
由“象”达“意”——唐代人物画设色方式探究
中国水墨人物画的自省与自觉——从方增先的《祭天》谈起
钟磬共振 大写开怀——张宜的人物画
谈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写意性
李湘《红楼梦》人物画选
王绪阳孙中山人物画作品选
张翔洲中国人物画
韩伍古代人物画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