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举新媒体环境下编码解码构成的流通现象

2016-07-11 10:39王伟伟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人间 2016年16期
关键词:解码弹幕微博

王伟伟(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试举新媒体环境下编码解码构成的流通现象

王伟伟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610000)

摘要:20世纪70年代斯图亚特·霍尔提出了编码/解码理论,强调受众对于媒体(编码者)所传递信息的主动、积极的态度,新媒体环境下,受众作为解码者与编码者之间的互动因为媒介技术的发展变得更加便捷,受众解码之后的反馈重新进入编码环节,构成了一个媒介生产的大“流 ”。文章从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出发,通过举例试图分析在当今互动媒介技术下编码与解码所形成的信息生产大流通现象。

关键词:编码;解码;奔跑吧兄弟;微博;弹幕

一、引言

霍尔的代表之作《编码/解码》集中体现了其继承与创新并存的思想特征 。媒介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受众不再仅仅是能动地反映编码者所传递的意义,受众依托互动的媒介技术可以将自己的解码参与到媒介的编码中。大众媒介也在不断依靠媒介技术与受众展开互动,在分众化的今天他们鼓励受众积极解码,并且将解码信息在编码中得以呈现,从而俘获受众的注意力,增加受众与媒介的粘连度,本文从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出发,通过举例试图分析在当今互动媒介技术下编码与解码所形成的信息生产大流通现象。

二、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伴随着电子媒介在美国的发展,在当代传播学界占据主导地位的美国传播学人对媒介权力和大众的关系产生了悲观看法,他们认为,媒介与受众的关系是一种机械的模式,媒介把信息直接注射给每个分散的、被动的原子式的受众个体,这就是传播学中早期的“魔弹论”。

20世纪40-50年代以阿多诺、霍克海默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进行了探讨,他们提出的“文化工业”的观点认为大众文化的生产正如工业生产的流水线,大众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这类似于传播学早期的枪弹论模式。而霍尔在他的编码-解码理论中却反驳了他们的观点,认为受众不只是被动的接收者,他们对信息的接受有一定的自主解读能力。在文中他认为,传统传播学研究的问题过多集中于信息交流层面,而且没有形成一种将不同环节视为复杂关系结构的整体概念,霍尔将传播过程与马克思主义的商品生产观相结合,提出了传播是一个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和再生产的主导的复杂结构,四个环节相互合接合,但他们又各自保持独立。其中再生产的过程是指受众对信息进行解读后,其反馈给编码者,对其产生影响,进而成为下次编码的潜在使用文本,这个环节将传播过程连接成了一个动态的系统。

三、受众解码置入电视编码--以浙江卫视《跑男来了》为例

《奔跑吧,兄弟》于10月10日接棒浙江卫视王牌节目《中国好声音》正式开播,节目由七位主持人邓超、王祖蓝、王宝强、李晨、Angelababy、陈赫、郑恺,每集有不同的嘉宾加盟。10月24日开播的《跑男来了》是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的延伸节目,两位主持人室内主持,主要播出《跑男来了》里面的未播出花絮,而且搜集观众对跑男团成员的提出的问题,实地采访。

例如观众在看完第一期节目后,提问郑恺“第二次被金钟国抓住时,心里在想什么”,观众会在《跑男来了》里听到节目组对郑恺的采访以及他本人的回答。受众在观看过节目后通过微博、微信等形式参与到节目的讨论中去,把自己观看完节目之后想向某个跑男成员提问的问题提出来,就有可能被节目组选定,出现在《跑男来了》针对跑男兄弟团提问的问题里。在《编码/解码》的第一段 ,霍尔将从生产到消费到再生产的 电视生产全过程曾使用“一个连续往复的循环(acontinuous circuit) 的概念来形容,这与编码、解码的思路是一致的。在营建传一受模式的过程中,只有构成动态循环,受众才有机会前置于传播者,影响到下次的编码。

四、新媒体环境下多层编码解码的信息呈现---以微博为例

霍尔认为编码和解码始终保持一个适中得当的度, 编码的内容不是完全封闭的,也不是完全自由的,它始终保持在一个半封闭半开放的状态来提供给受众一定的解读空间,新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进入我们的生活中,其提供了新的平台, 这样的平台更有利于广大受众发表自己的观点,而编码、解码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瞬间完成的。但是微博这样新媒体平台的出现使得解码后的信息表达从渠道、反馈速度上都有了一定的扩展和提升。在这样的媒体环境下,编码者都可以很快地收集到来自受众的解码反馈情况,而后根据反馈调整编码内容进行“再生产”以供新的传播。例如我们在看某个人的微博时,他发送的微博可能会被他人所评论、转发、点赞。当我们点开他的微博评论观看时我们无疑是在看他人对这条微博信息的解码,他人的点赞、转发数量无疑也是现在新媒体技术所向我们展示的他人的一种特殊解码形式,而最终呈现给我们的这种微博信息是经过多层的编码解码后得以实现的。

如图二是黄健翔发出的一条微博,这是他转发的贺伟的微博,在贺炜微博信息的编码中我们看到他提到了黄健翔,于是黄健翔附上自己对贺炜微博的解码—“说来就来”,黄健翔对贺炜微博的信息转发以及自己的回答又共同构成了他这条信息的编码。并且右下方有贺炜粉丝的转发、点赞、评论内容数量,微博正下方往下拉会有黄健翔粉丝的评论。粉丝的解码信息此刻又在黄健翔的微博中以编码信息的形式呈现,所以在这一条短短的转发微博中,我们可以看到贺炜的编码,黄健翔的解码编码,贺炜粉丝的解码,黄健翔粉丝的编码解码。所以这条微博的呈现包含了多层的编码解码意义。我们也可以看到编码与解码之间的流通。对受众而言,解码反馈的便捷他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到传播的过程中来。新媒体的发展扩展了传-受双方的交流平台,使得反馈-回应的时间缩短,这样的交流扭转了传统意义上传-受双方的权力结构,使得受众处在一个与传播者更平等的位置上参与传播, 而且由于其解码内容会成为解码者再次编码的潜在文本,所以他们还可能成为内容的提供者。

五、弹幕技术下受众评论的编码展现

“弹幕视频”即带有“弹幕”的视频。网友的评论内容与视频内容一道呈现在画面上,观众可以一边欣赏视频一边看网友们的吐槽。和我们熟知的视频网站不同,网友们可以一边看视频一边同步发表评论,即所谓的“即时吐槽”。视频中评论以飞行形式横穿屏幕,当某部视频有很多评论时就会产生如同无数导弹飞过的效果,这种现象也被称作“弹幕”。

如下图,人们在“爱奇艺”网站上观看《奔跑吧兄弟》,可以利用网站的弹幕技术,将自己对节目中某处的评论以弹幕形式出现在屏幕中,其他受众还可以根据你的评论与你展开互动。如有受众听到节目中跑男兄弟们斗舞时播放的音乐,发表“这不是我男神EXO的咆哮吗?”的评论,看到陈赫贪玩吃冰淇淋,李晨不予理会走开,发表“赫宝宝,晨妈妈生气了”的评论。有的电视剧在开播的第一天会请来饰演剧中男女主角的明星在视频网站上与受众弹幕互动,增加大家的编码热情,以提升电视剧的关注度。例如腾讯网在《武媚娘传奇》首播当天,范冰冰与网友进行弹幕互动,掀起弹幕高潮。

结语:文章从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出发,他认为流通和接受在电视传播中实际就是生产过程的“环节”,并通过许多歪曲的和结构的“反馈”再次融入生产过程本身。解码信息可以通过流通再次进入编码过程,本文通过举例,尝试在当今的媒介环境中分析编码与解码的这种流通现象,通过分析得知在如今新媒体环境下,传—受双方的交流平台得到扩展,反馈—回应的时间缩短。这样的交流扭转了传统意义上传-受双方的权力结构,使得受众处在一个与传播者更平等的位置上参与编码。

参考文献:

[1]霍尔斯.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M].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3

[2][3][5]黄鑫《新的博弈——再读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新闻传播》2013年第 4期

[3]陈力丹林羽丰:继承与创新,研读斯图亚特 ·霍尔代表作 《编码/解码》《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4年 第 8期

[4]《编码/解码》 罗钢、刘向愚主编、王广州翻译 《文化研究读本》(2000年)

中图分类号:G2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180-02

作者简介:王伟伟(1989.11-),女,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传播及体育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解码弹幕微博
文化解码
解码eUCP2.0
文化 解码
文明 解码
搞笑弹幕一箩筐
拜托了,弹幕君
当四大名著遇上弹幕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重大突发事件中微博之力不微
神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