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绿色教育品牌 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2016-07-11 09:15
中国科技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昆山市生态园校本

“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School of Distinction Award)由英特尔公司在美国设立,奖励在科学和数学教育方面有出色成绩的美国中小学校。为引进全球优质教育资源,完善创新人才培养环境,自2010年第25届创新大赛开始,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与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合作开展“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评选活动,每年选拔和奖励10所在科学教育中有出色成绩的中小学校,并在全国创新大赛终评期间颁奖。获得创新大赛“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除获得奖金奖励外,还将获得由全国创新大赛组委会提供的科技教育培训、教师交流和科普活动观摩等机会。本期介绍的是2015年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江苏省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校。

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校,是首批江苏省实验小学,有近60年的办学历史,占地面积60亩,现有79个班,在校学生4029人,在职教职工208人。

学校在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认真总结了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开展科技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提出了“绿色教育”的办学特色,即把科技教育、环境教育、劳技教育有机整合在一起,丰富科技教育的内涵。通过10多年的努力,学校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绿色教育的办学特色日益鲜明,先后荣获全国科技教育创新十佳学校、全国宋庆龄少年儿童科技发明示范基地、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国际生态学校、全国绿色学校、全国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单位、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江苏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等称号。

培养骨干教师

学校采用“上挂、中联”的办法培养科技教育骨干教师。“上挂”就是同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共建关系,利用他们的师资力量,通过拜师结对的活动,加速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中联”是学校同地方企业、种养殖专业户、科技部门取得联系,利用他们的场地、设施进行有关科学实验,培养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经过多年培养,学校已形成了一支有科技教育特长的骨干教师队伍,如谈琴芳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江苏省小学劳技特级教师”,金喆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朱青、张锦、张秀慧等10多名教师评为“江苏省优秀科技辅导员”。到目前为止,城北中心小学校科技教育骨干教师有苏州市名教师2名、苏州市学科带头人2名、昆山市学科带头人5名、昆山市教学能手4名、昆山市教学能手3名、昆山市教坛新秀3名。这些骨干教师为学校特色教育深入持久地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建设特色基地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必须要有学生的实践基地。建设好科技教育实践基地,能确保学校特色教育的顺利进行。

1997年,学校自筹资金23万元,在校内西南侧建起了占地面积为18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50平方米的科技教育实践基地“生态园”,主要用于养殖,温室大棚种植,蔬菜、花卉、果树、瓜果及禽畜良种引入。2000年,学校又投入10万元,购置了9组金工、木工、烹饪、缝纫、工艺、洗涤等多功能科技实践操作台,安装了太阳能、风能互补路灯2盏,开挖了沼气池。2012年,镇政府投入130万元改造生态园,使生态园的面积达到2600平方米,原有的活动室改建成小木屋,原有的气象观测设备更换为DZZ4型自动气象设备,实现常规气象信息的自动记录和采集。2014年,在昆山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投入80万元把生态园内的塑料温室改为智能化玻璃温室,金鱼养殖池改为智能化生态养殖池。

学校根据生态园的设施设备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精心布局,让孩子们拥有田园情结,离乡不离土,“和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对稻梁粟麦黍稷下功夫”,力求让生态园成为学生科学实践活动的乐园。生态园的建成,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实践平台。学生的研究项目13次入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全国青少年生物百项竞赛,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3项。在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33个项目获一等奖,2个项目获苏州市市长奖,7个项目获昆山市市长奖。

开发校本课程

学校以“绿色教育”理念为指导,在科技教育实施过程中着力校本课程建设。首先,在学科教学中挖掘科技教育资源,开展课程研究。利用学科资源,把与科技教育有关的内容,进行集体研究和教学交流。学校校本教材的特色,凸显田园式的探究活动,让孩子们摸着土地成长。近10年来,学校自编了《绿色家园》、《绿之园》、《我的科学小实验》、《我的低碳生活》、《我的健康生活》、《我与气象》、《我的绿色氧吧》等校本教材,内容包括气象、生命科学、高新科技、环境保护、基础技术和低碳生活等,丰富了科技教育内涵。校本教材充分体现了科学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在苏州市中小学校本教材评比中,《我的低碳生活》、《我的健康生活》被评为一等奖。

学校把校本课程的教学工作列入教师教学教育考核之中,并与年度绩效工作挂钩。每学期举行校本教材会教活动,把校本课程的教学落到实处。利用上级有关部门来校举办交流会、观摩活动的机会,让教师展示校本教学成果。20122015年,学校教师6次在面向省、苏州市举办的教学观摩和经验交流会上进行现场展示,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

开展科技活动

“绿之芽”科普活动。“绿之芽”科普讲坛,邀请各类专家学者来校为学生作讲座,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学习书本以外的科学知识;“绿之芽”小手拉大手活动,把科普知识渗透到每个家庭;“绿之芽”少年邮局,在集邮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绿之芽”气象站,学习气象观测、数据收集和气象信息播报能力。

“绿之园”实践活动。“绿之园”小课题研究活动,依托学校“星火生态园”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绿之园”开心农场,吸引很多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种植、养殖活动;“绿之园”小小陶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绿之园”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走进高新企业,参与各类科技实践活动。

“绿之艺”校园科技节。开展科技创意、科学幻想画、科技小制作、科普演讲、科普讲座、科普小报、科技实践现场比赛、邮票设计、环保服装制作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学实践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学校特色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付出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20多年来,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校换了4任校长,但是狠抓特色建设的信心没有动摇,思路没有改变,要求没有降低,从特色项目、学校特色到特色学校,一如既往,竭尽全力,从而使特色更为鲜明,亮点更为耀眼。

作为昆山最大的公办小学,该校早在1995年就被评为“全国农村中小学课外科技‘小星火计划活动先进集体”。2008年该校把科技、环境教育有机整合在一起,提出以环境科技为核心的“绿色教育”,井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学校建筑物、文化景点、教室、办公楼的环境布置,整体规划,以人为本,创设绿色文化环境。开展“绿”字系列科普活动,强调让每一个生命都能舒展成长,以人为本,满足各类学生的个性需求,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该校的科技教育发挥课程的主阵地作用,科学类课程和科技活动课程化,强调多学科渗透,科技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在课内外有效融合,通过长效、常态的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该校科技活动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创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开设各类兴趣活动组。强化评价激励机制,每学期评定各类学生科技荣誉称号,让学生持久保持参加科技活动的兴趣。通过普及型科技活动,筛选有潜质的学生组建各类科技兴趣小组,参加各级各类科技比赛。建立辅导教师和学生的奖励制度,对各类各级获奖的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表扬和奖励。

该校一手抓课堂教育,努力打造低耗、高效的课堂教育模式一手抓课外活动,把“学会创新”融入到课外活动中。在各级各类科技竞赛活动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苏州地区发挥了示范辐射作用,学校的办学特色得到不断提升。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评委会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评委会供稿)

猜你喜欢
昆山市生态园校本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创建人文生态园
新课改下昆山市初中体育课学习倦怠现状调查及分析
昆山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调查与问题对策研究
昆山市耕地质量现状及提升对策
玩水上步行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