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和英国全民公决

2016-07-11 19:21雨果·德罗孔(HugoDrochon)
南风窗 2016年14期
关键词:俾斯麦尼采战争

雨果·德罗孔(Hugo+Drochon)

将尼采的概念铭记在心,英国选民就有可能认识到,他们在6月23日所要回答的真正问题是—要支持微不足道和代表分歧的权力政治呢,还是支持伟大高贵的统一政治。

恐怖袭击,宗教和种族少数群体紧张,极端政党支持率日增,南北分歧加大,强大的德国总理,扩张领土范围的进击的俄罗斯,卷入遥远的战争、自问是否应该与欧洲大陆决裂的英国,诞生于一系列灾难性国际战争的年轻的政治秩序可能分崩离析。

今天,欧洲面临的问题清单很长,但并非前所未有。事实上,从许多角度,现在的情况像极了俾斯麦的德国。

当时,在一系列流血战争(最近一次是与法国)和刺杀之后,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国力图面对崛起的激进社会主义政党,要保持国家稳定,但令人担心的是南方天主教少数派可能威胁到这个新帝国的统一,德国被夹在帝国主义俄国和卧薪尝胆的法国之间。与此同时,英国陷入了亚洲和中东的军事冒险。

如今,欧洲面临着自身未来的艰难问题,一个例子便是英国的欧盟成员资格全民公决。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许19世纪末的德国经验大有裨益。果真如此的话,对于这一经验—以及我们自身—恐怕没有比弗雷德里希·尼采更好的指导了。尼采是他所在的时代最有洞察力的思想家。

尼采是俾斯麦在德国统一中所采取的“铁血”权力政治的最可怕的批评家。他在名著《道德谱系学》(On the Genealogy of Morality)猛烈抨击“奴隶道德”,后来把俾斯麦政权视作其中一个例子。尼采说,奴隶道德是“低级”道德方法,只注重减少痛苦。

尼采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在普法战争期间,他志愿参军,担任骑兵队长。尽管一次摔伤让他上不了战场,但他仍然担任了卫生员—并且获得了关于战争伤害的第一手经验。在尼采看来,从这场战争中崛起的军国主义德国已经与其最初的道德使命南辕北辙。

在《超越善恶》(Beyond Good and Evil)中,尼采更进一步探索了超政治体系—基于超越简单的“好”与“坏”的概念、从高尚和力量的立场发展价值的“主人道德”—应该是怎样的。他构想了一个统一的欧洲,由泛欧洲文化精英领导,他们不注重堂皇,而注重新欧洲文化的发展。

尼采指出,只有通过统一,欧洲大陆才能在世界事务上发出强音,在当时,这意味着在与大英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的战略“大博弈”中获得同等地位,赢家将控制阿富汗和北印度。另一条路—俾斯麦所采取的权力政治—则是“微不足道”(petty),其前提是欧洲分裂和瓦解。

尼采冥思苦想他的新政治学将如何出现,并预测来自俄罗斯的日益增加的威胁可能刺激统一。他还相信欧洲大陆将“谅解”英国,英国殖民地是欧洲的重要贸易伙伴。

细节也许已经改变,但许多核心问题—从俄罗斯的威胁到欧洲一体化的战略好处—都仍然不变。至于英国,它已不再是帝国,但仍对欧洲经济有着巨大的重要性;事实上,英国退出欧盟后的贸易物流是英国全民公决争论的一个关键问题。而尽管尼采不可能预测到英国和欧洲大陆的一体化,但他确实警告了英国全民公决有可能助长的分裂。

关于“英国退出”全民公决的大部分争论与尼采的概念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公决双方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立场都常常受到恐惧的引导,因此加强哲学深度有益于争论。将尼采的概念铭记在心,英国选民就有可能认识到,他们在6月23日回答的真正问题是—要支持微不足道和代表分歧的权力政治,还是支持伟大高贵的统一政治。

本文由Project Syndicate授权《南风窗》独家刊发中文版。雨果·德罗孔是剑桥大学政治学教师,著有《尼采的伟大政治》。

猜你喜欢
俾斯麦尼采战争
虚无与轮回:《悲痛往事》的尼采之维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被风吹“偏”的战争
他们的战争
一个作为音乐家的尼采——尼采音乐思想探析
智慧的选择
智慧的选择
俾斯麦奚落李鸿章
尼采对修辞学的贡献
尼采的语言本体论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