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家上市农牧企业2015年年报分析

2016-07-12 07:08
中国猪业 2016年6期
关键词:生物制品兽用兽药

彭 华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81)



27家上市农牧企业2015年年报分析

彭 华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81)

1 上市企基本情况

截至2016年4月28日,27家与生猪相关的上市企业陆续发布了2015年年度报告,其中养殖企业6家,饲料企业12家,兽药企业6家,屠宰企业3家。27家企业分布在广东(4家),河南(4家),湖南(4家),北京、山东、四川、内蒙古(各2家),辽宁、天津、新疆、上海、江西、海南、安徽(各1家)(表1)。

2 上市企业营业收入情况

2.1饲料企业营业收入普遍下降

从营业收入排名情况看,排名前十的企业中有7家为饲料企业,但有5家的营业收入同比数据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表1)。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我国生猪市场产能持续淘汰,生猪存栏数量不断减少,对饲料的需求也相应减少。在以中小规模或散养为主的部分市场,因近年来猪价连续低迷,生猪养殖普遍处于亏损状态,相当多的小规模养殖户或散养户在这轮低迷的市场行情中选择退出或因资金周转困难而大幅调减产能。进入2015年第二、三季度后,虽然各地生猪价格陆续上涨,但由于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较多,产能和生猪存栏数量的提高需要一定的时间,短期内对饲料需求的影响尚不明显。2015年,排名前十的7家饲料企业中只有海大集团、禾丰牧业2家企业呈现一定程度的上涨,其余5家企业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二是,2015年饲料原料价格走低,饲料产品单价随原料价格下跌对应下降,饲料销售收入随之下降。正邦科技无论禽料还是猪料,销量同比均增加,但由于原料价格下降,导致饲料收入下降8.15%,因其饲料收入占比接近80%,虽然生猪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49%,但仍不足以弥补饲料收入下降带来的损失,进而导致2015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而饲料业务占比超过90%的大北农,又以猪料销售为主,营业收入受到双重打击,下降幅度达到12.72%。新希望虽然不是以猪料销售为主,但受饲料销售业务和肉制品业务下降影响,营业收入下降幅度与大北农持平,为12.13%。虽然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但未能动摇新希望行业老大的地位,其营业收入位居第一。这与其主营业务处于霸主地位有关,从新希望营业收入构成看,饲料和肉食品两项的营业收入占比超过85%,而新希望在国内饲料行业多年保持市场份额第一的地位,是国内第三大肉食品加工企业,在肉鸭和肉鸡屠宰业务上排名第一,在肉猪屠宰业务上也处于国内领先梯队。海大集团虽然营业收入同比增加,但其猪饲料销量与2014年持平,饲料销量的增加主要来源于禽料的高速增长。

表1 27家上市企业营业收入情况

2.2主营业务为生猪养殖及新增贸易业务的企业营业收入出现增长

从营业收入同比数据看,排名前十的企业中有4家养殖企业,3家兽药企业,2家饲料企业,1家屠宰企业。营业收入呈现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2015年4月以后生猪价格的持续上涨,以生猪养殖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最先受益。温氏股份、牧原股份、雏鹰农牧生猪养殖业务占比超过40%,2015年生猪销售量及销售收入均大幅提升。随着猪价的上涨,养殖户扭亏为盈,而盈利状况直接决定着其对兽药的需求。另外,兽药产品的销售有一定的季节性特征,一般来说,随着秋冬季的降温,动物机体的免疫能力下降,畜禽养殖群发性和流行性疾病更易发生,对治疗性兽药产品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在双重需求的刺激下,大部分兽药企业兽药的销售收入同比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另一类是企业通过开展贸易业务,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表2)。如雏鹰农牧,一方面在吉林成立吉林雏鹰农牧有限公司,进行玉米、大豆的收储、风干、储运业务,另一方面通过进出口公司及时关注国内外粮食价格走势,适时开展内贸与外贸业务,增加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大康牧业通过依托与国际大型粮商、经销商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了大宗农产品、肉制品及乳制品国内外贸易活动,初步建立了大宗农产品贸易网络。禾丰牧业抓住原材料价格波动的机遇,充分运用集团的规模、资金、信誉、经验等优势,取得了良好的经营成果。同时,贸易板块在报告期内获得了德国德固赛公司东北地区蛋氨酸的销售总代理权,获得了丹麦三九鱼粉在中国北方的销售权。金新农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合理预测原料价格的走势,提前布局,2015年在豆粕、玉米等大宗原材料价格持续下跌的情况大量采购销售。这些企业贸易板块的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甚至超过20%。

表2 上市企业贸易业务收入情况

3 上市企业生猪出栏情况

3.12015年上市企业生猪出栏量占到全国总出栏量的3%

2015年,27家企业中有11家公布了生猪出栏数据。11家企业共出栏生猪2 238.39万头,占全国(70 825万头)的3.16%,其中仅温氏股份一家的出栏量就占到全国的2.17%(表3)。

15家企业公布了生猪养殖收入数据,有6家企业生猪养殖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超过30%,温氏股份、牧原股份、雏鹰农牧甚至超过了40%(表3)。

生猪出栏和生猪养殖收入同比数据只有罗牛山和大康牧业出现下降。罗牛山主要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公司年报指出,2014年上半年关停猪场后,导致后续产能减少。大康牧业则是决策失误,公司年报指出,鉴于2014年度生猪行情持续下滑及进口猪肉导致消费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公司2015年年初适时缩减了养殖规模,关停了部分养殖场和屠宰厂,致使公司生猪的销售收入大幅下降,其生猪销售收入占营收的比重由2014年的27.31%下降到2015年的3.87%。

从生猪销售收入占营收的比重同比数据看,雏鹰农牧、大康牧业下降幅度较大,在20个百分点左右,雏鹰农牧主要是粮食贸易和生鲜冻品销售收入大幅增加。温氏股份和天邦股份上升幅度较大,在10个百分点左右。

3.210年后上市企业生猪出栏量占全国总出栏量的比重将超过23%

2015年是国内最近一轮养猪周期的上行反弹阶段,国内生猪存栏头数已经连续3年下降,2015年生猪存栏头数已经降到了200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国内猪价在2015年也出现了长时间上涨,并由此触发了新一轮对养猪业投资发展的热潮。但相比过去,本轮养猪的新增投资多为大型企业主导,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规模化程度更高、管理更加精细的高效养殖方式,在行业转型期抢占市场份额。众多上市企业做出生猪养殖中长期规划,10年后上市企业生猪出栏量将达到18 040万头(表4),占到全国出栏量的23.01%。

3.2.1温氏股份:2025年年出栏生猪7 840万头

2015年4月28日在深交所举行的媒体沟通会上,温氏股份副董事长温志芬表示,现在温氏肉猪产量占全国1.6%的比例,是比较低的,今后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希望通过努力能够做到10%的比例。《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6—2025)》预计2025年我国生猪出栏量将达到7.84亿头,按照此数据计算,到2025年温氏股份将年出栏7 840万头猪。

表3 上市企业生猪出栏情况

3.2.2新希望:2018年出栏3 000万头

按照2014年制定的为期三年的新中期战略规划,新希望将通过3~5年时间,以“公司+家庭农场”等方式发展1 000万头生猪,并通过“技术托管和技术服务”形式覆盖2 000万头生猪。总计年出栏3 000万头。

3.2.3天邦股份:2025年目标养猪3 000万头

2016年1月18日在天邦股份十九周年庆典上,天邦股份旗下主要的养猪公司汉世伟总裁朱爱民指出,未来汉世伟将坚持技术创新、轻资产、全产业链导向,走规模化、专业化、自动化之路,布局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群,建设食品供应基地。以母猪场、饲料厂、家庭农场三位一体,扩张规模与降成本并举,2016年目标为出栏100万头肉猪,2025年要实现养3 000万头的目标。

3.2.4正邦科技:宣布发展1 000万头生猪

早在2014年,公司提出2017年公司生猪出栏量达到1 000万头。在2016年沈阳中国畜博会上,正邦集团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明确宣布发展1 000万头生猪。集团在江西、广东、辽宁、山东、湖南、湖北、山西、新疆等区域实施商品猪产业集群战略,现已拥有建成及在建6个百万级的集群区,2015年出栏生猪230万头,2016年实现400万头规模。在未来的2~5年内,正邦将立足“规模化、智能化、生态化”的发展模式,采取灵活的合作机制,采用“公司+大农户”、“公司+大农场“、“小老板”式的育肥承包模式,强化校企合作、企企合作,建立正邦畜牧研究院,增强科技信息优势,计划投资60亿元,通过新建、改建的方式新增600万头生猪产能。

3.2.5雏鹰农牧:2018年实现1 000万头猪产出量

雏鹰农牧目前有多个养殖项目已陆续投产,生猪产能快速扩大,其中仅吉林养殖项目、内蒙古养殖项目新增产能就达到700万头。公司预计2018年实现1 000万头猪产出量。

3.2.6牧原股份:生猪预期产能超过1 000万头

2014年上市以来,牧原股份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和自筹资金建设项目的陆续建成投产,公司产能快速扩张,2015年公司出栏203.5万头生猪,2016年,公司计划出栏生猪280万~350万头。目前已经投产和在建的项目,合计总产能500万头。如果算上正在规划的几个项目,预期产能超过1 000万头。如2016年4月,公司定增50亿元加码生猪养殖,新增产能超过200万头。

3.2.7金新农:2020年年出栏600万头

2015年公司围绕《金新农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结合公司“1036计划”,进一步细化了未来五年发展规划,决定加大养猪业务方面的投入,通过股权合作的形式控制中国部分优秀种猪企业,至少核心养猪大省有1~2家核心种猪场成为公司的战略客户。扶持20~30家生猪养殖企业挂牌新三板或IPO。未来五年内,金新农及其所控股或参股的养猪企业生猪年出栏力争达到600万头,并立志于打造成为中国健康养猪标准的制定者。

3.2.8唐人神:10年后达到年出栏生猪600万头

2016年5月6日,唐人神集团召开生猪产业发展规划研讨会,推出唐人神生猪产业“3510”发展规划,即集团拟投资90亿元,力争实现3年后年出栏生猪100万头,5年后年出栏生猪200万头,10年后达到年出栏生猪600万头的目标。

表4 公布未来养猪计划的上市企业

4 上市企业兽药销量情况

4.1兽药的分类

兽药是指用于动物疾病预防、治疗、诊断或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物质。兽药主要分为三类:兽用生物制品、兽用制剂、兽用原料药。兽用生物制品主要包括疫苗、治疗用生物制品、诊断制品及其他生物制品,其中疫苗占每年生物制品销售额的90%以上。疫苗主要由低毒或无毒的微生物制成,在防治动物疾病的同时能保证不增加动物体内的药物残留量,是一种安全绿色的兽药,其技术含量和利润率一般高于其他兽药。兽用制剂主要包括化学制剂、中兽药及其他制剂。化学制剂主要为化学合成药物、抗生素及其半合成品。中兽药是指依据中医药理论、以中药原料药制成用于动物的药品。兽用原料药是用于生产兽用制剂的原料药物,是制剂中的有效成分。

4.2上市兽药企业基本情况

目前上市企业从事兽药销售的主要有瑞普生物、海利生物、金河生物、生物股份、普莱柯、中牧股份、天康生物等7家。

瑞普生物自1998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开发和生产高质量的兽用生物制品和制剂。目前,公司已拥有家禽、家畜、宠物、水产等兽用生物制品60多种,兽用制剂300多种,产品涵盖疫苗、化学制剂、中兽药、营养添加剂、原料药等全产业链的多个领域。

海利生物成立于1981年,其前身为上海松江生物药品厂。是一家专业化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公司产品主要包括畜用和禽用疫苗。

金河生物自1990年成立以来主要从事药物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和销售,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饲用金霉素生产基地。公司的主要产品为饲用金霉素、盐酸金霉素以及盐霉素。收购美国潘菲尔德公司后,在饲用金霉素领域具有绝对的话语权。

普莱柯成立于2002年,隶属于洛阳惠中集团。主要从事动物疫苗、兽用化学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相关技术转让或许可业务。

中牧股份成立于1998年,是具有国资背景的大型动物保健品和动物营养品生产企业,涉及兽用生物制品、兽用化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以及贸易四大主营业务板块。口蹄疫、禽流感等主要政府采购疫苗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其中禽流感市场占有率为23%,仅次于青岛易邦。口蹄疫市场占有率第一,约为30%。化药产品主要有喹乙醇、黄霉素、泰妙菌素、痢菌净、喹烯酮。

天康生物成立于2000年,主要业务为动物疫苗、饲料及饲用植物蛋白的生产及销售,种猪繁育、生猪养殖、屠宰加工及肉制品销售,融资担保业务。公司是农业部在新疆唯一的兽用生物制品定点生产企业,是全国七家口蹄疫疫苗定点生产企业之一,是农业部指定的猪瘟疫苗、猪蓝耳病疫苗、小反刍兽疫疫苗的定点生产企业。

金宇集团成立于1993年,为了真实反映公司的主营业务,突出公司生物制药的行业特征,从2015年12 月30日起,正式更名为生物股份。公司主要从事兽用生物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是农业部指定的7家定点生产口蹄疫疫苗的企业之一。

表5 上市企业兽药销售情况

4.3上市企业兽药销售情况

7家兽药企业中有6家生产兽用生物制品,《2015—2020年中国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报告》显示,2015年兽用生物制品市场规模为138.95亿元,6家企业共销售兽用生物制品43.95亿元,占到整个兽用生物制品市场的32%。2015年随着下游生猪行业景气逐步复苏,2015年度兽药企业大部分实现收入恢复性增长。6家企业中5家销售收入出现上涨,仅普莱柯1家出现下降,原因是政府采购收入下降。7家企业中有4家企业生产兽用化学药品,3家销售收入出现上涨,金河生物同比上涨58.85%,瑞普生物出现下降(表5)。

4.4兽药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4.4.1未来兽用疫苗行业将进入高速增长期

兽用疫苗行业增长主要依赖于我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规模化养殖企业占比的不断提高,另外,国内居民收入的提高对畜禽产品消费需求的增长,居民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畜禽养殖规模化增加的动物传染病流行风险,兽用疫苗技术的革新拓展,出口绿色壁垒以及国家出台的系列行业监管和规划政策,均积极带动了兽用疫苗行业在养殖业中的应用以提高行业的整体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另外,未来兽用疫苗行业将进入高速增长期。受益于下游养殖行业规模化提速、食品安全意识提高以及政府招标体制变革等驱动因素,未来我国动保产业可能将迎来5~10年黄金发展期。一方面,需求主体变革导致市场苗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产业升级令行业面临并购整合机会。我国动保行业将保持年均20%增速。

受益于养殖规模化加速,市场苗进入高速增长期。据相关机构测算,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如果规模化养殖程度达到50%,则头/羽均医疗防疫费用将增长4%~10%。同时,如发生疫情,对于规模化养殖来说是致命的,因此,养殖户必定增加疫病防治的投入。此外,近5年我国生猪、家禽出栏量的复合增速分别约为2.5%和4.8%,而同时期疫苗的市场规模复合增速约为15%,远高于畜禽养殖数量的增长。

4.4.2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中国兽药协会《兽药产业发展报告(2014年度)》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1 601家(不完全统计)兽药生产企业完成生产总值439.55亿元,销售额406.76亿元。其中,77家(不完全统计)兽用生药制品企业实现产值114.37亿元,同比增加9.38%,实现销售额103.78亿元,同比增加10.02%,生物制品整体产值与销售额略有增加。销售额前10名的生药企业的销售额占生物制品销售额的54.28%,产业集中度高。

表6 6家上市企业兽用生物制品销售模式情况

4.4.3兽药销售模式将发生变革

目前我国兽用生物制品的销售模式主要有四种,即经销商销售、大客户直销、政府招标采购和网络经销。6家上市企业兽用生物制品销售模式情况见表6。

政府招标采购。根据《动物防疫法》的相关规定,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现阶段,我国对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瘟等4种动物疾病实行国家强制性免疫。省级兽医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制订本行政区域的强制免疫计划,并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动物疫病流行情况增加实施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病种和区域,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并报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备案。

计划报批后,相关部门(通常为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政府采购法》的要求委托专业的招标公司或由政府直属的招标公司进行招标,每年一般安排1~2次政府招标。招标通知公告后,公司组织相关人员按照要求制作标书并参与投标。招标部门组织专业评委会从投标报价、产品质量和技术服务三个方面进行评标,按评分高低顺序确定中标企业。招标完成后,中标企业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在约定时间内将货物送往指定场所。

经销商销售即兽药生产企业与经销商合作,后者将从前者处购得的产品以批量销售的形式通过自己拥有的分销渠道向零售商或终端客户即养殖户进行销售。此种销售模式主要销售非国家强制性免疫生物制品。为实现与经销商的共赢多赢局面,上市企业采用灵活多样的模式与经销商合作。如海利生物约定在同一个区域内仅与一家经销商签约经销公司产品,并约定经销商不能销售除公司产品以外的同类产品、不得跨区域销售。在业务体系上,公司建立了完整的经销商培训体系,每年对经销商队伍进行集中培训以及针对性辅导,确保经销商队伍业务技术能力过硬。普莱柯实行经销商招标制,即经销商向公司投递招标书,公司对其应标资质进行评估,通过评标委员会面谈和参观交流等方式确立经销资格和销售服务区域,签订合作协议。

大客户直销。企业与大客户签订供货协议后,直接由兽药生产企业发出商品到终端养殖场。大客户是指集团化、规模化养殖企业。此类企业对防疫免疫的意识更强,对疫苗的质量要求更高,单个需求量也更大,是上市企业产品重点销售对象。为扩大和稳固大客户资源,上市企业也采取了各种策略。如为大客户提供针对性的咨询、诊断服务。普莱柯还利用经销商当地的渠道资源进行直销客户的开拓,将与集团客户的开拓记入经销商的年度考核指标,很好地调动了经销商的积极性。

网络经销。此销售模式主要针对小规模养殖场,目前,上市企业中仅瑞普生物采用了此销售模式。

国家强制性免疫疫苗以政府采购为主,非国家强制性免疫疫苗以经销商销售为主,随着政府采购疫苗政策和方式的调整,市场化销售比例将不断上升并占据主流。而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兴起,似乎预示着经销商销售即将走向尽头。

4.4.4部分疫苗市场前景分析

猪圆环病毒病是公认的免疫抑制病之一,造成猪场损失惨重,疫苗免疫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2011年猪圆环病毒疫苗上市至今,已有20余家企业获得猪圆环病毒疫苗生产批号。据业内专家预计,未来猪圆环病毒疫苗市场将有3倍的增长空间。

养殖产业高景气,口蹄疫疫苗市场在商品猪中渗透率将快速提升。目前,我国口蹄疫疫苗市场中,商品猪与牛羊仍是巨大的蓝海,从整体市场来看,母猪大致渗透了70%(5 000万头中的3 500万头),但商品猪(7亿头中的5 000万头)与牛羊(3亿头中的1 000万头)的渗透率不足10%,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5 上市企业饲料销量情况

表7 上市企业饲料销售情况

2015年,12家饲料企业中有11家公布了饲料销量数据(表4),据业内人士透露,温氏集团2015年饲料产量1 100万吨,主要是自用。唐人神根据饲料营收折算,饲料销量300万吨左右(全价料价格为3 000元/吨)。则上市企业中8家企业的年销售量超过100万吨,8家企业共销售饲料3 528.43万吨,占全国销量(20 009万吨)的24.63%。农业部数据显示,2015年年产100万吨以上饲料企业集团32个,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1%,其中将近一半由8家上市企业贡献。

从饲料销量同比数据看,2015年,12家饲料企业中只有海大集团、正邦科技、金新农3家企业呈现一定程度的上涨,其余8家企业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从饲料收入同比数据看,除了海大集团,其他11家企业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从饲料产品毛利率同比数据看,2015年,12家企业有9家企业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从饲料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数据看,2015年,12家企业中有4家企业在90%以上,4家在70%~79%之间,4家低于70%;与2014年相比,有9家企业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猜你喜欢
生物制品兽用兽药
兽药残留检测中的优化与应用
吉林正业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正业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正业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农业农村部发布《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兽药生产质量管理按新规执行
武汉佳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兽药
兽药GSP目录
《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办法》 将予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