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抗体检测结果分析某小型猪场母猪流产原因

2016-07-12 07:08王富贵
中国猪业 2016年6期
关键词:分析

王富贵

(安丘市金冢子畜牧兽医管理站,山东安丘262100)



用抗体检测结果分析某小型猪场母猪流产原因

王富贵

(安丘市金冢子畜牧兽医管理站,山东安丘262100)

摘要:本文利用实验室手段对猪场分两次送检的流产死胎及母猪血样进行了猪瘟病毒、蓝耳病病毒、伪狂犬病毒、细小病毒等抗原、抗体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猪瘟是造成母猪流产和死胎的重要因素,蓝耳病、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病感染也是造成流产的原因,并从日常保健、科学免疫、饲养管理、生物安全控制等角度提出了控制母猪流产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抗体检测;分析;母猪流产;原因

流产是临床上种猪场常见的疫病,引起母猪流产的原因非常多,且往往不是单一因素引起的,仅靠临床诊断很难找到病因,借助实验室检测结果可以很好分析发病原因,且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最近笔者接触到一个案例,通过临床、实验室病原检测、抗体检测综合分析,找到猪场母猪流产多发原因,有效控制了病情,现把该案例的诊断、控制过程简述如下,与读者分享。

1 背景简述

河北沧州海兴某养猪场,存栏母猪100多头。自2015年12月中旬,猪场疾病严重,已经有数窝母猪流产、产死胎,其中有头胎猪,也有经产母猪,存活的仔猪腹泻、消瘦、缓慢死亡。有诊断为蓝耳病的,有诊断为繁殖障碍型猪瘟的,也有诊断为伪狂犬病的,还有怀疑蓝耳病与圆环病毒病,不排除细小病毒感染的。猪场据此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未能控制流产发生。该猪场猪群免疫程序如下:猪瘟、伪狂犬病普免4次/年;细小病毒病每年免疫2次,经产母猪已经免疫3次以上;蓝耳病免疫采用国内某品牌经典株疫苗;圆环病毒病不防疫;口蹄疫免疫采用政府免费苗,每年免疫4次。剖检弱仔,主见黄疸,全身淋巴结肿大、周边出血,脾脏肿大,肾脏肿大,有散在出血点,其他脏器病变不明显。剖检死胎,无明显眼观病变。

2 实验室检测情况

2015年12月29日,猪场送检了流产死胎3个及母猪血样8份,实验室根据临床母猪流产常见病原(猪瘟病毒、蓝耳病病毒、伪狂犬病毒、细小病毒)进行了死胎病原及血样抗体检测。3份死胎样品(1#样品、2#样品、3#样品)检测结果如图1。3份死胎病原PCR结果显示:猪瘟(HCV)、蓝耳病(PRRSV)、伪狂犬病(PRV)、细小病毒病(PPV)全部阴性。8份母猪血样抗体检测结果如表1。

图1 死胎PCR检测电泳图谱1:1#样品HCV;2:2#样品HCV;3:3#样品HCV;4:HCV阴性对照;5:1#样品PRRSV;6:2#样品PRRSV;7:3#样品PRRSV;8:PRRSV阴性对照;9:1#样品PRV;10:2#样品PRV;11:3#样品PRV;12:PRV阴性对照;13:1#样品PPV;14:2#样品PPV;15:3#样品PPV;16:PPV阴性对照;M:Marker DL2000;17:HCV阳性对照;18:PRRSV阳性对照;19:PRV阳性对照;20:PPV阳性对照

表1 首次检测母猪血样抗体检测结果

3 结果分析及对策

⑴PCR检测死胎中猪瘟、蓝耳病、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的病原,结果均为阴性,这并不意味着母猪流产没有这些病原参与,只能表示送检死胎中没有检测到相应病毒。

⑵从抗体检测结果看,母猪猪瘟抗体阻断率均值为50.6%,合格率为62.5%,均偏低;伪狂犬野毒抗体阳性率37.5%,表明猪群曾经有过野毒感染或者正受到野毒感染;蓝耳病抗体S/P均值为1.9,抗体阳性率为100%,因为猪群做了疫苗免疫,有无感染不明朗,但个别猪只抗体值偏高;母猪群没有免疫圆环病毒疫苗,但抗体阳性率为75%,表明猪群曾经有过病毒感染或者正受到病毒感染;细小病毒HI效价均值8.88 log2,合格率100%,可以排除该病原的影响。

⑶鉴于蓝耳病、伪狂犬病在本次猪流产中的作用存在不确定性,而猪瘟抗体低比较明确,单纯圆环病毒病也不会引起这么大面积的流产问题,且猪场已进行了伪狂犬病的普免,笔者建议该猪场立即普免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源)(商品名:文捷)1头份,3周后再次检测,其他疫苗等复测确诊后再采取措施。

表2 再次检测母猪血样抗体检测结果

⑷效果追踪。猪瘟疫苗普免后半个月至春节后一段时间,有6~7窝母猪生产正常,该场觉得母猪流产问题解决了,采血检测意愿降低。到了2016年2月底,猪场个别母猪又出现死胎、产弱仔、部分屡配不孕、不发情等状况。

4 再次检测

2016年3月6日,猪场送检母猪血样6份,抗体检测结果见表2。结合两次抗体检测结果对比分析:⑴猪瘟普免后抗体阻断率均值由50.6%上升到77.5%,合格率由62.5%上升为100%,抗体低水平问题得到解决,也可能是猪群稳定生产的原因。⑵伪狂犬(gE)抗体阳性率从37.5%上升为83.3%,说明伪狂犬野毒持续感染,是母猪流产病因之一。⑶蓝耳病抗体阳性率未变,但S/P平均值由1.9上升为2.89,抗体值偏高的比例也在增加,说明猪群存在持续感染或排毒问题,是母猪流产病因之一。⑷圆环病毒抗体平均值由0.49上升为0.78,合格率从75%上升为100%,说明猪群存在圆环野毒感染。

综上可以判断,该场母猪流产是蓝耳病、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病持续感染加上母猪对猪瘟的抵抗力下降造成的。

5 控制措施

⑴药物保健:建议全群母猪拌料饲喂替米考星与黄芪/紫锥多糖,时间5~7天。

⑵疫苗免疫调整:空怀母猪(产后14天)进行蓝耳病疫苗免疫,可以选用高致病蓝耳病活疫苗,使用前先做小群实验,无临床不良反应,再在全群推广免疫;更换精品伪狂犬疫苗,免疫次数不低于4次/年;母猪增加圆环病毒灭活疫苗的免疫,可以与蓝耳病疫苗同时免疫,但需要分针免疫;猪瘟应按照上次普免时间,每隔4个月普免一次;细小病毒病的免疫不做改变。

⑶其他措施:提高猪日粮营养水平,增加维生素、微量元素用量,加强猪场生物安全措施,猪群下一步要做好伪狂犬病净化工作。

⑷场内肥育猪群也需要做好猪瘟、蓝耳病、伪狂犬、圆环病毒病的防疫,防止场内循环。

⑸结果追踪:通过药物保健及免疫程序调整,3月下旬,猪场猪群生产已经趋于稳定。

6 总结

猪体内的抗体随着疫苗免疫及病原感染状况是不断变化的,通过本案例的诊断及防治过程,我们认识到,一次抗体检测不足以进行疫病诊断,只有通过多次抗体检测,进行抗体值对比分析,才能无限接近真相。实验室PCR病原检测是当前诊断猪病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但受发病阶段、病料采集时机、储存、时间等因素影响,阴性结果也不意味着没有相应病原感染,需要综合分析才能准确诊断。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4645(2016)06-0066-03

收稿日期:2016-04-07

基金项目: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生猪创新团队(SDAIT-08-12);山东省财政支持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生猪健康养殖与高效繁育技术推广”;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目“生猪高效繁育技术示范推广”

猜你喜欢
分析
0~6岁儿童行为测听与tb-ABR的相关性分析
高层建筑加固纠偏技术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分析探讨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在线教育与MOOC的比较分析
徐訏 40 年代“现代志怪” 的小说叙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