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最佳屠宰上市体重与饲料配方研究应用

2016-07-12 07:08杨明爽
中国猪业 2016年6期

杨明爽

(浙江省泰顺县畜牧兽医局,浙江温州325500)



生猪最佳屠宰上市体重与饲料配方研究应用

杨明爽

(浙江省泰顺县畜牧兽医局,浙江温州325500)

摘要:以60头杜长大三元猪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饲料配方不同生长阶段的增重及料重比、千克增重成本进行饲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62.1~100 kg阶段高营养水平的饲料配方饲养效果最好,头均增重最高,料重比最低,效益亦最佳;100~125 kg和125~140 kg两个阶段高营养水平的饲料配方在头均增重、料重比两个指标上继续保持优势,但饲养成本也升高,阶段千克重成本比中等营养水平组略高;140~180 kg阶段中等营养水平组头均增重最高、料重比最低、效益最佳,高营养水平组饲养效果虽与中等营养水平组相差不多,但效益最差。同时依据生猪不同生长阶段的增重、料肉比、饲养成本等试验数据,利用经济学平衡原理对生猪最佳上市体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猪的最佳上市屠宰体重取决于生猪价格、饲料价格以及猪场自身的一些条件,生产者正确理解、把握和运用最佳上市屠宰体重,是猪场获得最大利润的必备条件。

关键词:猪;饲料配方;屠宰上市体重;经济平衡分析法

近年来,我国不断从国外引进大量种猪,通过杂交改良,国内商品肉猪的生产性能得到大幅提高。要充分发挥这些猪的生产性能,必须按其营养需要和生长规律来配制专门饲料,并采用符合其生理特点的饲养管理措施;研究国外新引进种猪的后代在我国饲养环境下的生长规律,对其饲养和有效利用很有必要。最佳屠宰上市体重由于与猪场效益直接相关,是集约化猪场关注的焦点。笔者在生产实践中已经感到种猪明显向更大型的方向发展,特别是这些新从国外引进的种猪后代,如保持国内传统的90~100 kg体重上市(很多国家110~120 kg体重上市)不一定能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所以,有必要通过试验确定这些种猪在我国的养猪生产和市场条件下的最佳上市体重,尤其是在浙江省温州当地市场消费习惯条件下的最佳上市体重。确定猪最佳上市体重的方法,最具代表性的是经济平衡分析法和利润函数法,本研究将采用经济平衡分析法。

1 饲料配方研究

1.1材料与方法

1.1.1试验数据来源

选杜长大三元猪60头,分三组,每组20头,定量饲喂,分栏饲养,每栏10头,按栏称重,统计每栏耗料。从60 kg体重开始试验,在生猪100 kg、125 kg、140 kg、180 kg体重各称重一次并计算耗料,至180 kg体重结束试验。饲料配方见表1。

1.1.2试验数据统计

杜长大三元猪不同营养水平分阶段增重及料重比、增重成本情况统计见表2。

1.2结果与分析

1.2.1不同饲料配方不同生长阶段的增重及料重比、千克增重成本情况

表1 不同营养水平饲料配方

从表2可以看出,体重62.1~100 kg阶段,无论是头均增重、料重比、千克重成本都以配方三组(高营养水平组)最佳、二组(中营养水平组)次之、一组(低营养水平组)最差,差异显著。说明在此阶段较高营养水平的饲料配方饲养效果最好。

表2 杜长大三元猪不同营养水平分阶段增重及料重比、增重成本情况

100~125kg阶段,无论是头均增重、料重比以配方三组最佳,二组次之、一组最差,千克重成本则是二组最低、三组次之、一组最高,差异显著。说明此阶段较高营养水平的饲料配方在头均增重、料重比两个指标上继续保持优势,但由于其较高的饲料价格,导致其饲养成本也升高。

125~140kg阶段,头均增重、料重比、千克重成本都以配方一组最差,与二、三组间差异显著,头均增重、料重比二组、三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千克重成本二组明显比三组低。说明此阶段较高营养水平的饲料配方在头均增重、料重比两个指标上继续保持优势,但由于其较高的价格,导致其饲养成本也升高。

140~180kg阶段,头均增重、料重比均以配方二组最佳、三组次之、一组最差,千克重成本以配方二组最低、一组次之、三组最高。说明在此阶段中等营养水平饲料配方的饲养效果最好、效益最佳,高营养水平饲料配方的饲养效果虽好,但效益最差。

1.2.2结果

上述结果表明育肥猪前期高营养水平可以取得较好的增重效果、较佳的饲料报酬和较低的增重成本,随着生猪体重的增加,生猪脂肪沉积大量增加,高蛋白营养的饲料生长效果与饲料报酬与中等营养水平没有差异,但增重成本却显著比中等营养水平组高,同时也造成了蛋白质的浪费。

2.汽缸列1进气凸轮轴调节相位0.15°(正常值位于±3°以内),说明正时应该不存在问题,暂时也不予理睬。

2 生猪最适出栏体重研究

2.1材料与方法

2.1.1试验数据来源

选杜长大三元猪20头,定量饲喂,分栏饲养,每栏10头,按栏称重,统计每栏耗料。从62.1 kg体重开始试验,在生猪62.1~100 kg阶段进行3次称重,在100~125kg、125~140kg、140~165kg、165~180 kg体重阶段各称重2次并计算每栏耗料,至180 kg体重结束试验。饲料营养标准为:粗蛋白15.2%、代谢能13.14 MJ/kg(见表1中营养水平配方二)。

2.1.2数据统计和分析方法

整个试验过程划分为5个生长阶段,第一阶段称重3次,其他四个阶段各称重2次,每次称重后计算耗料量、料重比、累计料重比、千克重成本、累计千克重成本(表3)。最佳上市体重用经济平衡分析法,当饲料价格×净耗料=生猪价×净增重,即生猪价/饲料价格=净耗料/净增重时利润最大。

表3 猪各生长阶段的采食量与饲料报酬

2.2结果与分析

2.2.1不同生长阶段的耗料增重结果

随着生猪体重的增加,生猪平均日增重逐步降低,料重比逐渐增加,阶段饲养成本与累计饲养成本上升(表3)。

利用经济平衡分析法[1,2](表4),设当前生长育肥猪饲料价格为3.1元/kg,生猪价为15.2元/kg,则饲料价格与生猪价格比为4.90,其值在表3所列体重值133.5 kg之外的右侧。假定净耗料/净增重与体重间是线性变化的,则:

解方程得x=140 kg,即最佳上市屠宰体重为140 kg。

2.2.3对上市屠宰体重优化结果的市场验证

经济平衡分析法的前提是猪价不随体重增加而变化,而实际生产中这是不现实的,但在有限的体重范围内,如果胴体品质变化不大、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是偏爱体重大的猪的猪肉的话,保持猪价基本不变是可行的。因此,上述分析结果需要进一步市场验证。经过市场调查,随着生猪体重的增加,生猪瘦肉率下降,屠宰率则极显著提高,腿臀比例显著下降;滴水损失降低,肉色评分稍高,大理石纹降低,剪切力提高,肉色值和pH值均有所下降。可见,不同体重屠宰各有优劣,总体评价相差不大,能够满足应用经济平衡法分析的前提条件。按Cisneros等[3]的结论,现代基因型猪在160 kg体重前屠宰,其生长性能、肉产量和肉质的变化都是有限的。

表4 最佳上市体重的经济平衡分析过程

3 讨论

3.1关于猪上市屠宰体重的变化趋势

从国外新引进种猪及其后代已经越来越大型化,不宜再以传统的90 kg体重上市,应适当推迟上市。本文分析得出杜长大的最佳上市体重在140 kg左右。当然,是否经济划算是一方面,市场的消费习惯又是另一方面。目前超过110 kg体重上市在我国大城市的市场仍无法接受,但某些特定市场还是比较喜欢体重达到140 kg以上的生猪,而且,相对于几年前的90 kg体重上市,目前许多地方已接受在110~120 kg体重上市。

3.2关于对最佳上市屠宰体重的应用

正确理解、把握和运用最佳上市屠宰体重,是集约化猪场获得最大利润的必备条件。猪场销售超重猪意味着浪费的饲料、栏舍和维持其超过最佳销售时间等生产成本超过了超重带来的收益;过早销售则使减少的直接收益大于节约的饲料、栏舍和维持等成本。因而,在最佳上市屠宰体重之外销售会带来经济损失。但猪作为生物个体,同一批猪的体重总是有差异的,所谓的最佳上市屠宰体重,只能是一个平均重量。同一批上市猪如果体重差异太大,往往卖不上好价钱,所以生产者多采用体重的分级销售策略,这在我国当前的集约化养猪生产中尤其普遍。体重的分级销售不太有利于全进全出的实施,所以开展饲料营养和饲养管理研究以尽可能降低出栏猪的体重变异成为了研究热点。猪的最佳上市屠宰体重取决于生猪价格、饲料价格以及猪场自身的一些条件(如栏舍条件、生产水平等),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生产者一定要根据市场形势灵活调整。一般来说,饲料价格上涨,猪场的最佳上市屠宰体重会有所缩小;猪价上涨时则最佳上市屠宰体重有所增加。科学、灵活、综合运用经济平衡分析法确定猪场的最佳上市屠宰体重,是猪场管理者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和有力措施。

3.3适当提高生猪上市体重的意义

适当提高生猪上市体重可以在不增加生猪存栏的情况下,显著提高肉类产量,增加猪肉的有效供给;而且随着生猪育种水平的提高和饲养技术的进步,生猪的日增重不断提高,达到一定体重的日龄不断下降,即在不增加生猪上市体重的条件下,生猪养殖周期缩短;所以适当提高生猪上市体重不会打乱原来的养殖工艺流程,不会影响猪场安排正常生产。

参考文献

[1]贾永泉,汪积琛.利用经济学方法确定猪的最佳出栏期[J].黑龙江畜牧兽医,1995(8):14-16.

[2]郑华,骆建才,唐仕强,等.新美系大约克猪的生长规律及上市屠宰体重的优化[J].畜牧与兽医,2007,39(1):11-12.

[3]Cisneros F,Ellis M,Mckeith FK,et al. Influence of slaughter weight on growth and carcass characteristics,commercial cutting and curing yields,and meat quality of barrows and gilts from two genotypes[J].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1996,74(5):925-933.

中图分类号:S828.5,S81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4645(2016)06-0073-04

收稿日期:2015-12-24

基金项目:浙江省泰顺县科技项目(2011028)

作者简介:杨明爽(1967-),浙江泰顺人,高级兽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畜禽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E-mail:ymshuang@163.com,手机:18058890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