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普外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2016-07-12 09:44王海鹰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5期
关键词:临床观察

王海鹰

(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辽河分院普外科,辽宁 盘锦 124000)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普外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王海鹰

(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辽河分院普外科,辽宁 盘锦 124000)

【摘要】目的 探讨普外手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时机和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46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延期手术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通过不同时机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在住院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的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无死亡病例,与对照组死亡3例(13.1%)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普外手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手术应该在患病的早期进行,这样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的产生,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

【关键词】普外手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急腹症,是由于胆道病变引起胰管梗阻,导致胰液外溢,临床病症为患者出现黄疸、腹痛、腹胀、呕吐以及恶心等症状,有些患者甚至出现休克、消化道出血以及发热等症状[1]。目前,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对普外手术的治疗时机把握都不是很准确,为了寻找普外手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最佳时机,取得最佳的临床治疗效果,我院在2014 年1月至2015年1月对收治的46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手术研究,观察治疗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46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52.6±5.1)岁。经过临床病理检查,确诊46例患者病症类型:单纯性胆囊结石27例,胆总管结石8例,胆囊结石并伴有胆总管结石11例,实验前,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血压、病情等方面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在入院后,通过对患者的进行病理检查,并对患者进行饮食调节,抑制胰液的分泌治疗和采用抗生素等常规治疗[2]。在治疗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的普外手术治疗,即患者在发病1周以内进行普外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延期普外手术治疗,即患者在发病后,观察患者出现明显症状后进行普外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时间和患者的在手术后24 h的引流量,同时记录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例数和死亡例数。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此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病不同时机采用普外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的在住院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的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无死亡病例,与对照组死亡3例(13.1%)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1例(4.3%),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5例(21.7%)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普外手术的治疗效果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普外手术的治疗效果对比(±s)

组别  住院时间(d)  术后24 h引流量(mL)  病死率  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23例) 10.65±3.21 213.41±42.14 3(13.1%) 5(21.7%)观察组(23例) 6.12±1.54 124.53±35.42 0(0.0) 1(4.3%)P<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发病原因可以归结为慢性胰腺病变和胆囊病变引起的胆道梗死两个方面。在临床中,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依据患者的病情轻重程度不同可以分为重症和轻型两大类。本次临床试验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无论在住院时间还是在病死率方面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在住院时间(6.12±1.54)d,术后24 h的引流量(124.53±35.42)mL,同时观察组无死亡病例,病死率为0%;对照组患者的在住院时间(10.65±3.21)d,术后24 h的引流量(213.41±42.14)mL,死亡病例3例,病死率高达13.1%。观察组与对照组数据进行对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早期治疗对患者有明显的好处。但是,有一些研究表明早期治疗的患者在术后出现了病情加重及反复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医师应该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及患者身体状况,尽可能进行早期治疗,但是早期治疗一定要避免高危时段,在手术时期应该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提高患者的手术治愈率[3]。

综上所述,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应该在患病早期进行手术治疗,早期手术治疗一定要考虑患者的病情及身体状况,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真正减少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病情缓解,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赖济平.浅谈应用普外科手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时机及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5):564-565.

[2] 廖晓强.胆源性急性胰腺炎采用手术方案治疗临床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2(20):132-133.

[3] 孙民献.不同手术时机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疗效对比[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4,6(15):964-965.

中图分类号:R5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5-0064-01

猜你喜欢
临床观察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难治性强迫症给予喹硫平及氯咪帕明的临床干预观察
孕足月低位水囊引产联合静滴缩宫素的临床观察及总结
氨溴特罗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