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康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型)的疗效探讨

2016-07-12 09:44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5期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郝 明

(海城市中医院 中风二疗区,辽宁 海城 114200)



中医综合康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型)的疗效探讨

郝 明

(海城市中医院 中风二疗区,辽宁 海城 114200)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康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型)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34例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内科基础治疗)和实验组(给予中医康复治疗),各67例,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异并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型)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治疗,效果明显,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关键词】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中医综合康复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大多数患者在发病之后都不能实现完全康复,临床针对性治疗之后给予患者后期康复治疗也依然会留下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对其预后至关重要。如何应用中医治疗方法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是临床一直以来重点研究的课题。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134例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型)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34例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7例,全部患者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2],对照组男35例,女32例,患者年龄37~72岁,平均年龄(57.5±4.5)岁,32例合并高血压,25例合并糖尿病,10例合并冠心病;实验组男30例,女37例,患者年龄39~70岁,平均年龄(59.4±4.3)岁,29例合并高血压,30例合并糖尿病,8例合并冠心病。2组基本资料比较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内科基础治疗,即遵照医嘱给予患者内科常用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30 d为1个疗程。实验组给予中医康复治疗,给予患者服用补气脉通方,具体中药材包括:红花、半夏、地龙、茯苓、川芎、黄芪、水蛭、当归以及寄生、牛膝等,以此方剂实现化痰通络、健脾益气的治疗功效。在此基础上,为达到活血益气、开窍醒脑的治疗效果,要同时给予其头针+体针的针灸治疗以及推拿等综合治疗,30 d为1个疗程。

1.3评价临床疗效:选择CSS(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价,其中0~15分为轻型;16~30分表示中型;31~45分为重型。分数越低,表示神经功能恢复越好。

1.4统计学研究:实验之中得到的所有数据的分析统计均选择版本为SPSS20.0软件,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给予t检验,使用平均值±标准差(±s)进行表示,若P<0.05,则表示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异并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n(%)]

3 讨 论

中老年人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发人群,原因在于中老年群体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机体免疫能力以及各重要器官功能均处于下降的趋势,肾气亏损的同时元气也明显不足,这是脑卒中病发病的重要前提。缺血性脑卒中在中医学理论中属于性质最严重的顽症,如何提高此病的整体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一直以来都是临床方面研究的热门,辨证治疗是中医特色,而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对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明确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证候学之后,从现代康复治疗的立场出发,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后期康复治疗的效果。

在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治疗过程中,中药综合治疗发挥了较明显的优势,通过创建系统性、全面性、针对性的治疗原则,可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在“辨证治疗,随证加减”的理论指导下,采用中药方剂治疗,效果尤为明显。中药方中的黄芪具有健脾益气的治疗功效,丹参、川芎是活血化瘀的良药,补气脉通方全方可畅行脑络、通络化痰,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快速恢复,同时采用肢体功能康复锻炼以及推拿、针灸等辅助治疗方法,对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恢复期的生活质量以及功能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4]。

本组研究之中,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异并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型)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治疗,效果明显,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参考文献

[1] 赵卿,白宇,王明雁,等.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治疗早期缺血性中风的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7(2):127-130.

[2] 王奇峰,王顺,王东升,等.针药结合康复治疗气虚血瘀型恢复期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7):59-61.

[3] 黄武松.参芪扶正注射液合利脑心胶囊治疗老年人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9(5):523-526.

[4] 谢卫娜,刘远新.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的中医综合康复治疗[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5):15-16.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5-0196-01

猜你喜欢
缺血性脑卒中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实施综合性康复护理效果的研究
雌激素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
早期肠内营养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营养状况及结局的影响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中风复元方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高尿酸血症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阿司匹林联合血塞通注射液对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Hcy水平的影响
丁苯酞对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分析
血栓通注射液对6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水平与预后的临床关系分析
丁苯酞联合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