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2016-07-12 09:44刘开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5期
关键词:治疗依从性慢性心力衰竭心理护理

刘开燕 高 红

(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2)



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刘开燕 高 红

(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2)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完全依从和一般依从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前的QOL生活质量评分和对照组护理干预前的QOL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QOL生活质量评分和对照组护理干预后的QOL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能够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此类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心理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功能低下而致的肺循环或体循环淤血相关症状和体征,此类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而提高此类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改善改善,提高其生活质量[1]。本文选择此类患者,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其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改善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30例(均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5例,男女患者分别为9例和6例,年龄平均为(75±6.7)岁;对照组患者15例,男女患者分别为10例和5例,年龄平均为(73.5±7.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心内科护理(简单健康教育、指导患者用药、观察病情、出院指导等)。观察组除了给予上述护理干预措施外,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首先和患者进行亲切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的抑郁、焦虑、恐惧、沮丧等情绪,并了解导致此类情绪产生的根源。对此类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在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过程中,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等,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心理状况进行护理干预,帮助患者舒缓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和对治疗效果差的担心。教会患者心情放松的措施和方法,让患者倾听自己喜欢的音乐、歌曲等,以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在护理过程中,鼓励患者家属和亲戚朋友参与护理干预中来,加强患者家属、朋友和患者的交流沟通,让患者感受到家庭及朋友的支持,提高患者接受和积极参与治疗的积极性。

1.3观察指标:自设问卷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在给予药物临床治疗及护理干预过程中,患者能够自始至终严格遵守医嘱而完成疗程)、一般依从(在给予药物临床治疗和护理干预过程中患者基本能够遵守医嘱,偶尔没有遵照医嘱)、不依从(患者在给予药物治疗及护理过程中不能够遵照医嘱和护理干预,常中断治疗或自行改变等)。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采用QOL生活质量评定表对患者生活质量相关项目进行评定,评定分数低提示患者生活质量高。

1.4统计学处理:所得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定数据在统计学软件SPSS18.0下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数和率的比较分别采用t和卡方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定结果:观察组完全依从和一般依从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

2.2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定结果总分比较:观察组护理干预前后的QOL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124±13)分、(61±8)分;对照组护理干预前后的QOL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123±11)分、(86±7)分;观察组护理干预前的QOL生活质量评分和对照组护理干预前的QOL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QOL生活质量评分和对照组护理干预后的QOL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病程长、病情复杂的心血管疾病,此类患者心功能低下,心功能降低,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在对慢性心力衰竭护理干预过程,提高此类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此类患者病程中的生活质量[2-3]。心理护理干预是通过缓解患者不良情绪而实施的一种护理干预措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对患者产生的焦虑、抑郁、沮丧等情绪产生较好的干预效果,使上述不良情绪得到缓解,使患者处于心理愉悦状态[4]。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定后的完全依从性和一般依从性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总评分低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总评分,这与心理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分不开的。所以,心理护理能够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此类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李心畅,焦明丽,黄照权,等.强化管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心功能、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13(35):98-101.

[2] 王晓燕.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况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内科,2015,6(3):413-415.

[3] 陈首丽.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11(26):96-97.

[4] 菅仲英.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4,10(11):2145-2147.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5-0220-01

猜你喜欢
治疗依从性慢性心力衰竭心理护理
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与治疗依从性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