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事务所的审计风险控制研究

2016-07-12 09:07青海大正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武凤
中国商论 2016年16期
关键词:审计风险控制

青海大正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武凤



会计事务所的审计风险控制研究

青海大正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武凤

摘 要: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得以全面迅速发展,而会计事务所的审计风险也随之日益扩大,对社会的方方面面具有深远影响。为了推进社会资源及经济运作步入正轨,我们首先要实现对审计风险的有效管控和预防。本文主要对会计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进行分析和研究,明确内部审计的概念及其职能范围,探讨内部审计的工作缺陷。通过研究审计风险的成因,为应对审计风险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会计事务所 风险控制 审计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会计事务所国际化水平不断增强,其内部审计也逐渐被提上日程。但随着一些典型性舞弊案件和造假事件的曝光,内部审计发展的滞后和风险问题开始浮出水面。追根溯源,原因还是在于其制度的不健全和风险控制措施的缺陷。如何有效地对风险成因进行全面把控,是会计事务所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1 内部审计概念和职能范围

内部审计是对组织中各类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评估,以确保其目标实现、信息准确、资产利用、政策执行等方面得到有效落实,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内部审计具有以下五大职能。

1.1 监督职能

监督职能是内部审计部门的一大主要职能。为保证会计资料的准确和完善,内部审计部门会根据公司规章制度和相关法律条文,对监督对象进行经济和财务等多方面的考察和评估,力求规避公司在经济活动中的违规操作和违法行为,提高公司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

1.2 评价职能

对公司经济活动和经营程序的评价与核查是内审部门评价职能的实施标准。评价主要从方案、决策、预算、后续活动等可操作性方面入手,为公司管理和经济效益的增加奠定实际数据基础。

1.3 控制职能

内部审计直接由会计事务所负责人领导,因而能实现对事务所的再度控制。当负责人在面对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时,皆以统领全局的视角来分析和处理问题,为事务所发展提供贴合实际的意见和建议,是事务所实现长远发展的有力保障。

1.4 咨询职能

自身优势和经营活动的有效结合是内部审计部门咨询服务的一大特色。这一点从实际风险和漏洞控制上可以佐证,不管是事务所的经营环节、规章制度,还是人才管理或者其他方面,内部审计提供的咨询服务都比较有针对性。

1.5 决策职能

在会计事务所的发展历程中,人们往往养成了一种固有思维,即内部审计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完成上级指派的目标;二是服务于上级机构和国家上级机关。但人们忽视了一点,那就是在这个短期质变的时代,会计事务所的工作也会出现新的演化,即由被动的领导交办转向主动的提供决策服务。

2 内部审计的工作缺陷

2.1 内审主体缺乏独立,内审部门体制不健全

会计事务所内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时不够公正、客观,普遍存在缺乏独立性的问题。其中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内审工作在会计事务所内部行政领导下执行,受事务所负责人直接领导;其次,部分内审人员由会计事务所内部会计转岗而来,使得内审人员与其所审单位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利益联系。同时,审计人员得出的审计意见并不能实现有效地贯彻和落实。从外部因素看,会计事务所内部审计工作需接受当地政府审计机关对其进行经济活动督查;从内部因素看,会计事务所行政领导、工资和奖金等薪酬福利都会影响内审工作的展开。

2.2 内审范围不断扩大,内审对象日益复杂

会计事务所的规模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扩大,其组织形式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以托管经营、股票上市为例,新的项目和业务不断涌现。审计拓展到会计事务所内部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远远超出原始的财务审计范畴。因此,内审人员所担负的审计责任越来越重要,而与之对应的审计风险也在同步增加。

2.3 内审程序和方法本身存在着风险隐患

当内审对象发生变化,若与之相应的内审程序仍然是依葫芦画瓢,那么必然会直接影响到内审的质量。常规审计中,制度基础审计和抽样审计这两种方法使用率最大。制度基础审计主要对被审会计事务所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测试,最后在测试结果的基础上给予评价,这种审计措施存在相当的不确定性。而抽样审计则是根据局部推断整体,往往审计结果与实际存在很大偏差。这两种审计方法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风险隐患。

2.4 内审人员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不高

内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对审计工作质量的影响不容小觑。在理论上,我国对内审人员的从业资格有着硬性的条件规定,首先必须是审计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其次必须通过审计职业资格考试,并拥有上岗资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国内多数会计事务所内审人员非本科学历,也非审计专业毕业,甚至没有进行过专业的审计课程学习,大部分人对内审业务生疏,且职业道德意识薄弱。内审人员职业水准与复杂的内审对象脱节,审计风险产生是必然的。

3 会计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措施

3.1 建立独立于行政领导的新型管理体制

内审主体缺乏独立性,内审部门管理体制不健全,内审部门需要树立权威,建立一套确保内审部门和内审人员相对独立的新型管理体制,并有效贯彻执行。同时,为降低内审控制风险,应结合会计事务所的特质,完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严格落实审计计划和内审工作流程,建立良好的内审风险控制机制。

3.2 运用现代审计技术,保证审计质量

内审从业人员树立高度的审计风险意识,做到防范于未然,是避免内审风险的有效途径,但驱逐风险的核心还是在于对审计质量的把控。这就需要内审人员对先进的审计理论和方法进行不断地研究性探索学习,并将之具体化到相关审计业务中,理论联系实践,全面强化审计质量。特别是在审计方法实施中,审计人员应立足于审计风险的分析和控制,在风险意识导向中,从具体的被审计领域风险概率的可能性大小上,对审计对象、审计时间和审计范围进行确认,并统筹多种测试方法和审计证据,全面控制审计风险。

3.3 改善内审人员结构,提升人员素质

提升内审人员素质是保证审计质量的重要前提,对会计事务所内审人员组织结构的改善又是全面提升人员素质的基础条件。在内审人员的选拔和聘用过程中,应把重点放在具有专业技能的内审人员上,同时配备必要的工程师和律师。对内审人员自身而言,现有的知识储备与不断进步的时代专业需求必然存在着差距,内审人员需要严以律己,不断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总结实践经验,提升自我,与时俱进。具体方向可参考国家对会计事务所内审人员学科掌握的规定:基本的审计理论、审计方法,必要的财务会计及管理,经济与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经济法学与工程造价,电子信息处理技术等。

3.4 开展基础评估工作,进行自我把关

在进行审计前,会计事务所应对审计项目进行多方面的详尽评估。从审计项目的经济发展情况到政治格局,从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到相关优惠政策,从市场经济发展现状到风俗习惯、产业竞争力,可谓面面俱到。为有效降低投资环境风险和决策风险,会计事务所还可以多关注一些国际投资公司以往的投资案例。同时,在明确自身发展优势的基础上将之与审计有效融合,利用开展本部化战略,采用合资、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减少投资风险。

3.5 深化“走出去”战略,政府引导协助

国家对会计事务所审计导向与政策的指引也是会计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的一大有效措施。可以从以下四点着手:第一,完善审计管理体制,提高审批效率。如简化程序、减少内容、放宽权限等;第二,加强政府纽带作用。强化政府部门与会计事务所的交流,为会计事务所的财产、认证、法律、知识产权等服务搭建桥梁;第三,健全会计事务所审计便利政策,完善审计保障机制,提供融资便利,加大承保力度;第四,结合国内经济实际发展状况,开展“走出去”战略。实现会计事务所审计工作在国家、地域、项目上的针对性开展。

4 结语

半个世纪以前,会计事务所和审计人员因被审计单位经营背景和社会法律环境的不稳定性而屡屡受挫。审计风险无处不在并呈爆炸之势。但也并非无计可施,会计事务所的改革速度随着市场愈演愈烈的竞争状态而变化,若是对内部审计进行顺时变革,转变审计体制、观念、方法、内容等相关内容,迎合会计事务所经营管理的发展要求,探索出一条顺应时代趋势并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道路,审计风险也是可以控制的。

参考文献

[1] 廖群.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2] 王婷.会计师事务所改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

[3] 袁宏稳.基于会计师事务所视角下的审计意见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3.

中图分类号:F2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6(a)-059-02

猜你喜欢
审计风险控制
试析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互联网金融审计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探讨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
浅谈工程结算审计的方法与实践经验
医院财务管理风险及改进措施分析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