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里巴巴看电商企业长远发展之关键因素WTCSI

2016-07-12 09:07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黄海力
中国商论 2016年16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企业阿里巴巴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黄海力



从阿里巴巴看电商企业长远发展之关键因素WTCSI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黄海力

摘 要:笔者根据阿里巴巴17年的成长发展历程,提炼总结出其能够不断前进、长远发展的主要因素,即WTCSI五大因素,这五大因素值得各个电子商务企业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阿里巴巴 电子商务企业 长远发展 关键因素WTCSI

阿里巴巴从1999年创立至今,企业已经经历了17个春秋。阿里巴巴从最初的“要做80年企业”也改为“要做102年企业”,如果一个企业经历百年的历练必将被铸造成品牌,希望百年之后的后人们能够见证这个品牌的辉煌。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美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40年。而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美国每年倒闭的企业约10万家,而中国有100万家,是美国的10倍。不仅企业的生命周期短,能做大做强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因此,阿里巴巴从创业至今一路不断前行,已经是中国电子商务企业可以向之学习的榜样。纵观阿里巴巴的17年发展历史,也曾经经历了“非典”时期、与ebay易趣竞争和雅巴之争等危机,它都能够平安度过危机、并不断创造奇迹。笔者据此总结出电子商务企业若想长远发展,可以向其借鉴学习的关键因素有以下五点,笔者将这五大关键因素总结为WTCSI因素。

1 企业最初创始人必须一直是企业的掌权人、掌舵手(谁是企业的掌舵手,Who因素,简称为W因素)

和阿里巴巴同期成立的中国第一批电子商务企业中,8848曾经是中国电子商务企业的旗舰,但最终却不幸夭折了。因为该企业为顺利上市向外方投资者不断卖出8848的股权,企业创始人王峻涛逐渐失去了控制权,并最终被投资者替换,因而离开了8848。与此同时,当时从美国哈佛商学院毕业回国的邵亦波、谭海音也在1999年创立了易趣网,曾经是中国CTOC的创始企业,占有着中国CTOC市场的75%的份额,也是因为被ebay注资并最终全资控股,两位创始人也先后被替换,最终在易趣失去了话语权,易趣的市场也逐渐被淘宝占领,失去了CTOC市场的龙头老大地位。这两个企业都是在吸引外资的过程中,没有重视对股权、决策权的控制,最终创始人离开企业,而企业的投资者只注重能否短期获得回报,对企业的发展没有长远规划,因此企业最终夭折或是被迫转型。

企业是凝结了创始人心血的结晶,创始人在创立之初都会有美好的长久的愿景,而风险投资者只是看重投资能否获利,企业是否发展与他们没有太大关系,因此,双方对企业发展的思考必然不同。马云在阿里巴巴的发展过程中,无论如何吸引外资,他都牢牢控制着阿里巴巴的掌控权,这样才保证了阿里巴巴这只小船没有像其他企业一样淹没在浩瀚的大海之中。

2 企业需要一支执行能力强的团队(Team,简称为T因素)

企业的长远发展不仅要体现在方向掌控上,还要体现在行动上。掌权人确定了企业发展的战略方针,就需要高效率的团队来执行。美国西点军校一直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是“没有任何借口”,其核心思想就是“执行”——不设任何理由,想尽办法100%地完成任务。再好的战略方向,再有创意的点子,再完善的战术布置,如果没有执行,那都只是纸上谈兵,等于空谈。一个企业要生存、要发展、要竞争,需要的是能够完美执行任务的管理者和员工。因此,执行能力强的团队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一大关键因素。

阿里巴巴中不乏一些高管离开,不是因为这些高管工作能力不够强,而是他们不能够较好地按照马云的思路开展工作。而十八罗汉中,谢世煌、金建杭、蔡崇信、彭蕾和戴珊等从前期的创业直至今日的辉煌发展都一直在阿里集团尽心竭力地付出,他们都是执行力非常强的。马云的个人魅力感召了这些人,而马云也非常幸运拥有这样一个执行力强的人员组成的团队,让他构想的愿景蓝图得以实现。

3 企业文化需要深入员工心中,成为员工自觉规范行为的一大利器(Culture,简称为C因素)

阿里巴巴一开始只是十八罗汉的创业故事,其中大部分人都是马云的前同事、学生和朋友,这些人被马云的演讲所感染,选择了一起辛苦创业。像这种创业的伙伴关系,根据长期经验来看,往往是“可以同患难,不可以共富贵”,很多家庭企业都是在创业前期大家有难同当、有苦同吃,但是随着企业的日益发展,因为利益不均最后分崩离析,企业也中途夭折。

阿里巴巴很“幸运”,在创业前期就吸引了蔡崇信、关明生这些具有多年管理经验的外企高管。他们给阿里巴巴带来了从创立之初就是规范化管理,尤其是关明生的加入,帮助阿里巴巴重视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企业及其成员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和。中国大多数企业往往是先注重经济效益,企业经济发展好了才重视塑造企业文化。阿里巴巴不仅在创建早期就总结塑造了企业文化,明确企业自身存在和发展的使命,而且在对员工考核中既看工作表现和成绩,还要看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情况。这样确保了阿里巴巴每一个人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实现了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的高度一致,因此,塑造企业文化也是阿里巴巴长久发展的一大关键因素。

4 企业不要盲目模仿其他企业的成功模式,要确信自己摸索出的适合自身发展的策略(Suitable,简称S因素)

易趣网的两位创始人邵亦波、谭海音都是从美国哈佛商学院毕业的,因此,他们所创立的网站基本上是借鉴美国电子商务发展思路规划起来的。而阿里巴巴在塑造企业文化的时候,能够权衡企业各方的利益,确定“六脉神剑”价值体系的第一条就是“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而淘宝网创立之初就是根据中国客户的特点,推出免费模式和用于侃价还价的阿里旺旺,这些都不同于脱胎于美国模式的易趣。而ebay收购易趣后,依然看不起淘宝的“free”模式和个性化非business的界面设计,而这些恰恰是最符合当时客户心理需求的策略。

有人质疑“阿里合伙人”制度不具有普及性,事实上这无疑是阿里集团上市后需要不断注入最新鲜、最活跃的血液,支持这个电子商务企业不断进取的最好策略。因而这是最适合阿里巴巴自身发展的策略。企业如果想不断取得新的发展,就一定要自己研究出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策略。

5 企业要不断创新(innovate,简称为I因素)

创新被称为管理的第五大职能,也说明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如果没有创新,阿里巴巴不会在众人还不知道电子商务为何物时,发现并满足消费者的这一潜在需求,选择电子商务平台作为其主要产品,从而在电子商务企业成为领军人。如果没有创新,淘宝不会将免费作为一种商业模式,一举击败强大的ebay易趣,成为中国CTOC领域的老大。如果没有创新,阿里巴巴不会创造出真正实现资金划转的网络支付平台——支付宝,中国的电子商务可能还处于瓶颈期,阿里巴巴也就没有办法实现今天的繁荣。如果没有创新,阿里巴巴不会打造“双11”这一电商文化节,也就不会出现2015年以912亿元的成交额再次创造了新的纪录。阿里巴巴所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奇迹,都是其不断创新的结果。创新让阿里巴巴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战胜的强敌,并把它们甩得越来越远。

历史不会重演,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机会,所以电子商务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各家企业应该把握机遇,不断创新创造奇迹,从而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6 结语

任何电子商务企业,无论是像京东、1号店一样后期发展起来的电子商务BTOC商城,还是像大V一样借助企业公众号进而发展起来的手机APP平台企业,如果能够学习阿里巴巴的发展历史,借鉴其成功的WTCSI这五大关键因素,相信都能够像阿里巴巴一样持续长久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刚.马云十年[M].中信出版社,2010.

[2] 姜晓梅.阿里巴巴关键成功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J].经济论坛,2012(9).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6(a)-068-02

作者简介:黄海力(1977-),女,汉族,四川成都人,产业经济学硕士,北京农业职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企业阿里巴巴
吴翰清:阿里巴巴的守护神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
大数据背景下我国电子商务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浅谈电子商务企业收入核算问题
基于大数据的电商小额信贷创新模式的研究
浅析电子商务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与流程
“互联网+”背景下义乌电子商务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议电商企业员工忠诚度建设
阿里巴巴:股大大,权大大,还是钱大大?
阿里巴巴打开财富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