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调控一体化对地区电力调控工作的机遇及挑战

2016-07-12 13:05李瑜耿力
大科技 2016年32期
关键词:调控调度电网

李瑜 耿力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铜川供电公司 陕西省铜川市 727031)

分析调控一体化对地区电力调控工作的机遇及挑战

李瑜 耿力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铜川供电公司 陕西省铜川市 727031)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在电力调控中应用调控一体化模式,对于提升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研究调控一体化的基本内容,分析调控一体化对地区电力调控工作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旨在促进电力事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调控一体化;地区电力调控;机遇

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地区的电网快速发展,促使我国的电力无论是设备装备,还是生产技术、人员水平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提升。与此同时,在开展地区电力调控与电网运行工作过程中,依然面临着众多的问题急需解决,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点内容:①资源配置效率有待提升;②专业化程度较低;③管理水平落后。对于现代电网运行的实际需求来说,传统调度变电运行管理方式已不相适应。因此,各个地区根据该地区电网发展的实际状况,结合国网公司的规划,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尽量符合地区的供电形式,实现该地区电网调控一体化的工作,促使电力调控的工作发生巨大变化。

1 调控一体化的基本阐述

所谓调控一体化指的是通过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应用,逐步实现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工作,从而促进设备监控与电网调控等业务的合一。在开展电力调控一体化的工作过程中,在整合电网调度与设备监控业务之后,电网运行管理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①调控业务;②运维业务。其中,专门的调控工作人员主要负责调控业务的开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工作要点:①设备监视;②遥控操作;③电网调度;④监控工作。此外,运维工作人员主要负责运维业务的开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工作要点:①现场倒闸操作;②处理应急状况;③检查日常设备等。

与此同时,调控一体化属于智能电网试点项目,主要工作任务是实现监控业务与电力系统调度两者的融合。在经过调控一体化的建设后,有利于提升电力调控的智能化与信息化的水平。同时,不仅能够完善运行维护体系,而且能够完善电力系统调度,对于提升调控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调控一体化的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促使安全性能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为促进当地电网发展提供重要的参照模本。按国家所制定的电网规定标准,在电网发展过程中,调控一体化能够提供重要的参考,将电网的发展推向更高一层的台阶。同时,智能化与信息化的调控一体化,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为调度、配电以及计量的一体化的实现提供重要保障,从而提高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因此,通过调控一体化方式的应用,改变以往监控与调度业务两者相互分离的方式,有效的处理好以往调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繁杂的工作环节、工作效率低下等,从而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负担,推动电网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2 调控一体化对地区电力调控工作的机遇

2.1 缩短处理事故的时间

在开展地区的电力调控工作的过程中,通过调控一体化方式的应用,有利于融合电力监控与电力调度,消除电力监控与电力调度之间存在的距离,有利于简化工作流程,缩减工作环节,从而提高电网运行过程中的调控能力。在应用调控一体化的方式下,一旦由于电网中设备缺陷而出现事故后,便于监控工作人员及时地提供全面的关于设备运行各项信息给调度工作人员。同时,在调度工作人员进行各项信息数据分析的过程中,提供调度工作人员一定的帮助,促使调度工作人员快速的获得关于电网运行的全方面信息,及时的、准确的查找出问题的所在,进而做出正确的决策。然而,在最终融合调度业务与监控业务之后,便于调度工作人员做出准确的、快速的分析,而后对故障进行恰当的判断与处理。通常情况下,一旦系统中出现故障,通过调控一体化进行操作,能够快速的解决事故,完成抢修设备的工作,帮助恢复用户的供电,保障电网正常的、顺利的运行。

2.2 提升工作的效率

基于调控一体化的模式下,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能分工,提高对电网系统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电网运行系统中核心资源的优化。信息化与智能化的设计,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为调度信息数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提供重要保障。与此同时,在应用电力调控一体化的模式之下,调控中心将会重新调整业务流程,基于技术功能下,建立调度监控管理模式,推动管理水平的提升。

2.3 提升电网的安全性

通过调控一体化模式的应用,实现电网调度与监控的有效整合。同时,加强对于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与操作水平,为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保障。此外,通过监控系统的应用,调控工作人员能够全面的掌握关于电网设备运行状态的信息,从而快速的、准确的对设备的异常事故做出判断,对于电网的运行状况有更加全面的了解,抓住监控的重点部位,保障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与此同时,在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后,能够更为直接的进行信息的传达,从而有效的缩短电网运行管理部门中的中间环节,调控工作人员能够更为直接的获取所需的信息,更为深入的了解电网运行的状况与掌握各项的参数,一旦电站中的设备中出现任何的异常状况,能够及时地做出反应,第一时间对故障进行隔离与抢修,为电网安全的、稳定的运行提供重要保障。

3 调控一体化对地区电力调控工作的挑战

3.1 管理方式问题

作为一种新型的调控方式,调控一体化方式对于技术的要求较高,从而实现自动化的操作。因此,设备操作对于工作人员提出较高的要求,然而,就目前的部分的电网管理部门来看,普遍面临着两个问题:①电网设备的大量存在;②工作人员严重不足,导致电网设备运行难以顺利进行。与此同时,在部分地区电网调度的各项管理工作中,存在以下两点问题:①人员的分配缺乏合理性;②工作质量低下。因此,基于调控一体化的模式下,对于工作人员素质提出较高要求,既懂得电网调度知识,又要具备开展设备监控业务的素质。然而,对于调控一体化的模式而言,工作人员无论是技术与方式上,还是工作职责上,都难以满足模式的需求,阻碍着调控一体化的发展,给工作的开展带来严重影响。

3.2 电网管理方式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进一步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我国配电网逐步转变为电缆供电方式,配电线路逐步实现电缆化。但是,就现阶段的配电网来说,所采用的方式是单条输电线路混合使用。与此同时,电力管理涉及多个方面:①电缆;②架空线;③开关站等,无形中加大电网管理的难度。通过应用电力调控一体化的模式,有利于减少工作人员的负担,简化工作流程。然而,对管理模式也提出较高的要求,从而适应于电力调控一体化发展。因此,电力调控部门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是强化电网管理,转变管理模式,实现数据资源的集中,保障调控一体化的顺利进行。

4 结语

综上所述,调控一体化属于一种新型电网运行模式,能够对电网调度以及监控等工作进行有效的整合,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同时,调控一体化的运行过程中,应当重视开发与利用新技术,不断的提升电网以及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不仅能够提升运行的效率,而且减少所需的成本,促进电力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1]罗春明.调控一体化对地区电力调控工作的机遇与挑战[J].科技传播,2014,19:94+111.

[2]杜刚,孟勇亮,彭 晖,赵家庆,戴则梅,翟明玉.地区电网智能调度控制系统实践与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01:200~205.

[3]万文华,赵会峰,张万博.地区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支持系统的应用[J].电气应用,2013,01:38~41.

[4]彭开涛,彭洁.浅析电力调度系统改造升级为调控一体化的应用[J].广东科技,2013,Z1:50~51.

[5]崔健,胡怀伟,侯俊山.调控一体化模式在供电企业的应用分析[J].内蒙古电力技术,2012,01:52~56+70.

TM73

A

1004-7344(2016)32-0147-02

2016-10-27

猜你喜欢
调控调度电网
穿越电网
《调度集中系统(CTC)/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维护手册》正式出版
如何调控困意
经济稳中有进 调控托而不举
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Kubernetes调度改进算法
虚拟机实时迁移调度算法
顺势而导 灵活调控
电网也有春天
SUMO修饰在细胞凋亡中的调控作用
一个电网人的环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