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研究

2016-07-12 13:05欧阳峰
大科技 2016年32期
关键词:水利工程信息化工程

欧阳峰

(身份证号:360425196512051417)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研究

欧阳峰

(身份证号:360425196512051417)

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在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中,是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本文在阐述了水利工程的概念、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特点及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了具体系统优化策略,希望能够达到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以及管理效率的目的。

计算机技术;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

前言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成为了评价各领域发展现状的主要指标,同时也成为了衡量各领域发展趋势的关键,对于水利工程而言同样如此。在水利工程的管理过程中,应用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系统,可以使管理效率得到提高,对于工程整体质量的提高以及治理效果的改善具有重要价值。

1 水利工程概念

水利工程指的是指通过对自然界水资源的合理调配,使其能够为人类所用,为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带来帮助的重要工程,是人造工程的一[1]。我国存在水资源区域分配不均匀的问题,通过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使缺水地区得到更多的水资源足够使用,同时也能够使洪涝灾害多发地区的灾害得到控制,减少其对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可将水利工程分为不同的类型[2]:

(1)针对洪涝灾害多发地区所建设的工程,属于防洪工程。

(2)为农业灌溉以及排水提供便利的工程,称为农田水利工程。

(3)为协调区域内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两者和谐发展的工程,属于环境水利工程。

(4)为合理处理生活污水以及工业废水所建立的水利工程,称为排水工程。

上述水利工程的功能各不相同,但对于人类的发展而言,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对上述水利工程的管理,能够使其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是利国利民的重要举措。

2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特点及现状

2.1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特点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综合性、协调性与生态性三方面[3]。

(1)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所管理的工程不仅仅只有一个,而是多个,因此,系统必须具有综合性,要能够实现对多个工程的管理。

(2)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因此,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也应具有这一特点,要充分考虑经济、社会以及自然三方面因素,保证三者能够得到协调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要求。

(3)生态性指的是系统必须时时刻刻从保护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出发,以其为管理的目的,进而实施管理措施。

2.2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现状

从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现状来看,其中仍存在一部分不足之处需要被完善,主要体现在数据采集与管理结构两方面。

(1)数据采集过程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采集效率不高,资料不完善等方面,为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将先进的采集技术应用其中很有必要,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系统管理水平。

(2)管理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各项目之间联系不够紧密方面,对此,必须建立一个可供各项目之间相互联系的平台,以提高系统本身的综合性,使其能够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带来更大帮助。

3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优化

3.1 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过程应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与此同时,要将科技与电子充分结合,采用3S等较为先进的数据采集技术,实现采集过程,并根据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完成对数据的整理,在提高数据综合性的同时,将其存储到系统当中,以实现对各区域河流等水文条件的了解[4]。除此之外,为了提高系统数据信息的真实性,还应重点对各流域的整体情况进行监测,在发现其存在变化时,要及时在系统中,对存在变化的数据进行修改,这样才能使工程得到更加有效的监控。

除此之外,加强对工程本身项目信息的管理也极为重要。工程建设过程是一个从实地勘察到方案设计在到施工以及运营的过程,所需时间较长,且容易受不可控因素影响,为了使工程能够顺利完成,需要将从实地勘察到运营过程各环节各方面的数据均记录在系统当中,从各环节的时间、内容以及各利益体需要承担的责任等信息的完善的角度出发,提高系统综合性,与此同时,加强对风险控制的重视,以实现对工程的优化管理。

3.2 管理结构

管理结构的优化应从建立最底层的网络平台来实现,在平台上,信息之间能够实现互相交流,包括不同工程之间的信息,以及全球范围内气象以及水利资讯等种种信息,均应在平台中存在。该平台要能够满足各项目之间的联系,与此同时,提高水利工程领域与其他领域之间的联系,这对于水利工程本身整体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够使工程更加符合当前时代的发展特点,能够进一步达到社会的要求。

4 结论

水利工程类型存在很多种,均对人类的发展意义重大,实现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是提高管理水平与管理效率的有效举措,针对目前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存在的问题,要从数据采集以及管理结构两个角度出发,对其进行优化,这样才能使系统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拓展与优化,对于我国水利工程领域的长远发展能够起到极大的帮助。

[1]吴苏琴,解建仓,马斌,张丽,周晓阳.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的支撑技术[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01:46~49+55.

[2]吴苏琴,解建仓,马斌.基于中间件技术的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4:481~485+501.

[3]庄丽亚.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6:132.

[4]许媛,周灿华,刘媛媛,张卫东.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构建[J].海河水利,2016,04:59~62.

TV51

A

1004-7344(2016)32-0165-01

2016-10-24

猜你喜欢
水利工程信息化工程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子午工程
工程
安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创新实践与思考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