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治理模式若干问题分析

2016-07-12 13:05施斌豪陶洁琼
大科技 2016年32期
关键词:环境治理垃圾意识

施斌豪 陶洁琼

(浙江仁欣环科院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省 315000)

城市环境治理模式若干问题分析

施斌豪 陶洁琼

(浙江仁欣环科院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省 315000)

本文首先阐述了目前我国环境现状,进一步分析了环境尚未解决的原因,从而探究对污染问题的治理模式的改善。

环境污染;城市环境;雾霾治理;改善方式

引言

步入20世纪以来,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张中国家,都在加强对环境的治理,尤其是城市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强,我国环境问题也愈来愈突出,国家、政府和百姓也越来越重视对城市的环境建设。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地方政府还打不到国家环境治理的要求,公民也没有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这使我国环境问题得不到根本的治理。城市环境治理工作是一项漫长的工作,但是笔者相信,只要居民、企业和环保人员上下同心、共同努力,我国的天空一定会变得清澈,不被雾霾笼罩。

1 环境问题得不到解决的原因

1.1 环境处理基础技术落后

我国是计划经济体制,而且是发展中国家,所以从建国开始,在城市规划中,我们一直着手于经济建设,忽视了环境建设。目前,我国城市污染复杂化,例如,市民生活垃圾的堆放,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气、污水,急剧增加垃圾的种类。虽然环保局开始将垃圾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类,但是,在城市进行垃圾最后一步的无害化处理的过程中,由于垃圾改善设备的落后和处理流程不规范的问题,例如只是简单地把垃圾深埋地下,使垃圾处理技术更新的速度缓慢,造成垃圾堆积成山的现状。同时,各个工厂产生的废弃污水由于没有较好的排污设备,所以大部分不经加工处理直接排放到空气中,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危害。目前,我国正饱受着雾霾的袭击,尤其是在秋冬时节。据笔者调查获悉,我国PM2.5急剧升高的原因绝大部分是工业生产。

1.2 公民对环境治理问题的认识不足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拥有着15亿人民。公民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在多方面,他们的行为举动都会对环境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我国虽然多年致力于公民的环境教育的工作,使公民环保意识有一定的提高,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还很淡薄,尤其是公众意识若的居民,只有一少部分可以不受约束的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环境保护中,大部分居民对环境的关注程度以及环境好坏与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意识还不是很健全。同时,为了谋取更多的利益,部分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违背自己应尽的职责,缺乏公众意识,严重违背有关环境的法律法规,随意排污排弃,甚至明目张胆制造垃圾,给环境带来危害。

公民所处的环境是我们的公共财产,它不仅能够对我们有益,还能造福子孙后代,如果被破坏,我们的利益将会严重受损。

1.3 经济迅速发展给环境治理带来挑战

我国虽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我国经济发展很迅速,2015年我国GDO名列世界第二。虽然08年经济危机出现,但我国经济仍处于持续上升的阶段。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采取以扩大生产规模为目的、消耗资源的粗放型经济方式,虽然我国地大物博,但是资源是有限的,这样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严重污染了环境。由于我国北方冬天寒冷,所以以煤能源为主来取暖,因此造成全国烟尘排放量的68%,C02排放量急剧增加,使雾霾天气持续,为人民生活出行带来危害。同时,城市建设现代化加强,许多高楼建筑正处于施工当中,其产生的粉尘及扬灰漫步在空气中,造成我国PM2.5只增不减的状况。

2 改善环境的模式

所谓环境改善是指为保护生态环境,各政府机关采取相应措施,在环境治理的基础上的进行的改善。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进行改善:

2.1 转变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

1978年,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传统粗放型经济的增长方式给资源造成了严重浪费,给环境带来了污染。为了减少环境污染的范围,必须转变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城市各级政府机关、环保部门可以呼吁人们开发新能源如清洁的气体或液体燃料,取代煤炭等化石燃料来发电、供暖。还可以向发达国家学习技术,来改善汽车发动机和石油燃料使用,从而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2.2 转变生活方式、加大力度治理污染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富强,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据人民网统计,我国每一个家庭几乎就有一辆汽车。众所周知,汽车行驶的主要来源是石油,而且石油燃烧一定会带来污染。所以政府应该呼吁人们尽量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出行,少开私家车。当然这只是一方面,政府还应该加大“限号”政策以及“限购”政策。同时,政府应该时时实施“限制重污染企业排污”、“超标企业停产”政策,垃圾处理厂应采取新的埋垃方式,且一定要对土地重生化、绿色化。有了前期的“APEC蓝”和“G20蓝”的经验,我们的污染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

2.3 增大研究投入,寻找最佳解决办法

目前,我国环境问题虽然受到政府和国民的重视,但是环境治理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是很发达,仍需要巩固发展技术,努力创造出一种成本低、效果优的环境治理的方式。衡量一个城市的发达指标除了城市建设,还有环境治理措施。近些年的经济发展为我们带来了利与弊,政府可以将部分资金投资在环境治理中,加大对新型的环境治理方式的研究,探索种种技术,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带去新的光景、新的天地。1952年,英国发生了一件世界瞩目的事件——烟雾事件。当时,英国居民受毒雾影响,备受迫害,在短短7d内,就有4000人死亡。为了治理,英国出台了第一个空气污染防治法,耗费巨资来研究投入,并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现成为欧洲环境质量最好的欧洲国家之一。有了英国的这个好例子,笔者认为我国环境也会得到最优的治理。

3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环境问题的来源不仅仅只是工业生产的不规则话,还有居民的环保意识差以及政府对其管理不周。由于社会上各个方面的人士对环境意识薄弱,造成环境问题得不到根治。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并改善这个问题,就必须企业转变其生产方式,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居民增强环保意识,改变生活方式;政府加强对污染问题的治理力度;国家加大对该方面的研究投入,寻求最佳方案。

[1]孙淑清,崔建波.生态城市规划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初探[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9(8).

[2]牛建平.基于城市垃圾处理措施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7):5.

[3]李祥和.城市垃圾的分类处理和资源化探析[J].才智报,2012(2).

[4]王舞燕.加强城市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J].科技信息,2008(35).

F299.2

A

1004-7344(2016)32-0336-01

2016-11-2

猜你喜欢
环境治理垃圾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垃圾去哪了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数字传声:环境治理变中向好
倒垃圾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坚决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