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考命题改革从根本上推动素质教育落地

2016-07-12 09:31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中考命题改革课题组
人民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山西省山西命题

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中考命题改革课题组

從2010年,山西省教育厅就开始酝酿中考改革。当时山西课改开展了10年,新课程理念已深入人心,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课堂展示”为主要特点的“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也渐渐成型,并得到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的认可。但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一些地方和学校存在口头上“减负”行动上“增负”的现象,应试教育的倾向依旧明显。

究其症结还是和考试有关。有的学校怕教学“成绩”受到影响;有的学校因缺乏考试引导不会改,宁愿墨守成规。因此,中考自主命题就成了撬动全省初中课堂教学改革,进而带动中小学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杠杆。

2011年,省教育厅抓住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修订版出台的契机,在前期大量调研和座谈会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我省中考改革的思路。2012年在全省教研室主任会议上,明确提出“考改促课改,课改推考改”、让中考命题与“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无缝衔接的工作方向,并初步推出中考命题改革“一个中心”“三个原则”的顶层设计。“一个中心”是指扭转山西中考应试倾向,培养具有现代意识、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三个原则”首先是“严格以课程标准为准”的原则,其次是“稳中求变”的原则,最后是“对课改校有利”的原则。

2014年,山西中考命题改革进入快车道,通过中考命题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考试评价更加准确反映人才培养的要求。

取消“考试科目说明”让考试回归“课程标准”

取消“考试科目说明”,表面看是大胆之举,其实背后有其深刻的原因。首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中说:“统筹课标、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环节。全面发挥课程标准的统领作用,协同推进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评价方式、考试命题等各环节的改革,使其有效配合,相互促进。”特别强调了课程标准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统领作用”。

其次,基于遏制应试教育的需要。调研中我们发现,“考试科目说明”极易导致形式绑架内容的倾向,而且教师只读“科目说明”不读“课程标准”的现象普遍存在。

最后,基于考试公平的需要。山西各地所用教材版本不同,面临考试常有争论,最合理的方法就是让考试回归本真,统一回到课程标准上来。

综合以上考虑,2014年山西省教育厅在47号文件《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育人模式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取消“考试科目说明”,全省今后中考命题及复习的依据,就是各科的课程标准。

实践证明,此举加强了课程标准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的落实,有效引导教师不要把心思花在题型套路及应试技巧上,而要注重学科本质,让学生真正学会思考,学会解决实际问题,这才是应对考试的

真正“法宝”。

但如何更加精准地解读课程标准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课程标准具有简约性,命题要求精确性,基层教学具有丰富性,三者之间的矛盾是命题需突破的瓶颈,取消“考试科目说明”之后,该矛盾被明显放大。

加试理化实验和信息技术操作,让分数体现素质教育理念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学生成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掌握实验操作技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

2013年,山西省教育厅颁发了《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加试理化生实验操作和信息技术的意见》文件,决定“从2012年秋季入学的初一新生起在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中加试理化生实验操作和信息技术”。

山西把加试理化生实验操作和信息技术考试作为深化素质教育,推进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来实施,以政策做保障、用评价做杠杆,充分发挥招生考试的正确导向作用,引导学校开齐开全理化生实验操作和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使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真正全面落实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各项指标。

强调命题的“六个维度”让考试评价指导教学

中考是高利害考试,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慎之又慎;考改是系统工程,是长期工程,不能操之过急。山西在多年来“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的进程中,从不同方面对考试命题提出具体要求。这些要求陆续提出,逐年加强,各有侧重,最后归纳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有侧重,共同指向提高核心素养”的试题命制的“六个维度”。每个维度,都是基于实际,把脉教学,用“强调”的方式达成“矫正”的目的。

1. 强调落实课程标准中有关“教学活动建议”的内容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育人模式的意见》文件中将我省“十三五”期间基础教育要达到的目标用“十四大创新项目”进行表述,《课程标准》中有关“教学活动建议”的实施研究就是其中的一项。活动建议涉及调查、查阅、收集、观察、设计、制作、实验、研究、参观、讨论、交流等实践活动,是切实改变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轻实践活动的抓手。

为落实文件精神,2015年山西中考把考查“教学活动建议”列为刚性要求,如思品课标“教学活动建议”共36条,2015年中考就涉及其中15条。

鉴于老师们习惯于重视“课程内容”,对落实“教学活动建议”比较生疏的现状,山西省教科院组织编写初中各科《课程标准中的“教学活动建议”指导手册》,帮助教师用科学的方式开展有关教学活动,让“教学活动建议”真正成为落实新课程的有力抓手,用实际行动践行“让学生在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态度,感受到人生意义”的新课程理念。

2. 强调立足学科素养

核心素养的提高需要通过学科素养来落实。山西省中考命题关注学科素养,强调每个学科一定要抓住本学科特质,牢牢站稳学科立场,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核心能力与品质。

翻开山西近年中考试题,学科素养的踪影比比皆是。如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历史概念、历史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意识、历史理解与解释、历史价值观等是历史独有的学科特点,这些独有的特点体现在试题中,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呈现出来。

又如数学通过挖掘试题功能,使学生懂得学习数学要重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使学生逐步感受到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数学学科抽象、建模的学科本质,逐渐成为学生的基本思维方式。

3. 强调加大探究性、开放性试题的比例

山西中考命题改革持续数年提倡加大“探究性、开放性”试题的比例,2013年各科平均为20%,2014年30%,2015年突破40%。同时减少知识性、技巧性试题的比例,并降低其难度水平,杜绝偏题、怪题。

几年下来,应试教育被淡化,试卷变得有灵气了,同时相关的命题技术也日臻成熟。以开放性试题为例,2015年的中考题,思品第9题打破学科界限,属内容开放;英语的“阅读理解二第75小题”,属问法开放;数学的有关试题多达6道,合计29分,约占总分的24%,解法多样,属结论开放。对于探究性试题,不仅出现了对指定问题进行探究的探究题,还出现了提供情境、自由选择方向的探究题。

4. 强调重视阅读能力

此处所指的“阅读能力”,不是一般的读写能力,实际上是一种获得信息的能力,即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评价信息、综合信息和表达信息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阅读能力愈强的人,愈有能力搜集、理解、判斷信息,以达成个人目标、增进知识、开发潜能,并运用信息,有效参与现代社会的复杂运作。在知识经济时代,未来公民具备的阅读能力关系到未来的国家竞争力。

从2013年起,山西就要求各学科关注阅读能力的培养,到2015年力度加大,广泛阅读、开阔视野,成为中考命题改革新的增长点,成为一线教学热点。除文史类学科外,理科也表现出对阅读能力的重视,如2015年数学中考涉及《九章算术》《海岛算经》,颇有文化厚重感。而经过人文经典浸润、广涉科普读物、熟知科学发展历程的学生,与只会埋头做题的学生比较,显然有本质差异。

5. 强调关注表达、交流、共享的能力

表达、交流、共享是一种基本素养。山西课改始终倡导“小组合作”“课堂展示”等新模式,目的也在于此。那么,新模式不能仅仅“新”在课堂上,一定要体现在考题中,这样才能“教”与“考”形成合力,共同作用于“人的培养”。

因此,山西中考强调关注“表达、交流、共享”,培养学生现代合格公民的基本素养,着眼于孩子们未来人生的幸福和持续发展。

6.强调命题的国际视野

山西中考命题还强调要有国际视野,不仅体现在材料选用、题型创新上,更体现在理念提升上。尤其是从2013年起,以PISA考试为代表的国际先进考试理念在山西中考命题中得到呈现。

国际PISA测试重在考查学生整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14年山西开始有意为之,2015年不少学科的试题已有“经典”的味道。比如,数学有3道题几乎是PISA的“山西版”,包括计算太原市公用自行车车桩高度。

几年来,山西通过中考改革的杠杆,撬动全省庞大的基层课改,四两拨千斤,全省初中教学因此呈现诸多新气象,省教育厅“考改促课改,课改推考改”战略构想进入良性互动时期。

衡量改革成败的唯一标准是学生是否受益。山西省的考试导向解放了课堂、学生、教师和学校,让孩子们学会自我学习、树立自我尊严、追求自我超越,用行动践行了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未来伴随着2015年高考新政的出台,中考也一定要有变化。拿出紧跟新时代节拍的中考改革方案,是山西下一步的任务。

(执笔人马玉玺: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萍: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义务教育课程教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增建: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李丽娟:太原市杏花岭区教研室教研员)

猜你喜欢
山西省山西命题
呕心沥血,奉献山西农业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招生考试工作日程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考生体格检查表
Right to Roam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山西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
山西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