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及传统银行转型

2016-07-13 18:58殷晓俊
金融周刊 2016年19期
关键词:客户金融银行

殷晓俊

如果说过去三十多年的中国改革历程是一部“增量改革史”,那么现在已经到了盘活存量、进行创新改革的新阶段。传统银行应加快战略转型与创新,顺应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联合新金融势力为客户带来更为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开创互联网金融业态下各方共赢的局面。

一、传统银行模式的时代性与不足

这几年,伴随着电商的高速发展,以“第三方支付”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日益兴起,掀起了一场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的运动,大有颠覆传统金融模式之势。虽然在传统银行的眼中,互联网金融的体量不值一提,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颠覆了传统的金融价值观,如果不能居安思危,曾经的手机巨擘诺基亚的今天,就是传统银行的明天。

传统工业化银行模式在大数据时代面临着无比严峻的挑战。负债业务方面:在金融改革与市场化、投资渠道多元化的大背景下,金融脱媒的趋势必会坚定不移的向前推进。从2000到2015年,中国银行业的社会融资比重自95%下降到50%左右,这中间最大部分是存款因素。资金脱媒、客户脱媒、信息脱媒、渠道脱媒,导致原本传统银行的生命线——存贷款业务很大程度上被分流出去,并使得金融债券的融资成本进一步被推到高点,这也就意味着资金来源方面的压力会逐渐攀升:与此同时,利差还在不断收窄,可持续盈利的能力连年下降,就像大家所说的一样,银行“躺”着赚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资产业务方面:在商业银行传统的风险控制手段中,审贷分离制度、财务报表审查制度、贷后管理制度等,都是事后监管。从实际情况上看,传统银行对于贷款项目实行中的了解基本上是一片空白,难以行而有效地对其进行监控,并对贷款人的财务状况进行动态分析和实时评估。对风险过程监管的缺失,使传统银行在应对行业性风险、区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国际化风险、道德风险、甚至经营性风险中越来越力不从心。

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随着新型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对传统银行业务的不断渗透,从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到野蛮生长的大批P2P平台,再到现在“存金宝”之类的产品覆盖基金、期货、保险多个领域。从线上支付到线上融资,可谓无孔不入,本来获利颇丰的中间业务也在遭到慢慢蚕食。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与盈利方式,在商业银行未来长期发展中扮演鲶鱼的角色。它将改变商业银行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方式,导致商业银行支付功能边缘化,重构已有融资格局,加速金融脱媒,多家银行联合宣布手机银行转账免费就是明证,互联网金融正在倒逼传统银行跟上脚步。

据说比尔·盖茨在十多年前就曾预言,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冲击,传统商业银行将是21世纪的恐龙,灭绝是早晚的事。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曾表示,以Facebook为首的社交网络媒体,将威胁到银行生存的根基——存贷中介功能,虽然看似遥不可及,但很快就会变成现实。马云更是直截了当地宣称: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将改变银行。面对各种金融新贵的“跨界”,传统金融行业的大佬们再也按捺不住,眼看口袋里的糖都被抢走,一时间银行系电商平台开始蓬勃发展。这在我看来是一个好现象,因为银行们终于认识到左右这场传统与新型,线下与线上的战争关键点是什么,并不是别的,而是客户数据,这是所有大金融体系的立足点和根本,而电商平台作为一种低成本(相较于实体网点而言)、大规模(不受物理网点规模限制)、高效率(省去了排队等号和筛选客户的时间)的获取客户相关信息的最直接的渠道。在此基础上,分析信息进而把握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创新金融产品和提供金融服务,实现线上交易与线下金融的对接融合。

三、传统银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发展方向

(一)构建网络平台

银行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取得的成绩不言而喻,但银行在电子商务市场中始终无法占据领跑者的核心地位,究其原因,是缺乏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来谋划电子银行的发展之道,依然仅将电子银行作为渠道经营,经营模式和业务流程均受到传统实体网点模式的束缚,禁锢了电子银行发展空间的弹性。而如果换个角度思考,或许就会豁然开朗。电子银行真正意义上应该做的,是将目光聚焦在互联网虚拟金融市场。如何在互联网市场上争夺虚拟客户、如何根据虚拟客户特点提供金融服务、如何获得客户更多有效数据这三个问题,是农行电子银行应该深思的问题和发展方向。金融网络化蓬勃发展势不可挡。网络平台不仅为银行原有产品及服务提供了全新营销渠道,同时也是银行产品创新的主攻方向。一方面,各家银行纷纷升级网络银行,大力发展手机银行业务,推出各式基于电子银行的对公及个人金融服务产品,给广大客户带来全新体验。另一方面,伴随网络商户迅猛增加,各家银行积极依托网络平台,借助网络技术,大力发展网络融资业务,实现产融对接。如工商银行针对资金需求频率高、周期短的企业,依靠网银平台推出“网贷通”产品;交通银行则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人开发网络信贷专属平台,系统可根据客户在线申请的相关信息量身定做最优贷款方案并进行网上预审,授信过程通过网络实现,最大程度地发挥网络的便捷优势。

(二)加强机构合作

机构合作已经成为拓宽创新产品市场空间的一个关键的渠道。在银行卡方面,如江苏农行推出具有洗车、检测等多种功能的“驾驶无忧卡”,抢占“有车一族”这一快速增长的市场:建行浙江分行与医院合作,开通了具有“预约挂号”和“先诊疗,后结算”功能的“健康龙卡”:中国银行北京分行携手招商证券和招商期货联合推出北京地区首张银证期三方联名卡“长城·智远”联名借记卡。在信贷产品方面,如浦发银行、上海银行、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与上海市科委、保险经纪公司及太平洋保险公司携手,通过“政府+保险+银行”的风险共担模式,在全国率先推出科技中小微企业履约保证保险短期贷款业务。所为在苏州银行中的佼佼者,苏州农业更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加大与当地政府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的深度合作,从而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巩固领先的地位。

传统银行还可以联合小微贷、担保公司、租赁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服务商,结合成一个“金融联盟”,现在早已不是单打独斗闯天下的年代了,像平安银行这种能集合银行、保险、证券与一身的大型集团才是未来的主流,鉴于种种历史原因,目前中国银行也还处于一个尾大不掉的情况中,以联盟的形式集合产业链的力量,统筹上下游是最合理有效、也是最可行的方案。最终的目的是形成一个可以提供一整套成熟金融服务费方案的金融服务集合体,从而产生品牌效应。这样一来,也能让在互联网模式下日益成长的客户群实现联动和融合,围绕银行形成一个信用共享、风险共担的“大金融生态圈”。由于圈内客户群体之间在经营生态上具有“自循环、自适应”特性,因此生态圈具有极强的客户“粘性”,而作为生态圈核心的银行也将具有极大的客户营销和挽留能力。

四、总结及展望

互联网和金融的融合不可逆转,这为传统银行转型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契机,却也带来了新的风险点。从政策层面上讲,互联网金融没有行而有效的监管体系,相关的行业准则和监管标准还不完善,可能会对银行的发展产生负面效应;从操作层面上讲,当今P2P跑路已成为常态化,银行与新金融团体的合作模式下,合作方的选择要慎之又慎,因为合作方的信用状况、客户资源、管理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合作的质量,尤其是银行基于合作所投放信贷的质量。上述两个层面所暴露出来的风险,要求银行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稳步推进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和发展,在创新的同时建立起风险隔离机制和应对机制。

在新的金融模式下,互联网金融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既是冲击也是机遇,商业银行应加快战略转型与创新,顺应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联合新金融势力为客户带来更为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开创互联网金融业态下各方共赢的局面。

猜你喜欢
客户金融银行
五招教会你做好客户转介绍
机会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银监会再批三家民营银行
第三家互联网银行创立 四川新网银行于近期开业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请问您怎么称呼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