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4种新分布记录药用植物

2016-07-14 09:20黄泽豪林青青林仲彬覃清海蔡慧卿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6年1期
关键词:福建省

黄泽豪,林青青,林仲彬,陈 烨,覃清海,蔡慧卿

(1. 福建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2. 福建省中药学重点实验室,福建 福州 350122)



福建省4种新分布记录药用植物

黄泽豪1,2*,林青青1,2,林仲彬1,陈 烨1,覃清海1,蔡慧卿1

(1. 福建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2. 福建省中药学重点实验室,福建 福州 350122)

摘要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福建普查队在福建省泰宁县发现了小叶女贞LigustrumquihouiCarr.、多毛小蜡LigustrumsinenseLour. var.coryanum(W. W. Smith) Hand.-Mazz.、光叶绞股蓝Gynostemmalaxum(Wall.) Cogn.、日本毛连菜PicrisjaponicaThunb.等4种省级新分布记录植物,其中毛连菜属(Picris)为福建新记录属,凭证标本存放于福建中医药大学标本馆。

关键词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新分布;福建省;毛连菜属

2014年7月—12月进行的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福建省泰宁县试点工作的野外调查中,作者在福建省泰宁县采集鉴定了4种(包括1变种)植物,在相关文献[1-2]中均未见福建有分布记载,确定为福建省新分布记录种,其中毛连菜属(Picris)为新分布记录属,现予以报道。

1新记录分布药用植物

1.1小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 Carr. (木犀科Oleaceae)

落叶灌木,高1~3 m。小枝淡棕色,圆柱形,密被微柔毛,后脱落。叶片薄革质,形状和大小变异较大,披针形、长圆状椭圆形、椭圆形、倒卵状长圆形至倒披针形或倒卵形,长1~4(~5.5)cm,宽0.5~2(~3)cm,先端锐尖、钝或微凹,基部狭楔形至楔形,叶缘反卷,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常具腺点,两面无毛,稀沿中脉被微柔毛,中脉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侧脉2~6对,不明显,在上面微凹入,下面略凸起,近叶缘处网结不明显;叶柄长0~5 mm,无毛或被微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近圆柱形,长4~15(~22)cm,宽2~4 cm,分枝处常有1对叶状苞片;小苞片卵形,具睫毛;花萼无毛,长1.5~2 mm,萼齿宽卵形或钝三角形;花冠长4~5 mm,花冠管长2.5~3 mm,裂片卵形或椭圆形,长1.5~3 mm,先端钝;雄蕊伸出裂片外,花丝与花冠裂片近等长或稍长。果倒卵形、宽椭圆形或近球形,长5~9 mm,径4~7 mm,呈紫黑色。花期5~7月,果期8~11月。

产于陕西南部、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四川、贵州西北部、云南、西藏察隅。生沟边、路旁或河边灌丛中,或山坡,海拔100~2 500 m[3]。

福建分布:泰宁猫儿山森林公园,生于山顶疏林中,海拔430 m,117°01′41″E,26°47′54″N;以及泰宁寨下大峡谷,河边灌丛中,海拔350 m,117°04′33″E,26°54′01″N。福建新分布记录种。

1.2多毛小蜡Ligustrum sinense Lour. var. coryanum (W. W. Smith) Hand.-Mazz. (木犀科Oleaceae)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4(~7) m。小枝圆柱形,幼枝被较密黄褐色或黄色硬毛或柔毛。叶片纸质或薄革质,卵形、椭圆状卵形、长圆形、长圆状椭圆形至披针形,或近圆形,长2~7(~9) cm,宽1~3(~3.5) cm,先端锐尖、短渐尖至渐尖,或钝而微凹,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或为楔形,上面深绿色,疏被短柔毛或无毛,或仅沿中脉被短柔毛,叶片下面均被较密黄褐色或黄色硬毛或柔毛,稀仅沿下面叶脉有毛,侧脉4~8对,上面微凹入,下面略凸起;叶柄长28 mm,被较密黄褐色或黄色硬毛或柔毛。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塔形,长4~11 cm,宽3~8 cm;花序轴被较密淡黄色短柔毛;花梗长1~3 mm,被短柔毛或无毛;花萼常被短柔毛,长1~1.5 mm,先端呈截形或呈浅波状齿;花冠长3.5~5.5 mm,花冠管长1.5~2.5 mm,裂片长圆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4 mm;花丝与裂片近等长或长于裂片,花药长圆形,长约1 mm。果近球形,径5~8 mm。花期3~4月,果期11~12月。

产于云南东部至中部以及四川金沙江河谷地区。生山地混交林、山坡灌丛或疏、密林中,或林缘,海拔500~2 500 m。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大理[3]。

福建分布:泰宁寨下大峡谷,生于疏林河沟旁,当地海拔350 m,117°04′33″E,26°54′01″N。福建新分布记录种(变种)。

1.3光叶绞股蓝 Gynostemma laxum (Wall.) Cogn.(葫芦科Cucurbitaceae)

攀援草本;茎细弱,多分枝,具纵棱及槽,无毛或疏被微柔毛。叶纸质,鸟足状,具小叶3枚,叶柄长1.5~4 cm,具纵条纹,无毛;中央小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有时稍带菱形,长5~10 cm,宽2~4 cm,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阔楔形,侧生小叶卵形,较小,长4~7 cm,宽2~3.5 cm,稍不对称,边缘具浅波状阔钝齿,两面无毛;小叶柄长 (2) 5~7 mm,无毛或有时被短柔毛。花雌雄异株。雄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纤细,长 (5~) 10~30 cm,被短柔毛,侧枝短,基部具钻状披针形苞片,苞片长1 mm,被短柔毛;花梗丝状,长3~7 mm,小苞片钻状,细小;花萼5裂,裂片狭三角状卵形,长约0.5 mm;花冠黄绿色,5深裂,裂片狭卵状披针形,长约1.5 mm,宽约0.5 mm,无毛,先端渐尖,全缘,具1脉;雄蕊5,花丝合生,花药着生其顶端。雌花序同雄花;花冠裂片狭三角形;子房球形,直径约1 mm,花柱3,离生,顶端2裂。浆果球形,直径8~10 mm,黄绿色,无毛,不开裂。种子阔卵形,径约4 mm,淡灰色,压扁,先端略急尖,基部圆形,两面具乳突。花期8月,果期8~9月[4]。

产海南省、广西和云南东南部。生于中海拔地区的沟谷密林或石灰山混交林中。分布于印度、尼泊尔、锡金、缅甸、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

福建分布:泰宁峨嵋峰自然保护区,生于混交林边缘路旁,当地海拔1395 m,117°04′09″E,27°00′49″N,福建新分布记录种。

1.4日本毛连菜Picris japonica Thunb. (菊科Compositae)

多年生草本,高30~120 cm。根垂直直伸,有少数侧根。茎直立,有纵沟纹,基部有时稍带紫红色,上部伞房状或伞房圆锥状分枝,全部茎枝被稠密或稀疏的钩状的硬毛,硬毛黑色或黑绿色。基生叶花期枯萎,脱落;下部茎叶倒披针形、椭圆状披针形或椭圆状倒披针形,长12~20 cm,宽1~3 cm,先端钝或急尖或渐尖,基部渐狭成有翼的长或短柄,边缘有细尖齿或钝齿或边缘浅波状,两面被分叉的钩状硬毛;中部叶披针,无柄,基部稍抱茎,两面被分叉的钩状硬毛;上部茎叶渐小,线状披针形,具有与中下部茎叶相同的毛被。头状花序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或伞房圆锥花序,有线形苞叶。总苞圆柱状钟形,总苞片3层,黑绿色,外层线形,长2.5~5 mm,宽不足1 mm,先端渐尖,内层长圆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12 mm,宽约1.6 mm,先端渐尖,边缘宽膜质,全部总苞片外面被黑色或近黑色的硬毛。舌状小花黄色,舌片基部被稀疏的短柔毛。瘦果椭圆状,长3~5 mm,棕褐色,有高起的纵肋,肋上及肋间有横皱纹。冠毛污白色,外层极短,糙毛状,内层长,羽毛状,长7 mm。花果期6~10月[5]。

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山东、安徽、河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生于山坡草地、林缘林下、灌丛中或生林间荒地或田边、河边、沟边或高山草甸。海拔650~3 650 m。日本及俄罗斯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日本[5]。

福建分布:泰宁峨嵋峰自然保护区,生于山坡草甸中,当地海拔1 525 m,117°03′31″E,27°00′30″N。福建新分布记录属、种。

A. 小叶女贞(Ligustrumquihoui);B. 多毛小蜡(Ligustrumsinensevar.coryanum);

2讨论

据《中国植物志》记载,日本毛连菜,别名枪刀药,全草入蒙药,具有清热、消肿及止痛作用;主治流感、乳痈[5]。另据文献报导,小叶女贞的根叶皆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治疗外伤、烫伤等症[6]。多毛小蜡与其原变种的药用价值一致,树皮和叶入药,具清热降火等功效,治吐血、牙痛、口疮、咽喉痛等[3]。而因绞股蓝属植物多含皂苷,具有相似的功用。有研究表明,光叶绞股蓝的皂苷含量高于中药绞股蓝的原植物[7],其药用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发现。

上述几种分布新记录植物的发现地泰宁,地处武夷山山脉中断, 区内多为典型的丹霞地貌,气候温暖湿润,十分有利于植物生长。境内的峨嵋峰自然保护区是福建省生物多样性保存最为完好的区域之一,即将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记录种、属的发现,为丰富和完善泰宁县乃至福建省药用植物资源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植物分布新记录的发现,对全面掌握中国中药资源分布及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致谢:感谢上海辰山植物园陈彬博士、山西医科大学高建平教授在鉴定日本毛连菜方面提供的指导与帮助!

参考文献:

[1]林来官.福建植物志:第1~6卷[M]. 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1991.

[2]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福建药物志:第1~2卷[M]. 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1994.

[3]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 61 卷[M].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2.

[4]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73 卷第1 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5]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80 卷第1 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6]宋志远.小叶女贞果实的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7]刘世彪,林如,胡正海. 绞股蓝属 5种植物的茎叶结构和总皂苷含量差异[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6,36(5):495-499.

Four New Records of Medical Plants in Fujian, China

Huang Zehao1,2*, Lin Qingqing1,2, Lin Zhongbin1, Chen Ye1, Qin Qinghai1, Cai Huiqing1

(1. Department of Pharmacy, Fujian University of TCM, Fuzhou 350122, China; 2. Fujian Key Laboratory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Fuzhou 350122, China;)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the fourth national survey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resource, four new records of medical plants in Fujian, named asPicrisjaponicaThunb.,LigustrumquihouiCarr.,LigustrumsinenseLour. var.coryanum(W. W. Smith) Hand.-Mazz., andGynostemmalaxum(Wall.) Cogn. were reported in this paper. At the same time,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the genusPicrisform Fujian Province. The voucher specimen was deposited in the Herbarium of FJTCM.

Key wordsFourth national survey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resource; new record; Fujian;Picris

收稿日期:2015-05-10

基金项目:中医药公益性行业专项(210407002)。

*通讯作者:黄泽豪 (1976—),男,博士,副教授,从事中草药品种鉴定及中药资源学研究。 E-mail: huangzehao@fudan.edu.cn

doi:10.3969/j.issn.1006-9690.2016.01.016

中图分类号:S5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90(2016)01-0057-03

猜你喜欢
福建省
同享好时光
福建省妇联发布关爱儿童行动10项举措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福建省大田县通联站站长——许俊新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福建省加大对老区村的扶贫开发建设为度
福建省自贸区贸易便利化研究
2015年福建省十大妇联新闻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