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节奏在专题片中的主导作用

2016-07-15 02:47薇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广播电视中心陕西西安710100
新媒体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主导作用专题片

李 薇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广播电视中心,陕西西安 710100



内部节奏在专题片中的主导作用

李 薇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广播电视中心,陕西西安 710100

摘 要电视专题片越来越被观众所爱,要创作出一部优秀的专题片关键问题是在于节奏的把握,而其内部节奏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文章从几个方面来论述内部节奏的重要性。

关键词专题片;节奏把握;内部节奏;主导作用

当观众被一部电视专题片深深吸引、情感怦动的时候,才能深切地感受到一部成功电视专题片情绪节奏的魅力,体味到情绪节奏带来的恐惧、愤怒与愉悦、兴奋和快乐。而创作者的思绪节奏则是电视专题片情绪走向的关键,尽管作者的思绪在客观上主要依附于事物发展的规律和矛盾冲突的程度以及人物个性、事件转换来安排布置电视专题片的情绪节奏,但是,创作者的情感倾向以及对事物的认知程度都影响着专题片的情绪发展,因此,创作者的情绪和主导理念不可忽视地影响着专题片的整体节奏。

所以,在这篇论文中,要来探究内部节奏在电视专题片中的主导作用。

1 节奏

“节奏”这个词出现在千年之前的古希腊,含有程度、程序之意。在中国古代,节奏与古法制的音乐、舞蹈有关。而影视艺术的节奏,一是由节奏的表现形态,即时间的听觉节奏和空间的视觉节奏,即外部节奏所决定的,二是为专题片的画面和主人公的内心起伏,即内部节奏所决定。在本人看来,“节奏”的体现,是通过放映时的画面镜头连接缓急而带给观众的感官刺激、心理回应所呈现出来的,好的节奏会让观众一直有看下去的欲望但又不觉得累。

2 专题片节奏的体现方式

2.1 外部节奏

外部节奏,是指电视画面中一切主体的运动节奏,是镜头组接的节奏,以及镜头切换而产生的客观节奏。

2.2 内部节奏

“内部节奏”,主要是指由情节发展或主体人物心绪起伏的节奏,以及创作者在创作时而产生的思绪波澜,也包括受众观赏的情感接受节奏。我们对时间各个物体的感知是极不稳定的,极易受到具体的心理状态的影响,譬如时间感。烦躁时,我们感觉时间很慢;平静时,感觉时间如水;若是忙时,却感觉时间很短。其实,时间未变,变的只是我们的心情罢了。

所以,编导人员在创作时,要巧妙地运用外部节奏为内部节奏服务,如《幼儿园》中,编导用孩子们的各种表现来为自己想要表达孩子们内心世界的主题来渗透,不是通篇将孩子们的各种表现搬上屏幕,而是精妙把握内部节奏将它们有意识的串联起来形成有序的波澜,更好地为主题服务。在拍摄专题片时,整个工作团队大都带有很大成分的无目的拍摄,但是在剪辑的时候,反复观看素材,当猛然发现到一个突破点的时候,这时的载体也就出现了,再也不仅仅只展示生活的表面现象了。

爱森斯坦说过:“画面将我们引向感情,又从感情引向思想”。我们日常创作专题片时,在选择镜头过程中,一些信息量小、表现意义不大、不痛不痒的所谓“冗余镜头”一般要去掉,要保证画面的简洁流畅;而一些个性化编导人员却有意保留或选用这样一部分“冗余镜头”,通过这类镜头的有序串联,这种累积有时是连续的、有时是跳跃的——来传递一种情愫与感觉。此外,编导在剪辑时一般要求要有合适的剪接率,以便使作品的外部节奏和内部节奏保持一致;而一些个性化编导人员却有意创造一种内部节奏和外部节奏的不和谐,用以表达一种异样的对生活的感知。有些个性化很强的片子看上去拖沓冗长,节奏缓慢,甚至让人觉得压抑沉闷,这种感觉来自于他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对事物的认识。当然,这种创作方法也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让人觉得与众不同,运用不好也会让人难以接受,所以,这个“度”尤为重要。

3 专题片内部节奏的四种节奏形态

3.1 编辑节奏

编辑节奏是指电视专题片在主题素材采集完成之后,进行后期剪辑制作过程。这过程,须有一定的章法,如根据主题素材内容所表达的思想融为一脉,或根据编导者的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和受众的收视要求及节目的社会三观而确立。

在处理《一起吃苦的幸福》编辑节奏时,对于大姐生意的情况能省略的尽量省略,着力给大姐家里情况作以详描,如大姐与大哥的感情怎样、孩子不在身边大姐看到别人家孩子眼里的母爱自然的流露等。

3.2 动作节奏

动作节奏主要表现为电视专题片中动态镜头本身所表现出的内容,或是用固定的镜头去表现人物不平静的内心。

一个女人和一只熊猫的感情,一个女孩惆怅盼望的眼神,一部充满存在主义味道、探究人类内心的《英和白》,多运用于固定镜头来表现女人英是孤独的,精彩而躁动的世界只是电视机里与己无关喧闹;白也是孤独的,来自异类的关爱与照顾也是隔着铁笼的;娟是孤独的,原本充满欢乐的童年却成为小板凳上对妈妈的无限盼望。

3.3 声音节奏

声音节奏主要是指电视专题片中一切有声语言因节奏运动变化而产生的效应。声音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它和画面的有机配合而形成的声画蒙太奇。相对于画面的“静”,声音的“动”在调节节奏方面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听觉一般会比视觉更有力地推动于人们的情绪。

人声语言节奏形态。它主要是指专题片中人物的语言、解说词、主持人语言、播音员语言、人物采访、现场声等为主的语言节奏。《幼儿园》用真实的生活场景以及时不时穿插的孩子们的言论,让观众们渐渐看到大人和孩子之间的差别早已消逝或正在消逝。或许,对于孩子的真实想法,我们并不了解。其实,对于很多社会现象,他们都懂。最经典的莫过于他们对美国伊拉克战争的评价,所谓的国与国间的恩怨情仇,就像小朋友闹别扭、打打架一个样的。观点深刻、角度刁钻、又带有喜感。但是孩子毕竟只是孩子,对于有着深深的民族仇恨的日本人,孩子们的恨,着实有点茫然幼稚。不过,静静思索,即使是成人,又有几个真的是理智成熟的?所以我们不能苛求孩子。除了影片当中的镜头,孩子们的问答也被穿插在影片当中,狡黠的笑容,欲言又止的小隐私,真实、可爱。尽管他们的心智远未成熟,但三观已然基本形成。孩子们的言行举止使幼儿园这个特殊的场所成了当今社会的一个小小缩影。

3.4 情绪节奏

情绪节奏主要是指专题片情节发展的节奏或片中人物情绪起伏,以及创作者的心绪澎动而产生的节奏,还包括观众欣赏的情感接受节奏。专题片的故事和人物,必须依傍于情节的矛盾和冲突。从而引导或激发片中人物的矛盾或情感,从而推动片子内容发展,主题思想达到高潮。所以,电视专题片中的所有节奏,都依傍着情绪节奏而延伸开来,也依傍情绪节奏而发展。因为,情绪节奏作为整部专题片的节奏核心,主导着整个电视片情感走向。

4 结论

电视专题片已经被越来越多人的所喜爱,它不光因为凭借多样而细微的手法还原事实,更多的是以它自身的真实和创作者灵活运用的波澜让观众内心触动。

综上所述,一部成功的专题片,就是要使观众的情绪随着影片如五线谱般波澜起伏,使观众在荡气回肠的节奏中,情牵梦回,感悟生活,启迪人生。所以,在构思及创作前,一定要细细揣摩题材的深度性,多捕捉些微妙细节,以生活的盲区作为着力点,创作者努力透过事物为人熟知的一面,去揭示主体事物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从熟视无睹中发现、挖掘典型,揭示出一些值得关注的有价值的东西。在剪辑时要极力承载出编导的主导理念,把影像碎片有机地拼凑成有观赏性且具深思性的专题作品。

参考文献

[1]钟志聪.电视专题片的节奏把握[J].视听纵横,2007 (2):78-79.

[2]赵公文.电视专题片的思维方式[M].北京:九州出版社.

[3]李佐丰.电视专题片声画语言结构[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360(2016)11-0121-02

作者简介:李 薇,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广播电视中心。

猜你喜欢
主导作用专题片
党校主导作用下的红色文化教育需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天耀中华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片尾曲)
中国梦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插曲)
煤炭供需总体偏向宽松沿海市场发挥主导作用
梦想阳光(大型专题片《必由之路》主题歌)
地方人大怎样发挥立法主导作用
夏粮收购进展总体平稳 市场化收购发挥主导作用
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浅析教师主导作用的内涵
大型理论文献专题片《跨世纪红星》解说词(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