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思想品德课教师教学观优化的重要意义

2016-07-16 17:47吾斯曼·艾山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17期
关键词:教学观思想品德教师

吾斯曼·艾山

摘 要 少数民族教师的教学观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学质量,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此外,也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帮助,因而帮助他们体现自我价值,使他们在德智体美方面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教师 教学观 思想品德

中图分类号:G751 文献标识码:A

1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思想决定高度,观念决定方向。只有教师队伍的教学观改变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的步伐才能得以跟进。在知识经济时代,面对知识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教师必须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转变自己的观念,放下“身段”,在与学生“互相学习”的过程中,坚定自身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教师发展的核心,新课程强调的教学观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是建立终身的教育理念。但是,许多老师不能把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终身的事业去做,只是为了教学而教学。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如果我们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同步发展,我们的教学就难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老师若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又如何能受到学生的欢迎。作为一名教师, 要想跟随时代的步伐,就必须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创新,给学生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的榜样精神。

现代的教学观要求教师必须关心学生,对学生起“行为师范”的作用。如果一个老师有很高的知识水平,但职业道德不好,则这个老师就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教师发展是一个职业理想,专业知识,教育实践能力不断成熟和完善的过程。

由于社会历史、自然条件等多方面的原因,民族地区中学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质量远远低于发达地区。这就要求少数民族地区思想品德课教师要转变观念,紧跟发达地区教育教学的理念,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在全面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的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有助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师的教学观念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最终会影响教育教学的发展。要培养出高水平的少数民族学生,关键在于培养出高水平的教师。我们不可否认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确实很落后,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以传统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这不仅阻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还阻碍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所以该地区的首要任务就是改变这样一个局面。

这几年来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教育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教育教学质量有好转的现象,但是没有实质的变化,在实际教学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很多只停留在表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观在根本上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更不用谈教学方式的改变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与否,直接关系到课改的成败。

所以新课程改革中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转变教师的教学观,这个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其他相关问题的解决。如果学校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讲课,那么对学生身心发展将非常不利,严重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阻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心理素质的发展,这样就影响到我们的人才培养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该地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那当然会影响到该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该地区经济﹑文化的不发展必然会引起老百姓的不满,这样就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所以我们尽力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

教育面向未来要求我们一线的教师不断要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师生观念和“终身学习”的学习精神,把全部精力放在学生的发展上,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该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少数民族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观的转变,不仅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思想品德教师的专业素质,同时也促进中学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还会增强思想品德教学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效果。

3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师的教学观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人的观念决定着人的行为,教师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坚持正确的、科学的教学观,则他教出来的学生不论是知识掌握还是能力情感、心理素质的培养及发展都是积极的。如果一个教师的教学观不科学,还围绕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教学,那么这样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跟上时代的发展,现在的社会也不需要这样的学生。我们教育方针明确规定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各方面健康成长的人才,这包括学生德智体美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发展。但是现在很多学生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这不仅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害,作为民族和国家希望的建设者,在今后的竞争中处于消极状态,整体上不利于国家的发展。所以作为继承和传递民族、国家文化的教师必须有正确的育人观和教学观。

人是不断追求完美的,而教育的本质则是使人作为人而成为人,学生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们的悉心关怀,尤其是今天学生更需要教师们的关心,尤其是对学生心理上遇到的问题要有效解决,这也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说明现在的教师想尽一切办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跟学生做朋友了解学生,帮助学生,一句话,学生就是出发点也是归宿点。所以教师首先必须爱自己,关心自己,尊重自己,才能把自己养成的这些观念、理念慢慢渗透到学生中间,这样就能完成观念即行为认识上的互动,换句话说就是心与心之间的互动教学了。

猜你喜欢
教学观思想品德教师
最美教师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及其简评
探析高中语文“实用说”教学观对学生的濡润
圆我教师梦